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No.1合理化情绪法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她认为,不是事情本身让我们产生情绪,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引起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从而获得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比如说,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人们面对外界发生的负性事件时,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们常常认为罪魁祸首是外界的负性事件。但埃利斯认为事件本身并非是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的原因.反而人们对事件的非理性信念(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不良的情绪及行为,  相似文献   

3.
[活动背景]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产生的想法,人们之所以产生消极的情绪是因为自己的消极想法在作祟,改变消极想法,就可以调节不良的情绪.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认为,引起情绪困扰的原因并非诱发事件本身,而是由当事人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解释和评价引起。不合理的信念往往导致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建立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克服自身的情绪困扰。这对失恋大学生摆脱情绪困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验告诉我们.饮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比如.很多人都认为.巧克力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科学家们为此一直在寻找合理的解释,不久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在对营养和大脑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就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1.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情绪心理学家曼得勒认为 :“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 ,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 ,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利珀认为 ,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 ,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 ,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 ,我在整个设计中用有趣的故事引入 ,在自主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展开 ,以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结课 ,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质量。2.…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由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ABC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情绪障碍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经历者对该事件的评价和解释.事件能否发生是不以当事者的意志为转移,但如能对该事件作出理性的评价,就可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心理咨询中当事人经常谈到与目前的问题相关的事件,当事人对事件的意义有自己的心理建构和解释。这些关于事件的解释,引起与之相应的行为。如果这些解释出现了偏差,当事人对事件的应对行为也相应地存在偏差,在客观上可能导致当事人的情绪问题或者行为问题。发现问题行为只是看到了表象。寻找引起当事人问题行为的原因和事件.并了解当事人如何定义它们,找到表象后面的原因加以解决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0.
情绪的奥秘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实际体验“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想法会引出不同的情绪”的事实。 2.了解同一事件,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情绪反应。 3.能区分事件(A)、想法(B)和情绪(C),并能初步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1.
本调查分别对朝鲜族小学留守儿童的负性情绪、自我满意度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二者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负性情绪与自我满意度呈负相关,高满意度者更倾向于用乐观的方式来解释模糊的事件,因此,满意度水平高的儿童不仅经历了更多积极事件,而且,比满意度水平低的儿童更倾向于理解生活事件。满意度高的儿童思想和行为是适应的和有益的,不满意者会以消极的方式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对快乐这种心理进行分析,认为快乐是一种单纯的情感过程,快乐的情绪能够促进我们的认识活动,并从认知治疗的角度,认为要想获得快乐,首先要确定快乐的意向,然后去勇敢地追求,当遇到不幸时,更要积极地改变我们的认知,重建快乐.  相似文献   

13.
田忠慧 《贵州教育》2005,(13):20-21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就是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具体来说,A是指诱发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了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这里,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职业素养、身心素质等不同,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就会不同。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较为严重的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4.
ABC人格理论     
艾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好坏是由自己的想法所决定,如果能改变一个人的不正确想法,就能改变他的情绪,甚至行为。A是缘起事件(activatingevent),B是信念(belief),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emotionalandbehavioralconsequence),影响我们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让人感到快乐.满足.高兴的积极情感。百度百科对幸福的解释为:“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可见。幸福和情绪有关。因此.父母关注孩子的幸福指数.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健康。  相似文献   

16.
班会目的1.澄清事实,避免谣言散播。2.减低事件可能带给学生的情绪困扰。3.识别有需要进一步支援及辅导的学生。4.转危为机,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树立学生积极人生观。班会内容1.简单交代事件:交代校方已掌握的事实,澄清失实的报导。2.向学生解释事件已交由警方调查,现阶段不适宜做出任何揣测:  相似文献   

17.
表情启动效应就是指教师最初站在讲台上所表现出的情绪对学生情绪的感染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表现出积极的愉快情绪,学生的愉快情绪的强度会提高26%,但是如果教师表现出悲伤情绪,学生的悲伤情绪会提高43%。客观语言提示是指教师对学生流露出的语言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客观积极的情绪提示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3.95%,同时人的悲伤情绪下降17.3%;悲伤情绪提示后,人们的悲伤情绪提高26.8%,同时,愉快情绪下降16.7%。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观提示效应也很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强度上升17.3%,但是消极的悲伤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下降12.1%。因此,目标提示后,人的情绪会向着提示的方向改变。目标提示是指人们确定的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低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示,造成被试的记忆效果下降20%以上;适当高于学生一般情况的提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5%-18%。  相似文献   

18.
<正>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问题、意志品质问题、自觉性差、坚持性差、焦虑、悲观、敏感、男女生关系处理不当等。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中职生对于诱发事件的不合理的信念所导致的。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对中职生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一、情绪ABC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他认为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曾用简明的语言阐述:“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学习兴趣.人们也许会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习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情.事实并非如此,数学不仅不是枯燥乏味的,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正情绪使一个人感知变得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展示。而不良的负情绪,则会抑制、干扰一个人的各种认知过程.使已有的能力也无法获得正常施展。”对于幼儿来说.情绪对他们发展的影响更大。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幼儿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漠视幼儿情绪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