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录八门五步人身太极解八门五步用功法太极分文武三成解固有分明法大极下乘武事解粘黏连随太极正功解顶扁丢抗太极轻重浮沉解对待无病太极四隅解对待用功法守中土太极平准腰顶解身形腰顶大极四时五气解图太极圈大极血气根本解太极进退不已功太极力气解太极上下名天地太极尺寸分毫解太极人盘八字功太极膜脉筋穴解太极体用解太极字字解大极大武解太极节拿抓闭寸分毫解太极懂劲解太极补助气力解八五十三势长拳解大极阴阳颠倒解共三十二目八门五步棚南振西挤东按北采西北树东南肘东北靠西南北方位坎离兑震类乾坤民八门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铭     
王志远 《武当》2007,(8):19-20
中华内家之拳,祖尊三丰之宗,理根太极阴阳,柔弱道德之下,专气致柔,保存武当一脉;脉传流沙,宗风仁真嫡传;文武合德,天然乃武乃文。何为乃文?隐微于理,知觉本源。何为乃武?论武于心,运动根由。太极武道,名虽曰武,其实贵和,止戈为武,和在其中;太  相似文献   

3.
张君 《武当》2008,(10):18-19
提到太极拳,提剑“劲”,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句话:“太极用意不用力”。然而,深谐太极拳理的人都知道,这里的“不用力”,并不是否认太极拳中力的存在,而是强调太极拳中所用之“力”并非“拙力”,乃是太极之“劲”。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而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劲力的运使和发放是技击能否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太极四时五气解图(见图)太极力气解气走于膜胳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  相似文献   

5.
刘法孟 《精武》2008,(8):35-35
拳术有练法、用法之分。 练法是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十个字,步步研究。各种姿势尽求开展,使气力筋骨肌肉,易于发达。练法要合于生理卫生,持之以勤毅,久之则健身有益,用法亦自然了解,然后通其变矣。  相似文献   

6.
杨黔 《精武》2006,(5):18-18
妙兴大师曰: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盖德化则心感,力挟则意违,守乃生机,攻乃死机。彼攻我守,则我之心闲,我之气敛,我之精神勇力,皆安适宁静;于是乎生气蓬勃,任人之攻,无所患也。攻我者怒气上涌,六神暴跳,而不守于舍;于是乎神轻气散,而其力自不能聚,纵一时鼓噪,以镇宁临之,不须与攻杀,片时即自败矣。故练功习技者,宜先了解于此,然后可以有成。拳械与功夫犹火也,善用之固足以生人,若不善用,亦足杀人。故前人云:用火不戢将自焚,学技不晦将自杀。老纳谓无论练功习技,首须养气,气沛则神完,神完则力足,力足则百体舒泰,而筋骨强健,心灵性巧;至此而利欲不能侵,荣  相似文献   

7.
陈太平 《精武》2009,(8):2-3
现代太极拳追随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太极拳智慧的有陈、杨、吴、武、孙等五氏太极拳。五氏太极拳皆以锻炼身心,振奋精神为本旨。陈氏缠丝劲力刚强,杨吴二氏是迟缓柔和的代表,讲姿势平稳,以顺破逆,武氏最具代表性,且又衍生了崇尚不伤筋力,老幼皆宜的孙氏太极拳。五氏太极拳自传世以来,人才层出不穷,均领一时风骚。用承上启下的眼光看待先天太极拳传人陈太平先生,他无疑是太极拳界的佼佼者和中坚力量之一,他对于太极拳体用均知之极深,用清华大学太极拳研究会推荐的话说,“陈太平先生不愧是太极拳界公认的造诣颇深的名家。”这篇《太极拳术的核心劲力缠丝劲》就是陈太平先生厚积薄发的心得流放,希望喜欢太极拳的读者朋友们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郎孝文 《武当》2007,(6):22-22
太极拳为武当门的内家拳术,主张以心为主,以气为用,故练法有重意不重形之说。外练筋骨皮,为有形之体,唾手可得;内炼精气神为无形  相似文献   

9.
张宝银 《武当》2003,(11):17-18
小引 对于王宗岳《太极拳论》,笔者不佞,曾予“浅阐”。 现据笔者体得,对《太极拳论》再识如次,笔者“反弹、犯顺、辨析、新解”而力求“不离法度”,一家之言,诚望前辈同仁郢政之。再识 太极生于无极,故无极乃太极之本源。无极者,无形无象,朦  相似文献   

10.
邓付凤 《武当》2009,(5):28-29
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11.
练习太极推手是习拳者感悟太极拳劲力、劲路的重要途经,也是学习太极拳技击术的必经阶段。练习太极推手由浅入深,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阶及神明是很难达到的境界。练习太极推手必须遵循舍己从人原则。 舍己,即是舍去自身的僵力,舍去无目的盲动;从人,即是顺从他人之力,避开其实处,进入其力学结构,进而瓦解破坏对方的进攻,实施主动有效的攻击。正如王宗岳阐述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这个“理”我体会就是舍己从人、以柔克刚之理。 外家拳的主要特点是以快制慢,大力打小力,强者胜弱者。而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以柔克刚,借力打人,以弱胜强。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08,(6)
善学古人者,必执古人之法以治己身。戴先师之十形象变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乃化裁变通之大道。习者深究其理,与五拳常法融会贯通,制敌无不应手生效。先哲于此大畅其说,可谓独具慧眼,大声唱破拳学I临机应变,运用之妙矣。自戴先师以来,十形象为山西后世拳家奉为科律,以求古人拳意之精微。龙形虽有三弯,不如乘势,虽有三尖,不如待时。谱云:"劲意是本领,招势是枝叶",心无妄思,雷霆莫畏,是故方圆曲折,横逆虽有所遇,而觉之能抚,劲意易矣,常存此心,便是龙形转换无迹,屡变而臻纯备妙艺之根本。  相似文献   

13.
谢军 《精武》2005,(11):20-21
太极者阴阳之母也,想练好快拳,必须懂阴阳之理,明五行之道,全身照顾到阴阳方能平衡。人体气为阳,血为阴,气为卫,血为营。然气为君,血为臣,卫为重,营为轻,故血有不足可以暂生,气而不生,立即死矣。人身所恃以生者,此气也。所以练拳调息非常重要,因气出中焦,总统于肺,外护于表,内行于里,出入升降,全体周章,须臾不息,昼夜恒常,所以鼓血进行者,惟此气也。气分两种,气呼吸深沉,自然培元内气,内气足,  相似文献   

14.
月西  孙德 《武当》2007,(9):37-39
[原文] 吾今再下一丹:有谓赤龙不斩而丹不得结、道不得成者,不知血尽而气亦尽矣。如男子之精败而丹亦难成,其理一也。盖男精女血多不可绝,气离血而气无由生,血化气而精始流通。如谓血尽而乃言炼丹何?青年血枯而病反起,此终不离血之一考证也。又言炼之数年而毫无影响,非无诀也,实心无静时之故也。  相似文献   

15.
李慎强 《武当》2003,(2):13-15
自序 吾先习杨式老六路拳(王益民)于前,后练陈(陈照奎-郭毓坤)式拳法于后,至深学洪(洪均生)传(刘师成德)陈式太极拳法,始知太极阴阳圆转之趣,动静开合之妙,既得强体之效,又获防身之技,遂誓穷毕生之心力,究太极之大道。然自知才思鲁愚,学识浅钝,故坚持多思多问多读书,多看多练多研究。凡太极之书,无论名家新人,遇之则购,虽减衣食之费,心亦乐哉一凡同学师友,无论见地薄厚,知是则求,见善则从,闻过则喜。思幕经年,遂知太极之理乃自然之理,太极技击之法乃人之自然运动之法。合此则真,违此则假。故于研读省思之暇,撮堆劣词,附庸风雅.然仄韵不齐,诗律未合,唯能略达词意,实为取笑于方家雅士之愚行,不胜惶悚之至也。  相似文献   

16.
周英南 《武当》2009,(11):14-15
杨澄甫宗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故研究此道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与相当之时日。”又说:“学者尤宜先求其像,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宗师所述,精辟地阐明了太极拳习练的至关重要之处,是“经过一定的程序”及“逐日自身之锻炼”。在程序上,一须“求其像”,  相似文献   

17.
卢艳彬 《精武》2011,(1):52-58
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是由足下"五劲一意"之功锤炼而成。"五劲"属外,"一意"属内。内外合一,方能达"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高功境界;方能达以下催上,以内催外的奥妙神形;方能体会出《易经》所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真正内涵。练就“五劲一意”之功,周身之劲力能挂于腕上、指上,谓之八卦掌之功得矣。  相似文献   

18.
李秒丰 《中华武术》2007,(10):53-53
一、传统太极拳必须定位于拳太极拳即为拳,必须定位于拳而非操舞,拳术更非神术、仙术、玄术。拳乃徒手的武术,武术之术乃是用武的技术,武乃力量实力的象征。所以说,拳属武入于兵,兵者战之用。太极拳无论多么特殊,健身效果多么奇特,只不过是依太极阴阳变化之理而运其拳,依然不过是以太极而名的拳术,太极只是拳术的名称而已,而其他功能都是为拳的本质功能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拳的本质乃是技击,这是毋庸质疑的。拳不离攻  相似文献   

19.
李虎 《精武》2011,(1):86-88
习拳初起,要使身子悠起,似有拔地欲飞之感,这样才能不至于一身笨力,才能六方灵动,八方浮涌。然,怎样才能悠起,如何形成拔地欲飞之势呢?首先要有"意想成真"的转识之能,即诚切的意感。要感觉自身形成“十”字结构再加一前后横线,形成上下、左右、前后的立体劲力之势,其横竖交叉在腰胯或在屁下。  相似文献   

20.
(一)心意六合劲 心意六合拳要求身成“六式”: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鸡、龙、熊、鹰、虎、雷,为心意六合拳之身法,拳技运行六形合为一体。强调内、外三合,六百一致。盘拳练艺,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 (二)心意之阴阳劲 心意六合拳在发力劲道上其理深奥,融道学、阴阳学、生理学、力学为一体。盘拳练艺,刚柔相济,发招技击,内外合一。心为技艺之体、技艺为心之用。心欲动周身俱动,意欲发视谁谁惊。其劲力的产生和击发之道,概略为蓄之中节、固之根节、达之梢节。集蹲、涮、摇、拧、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