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侯远 《新闻世界》2014,(12):122-124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今年8月份,新浪微博“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高参与度和广影响力,既显示出微博这一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也为公益营销带来新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分析微博在“冰桶挑战”公益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为公益营销带来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微博公益伴随着微博的普遍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微博公益的迅速成长不单单是公民正能量的传播,更是传统公益活动与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使其进而演化成为新型公益传播机制。作为传播主体与客体,各群体在微博公益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试图在新媒体环境下从传播学的角度去观察微博公益活动中意见领袖与普通网民的传播作用,透析各群体对微博公益传播活动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萌 《新闻世界》2012,(2):52-53
微博传播所具备的广泛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给公益活动或公益事业提供了全新的平台,这可以让公益变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可以大力推动微博中的公益事业的发展。本文由微博的特点入手,结合自己对当下微博公益的发展状况的观察,探讨微博特点同公益活动的契合,最终提出对微博公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期社会管理中重要的公益事业部分能够在微博时代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4.
微博是当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已经成为公益组织的重要集散地。微博社会公益传播因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加入,但是名人是其中最受关注、最受争议的一部分用户群体。名人效应之下,以公益为主题的自媒体账号具有比普通人更高的关注度,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认可程度,也能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但同时,也应注意名人的微博对社会公益活动传播的消极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孙瑜琳 《报刊之友》2014,(2):103-104
微博作为 Web2.0时代新媒体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自诞生之日起便深受网民的追捧,如今已然成为了信息时代备受瞩目的宠儿。它在社会各个领域掀起一场“微革命”的浪潮时,也将自身的“微力量”渗透到了公益活动领域。微博公益活动以创新的公益思维模式、独特的公益传播路径开创了我国全民公益的新时代。微博公益活动孕育成长于怎样的媒介生态环境,其背后隐藏着哪些动力因素,这是本文将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吕洁  原永涛 《新闻世界》2014,(8):100-102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受到很多网民的喜爱,根植于这个平台上的公益活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舆论领袖在微博公益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微博公益中的舆论领袖包括影视明星、知名企业家、媒介工作者、知名学者等。他们在引爆微博公益话题、加快微博公益话题传播速度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微博公益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舆论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7.
微博公益是一种全新的公益模式,它强调积少成多、倡导人人公益的理念,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2011年搜狐微博发起建立了国内首个微博公益平台,此后微博公益事业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平台,传播内容建设始终是媒介发展的基石,微博公益传播受140字的信息容量限制,要以最少的字符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对其内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民间公益组织“免费午餐”的公益微博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分析公益微博在内容编辑方面的传播特色,探讨其内容建设的不足之处,并为优化公益微博内容,增强公益微博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7)
公益微博目前已成为公益事业的主要信息汇聚平台,它直接开展公益活动,发起社会救助,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微博媒介与人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基本信息传播与个体的情感卷入、受众接收信息的心理动因、心理影响转化为社会公益行动三个层次研究公益微博的社会动员机制,引入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试图分析个体从信息接受到转化为行动的心理动因,为公益微博传播中的媒介与人的互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对社会的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公益领域的创新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民间公益团体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许多有着责任感和爱心的记者也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微公益领域,帮助微公益团体解决问题,并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向爱心民众发布钱款去向,使整个公益活动更加透明,不断增强公益的公信力,呼吁更多的民众加入到公益行列中来.本文对微时代记者在公益活动中的角色以及记者作为公益活动的发起者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就微时代记者与公益活动的良性互动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简短实时信息发布的社交网络平台备受青睐,公益事业也借助这一平台迅猛发展。作为后起之秀的微博公益逐步在公益传播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弊端也导致微博公益出现大量问题,受到公众质疑,影响正常公益传播活动。为此,本文通过对微博公益的研究,探析其发展现状与传播特点,总结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而为探索适合微博公益传播的道路、推动微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娄婷婷 《新闻知识》2012,(9):29-30,17
伴随着微博的诞生与发展,"微博公益"作为一个新的传媒领域正在逐渐地影响着微博人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其发展势头之强劲、传播效果之显著、关注度之高都使得研究"微博公益"变得意义非凡。本文拟从微博与微博公益发展入手,探讨微博公益的传播特点,并对微博公益传播进行SWOT分析,提出一些对于微博公益发展的建议,期待公益性事业能够在微博这个传播平台上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博作为互联网媒体平台,主要用于发布信息,互动交流,而且参与人群广泛。微博过亿的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聚焦某项公益活动。本文以最近热播电影"亲爱的"谈起,讲述微博在"微博打拐"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微博传播公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微博自媒体平台凭借其与生俱来的发布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低成本特点,成为了公益活动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使微公益活动逐渐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与熟知。本文以微博公益话题为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微公益话题传播的模式和策略,对企业提升社会美誉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梅明丽  张晶 《采.写.编》2020,(2):152-155,190
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推进和众筹这一新融资方式的扩散,网络公益众筹迅速发展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可以轻松看到公益众筹信息,参与讨论或者直接行动,培养良好的公益习惯;另一方面,近年来,公益众筹“诈捐”“虚假信息”等问题频发,影响着公众对公益和公益众筹的认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本文以“吴鹤臣百万众筹事件”为案例展开分析,通过搜集微博平台上事件相关微博文本,研究其传播特点和公众关注焦点,来分析公益众筹信任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微博公益充分利用了微博的草根性、快速传播特性,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常态化、平民化,得到了众多网民的呼应,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如火如荼的微博公益活动中,意见领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意见领袖的内涵,分析微博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微博公益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璟熙 《今传媒》2011,(4):109-110
随着Web2.0大众麦克风时代全面到来,微博在新媒体中脱颖而出,在网络世界中担当中重要作用。作为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微博也以其"微力量"致力于公益活动,为网民的慈善公益开辟了崭新的窗口。而如今中国乡村教育情况严峻,本文就如何启用微博的力量,动员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提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微博与微信与公益事业的紧密结合,从微博公益到微信公益,参与方式不断丰富。近年来随着微信的迅速崛起,参与微信公益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青年白领作为社会上具备较高素质的群体,具备参与微信公益活动的基本条件。研究发现,青年白领微信公益的参与度与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最高学历、工作行业、税后月收入等因素并无显著关系。与感知易用性、传播内容的感染力、感知可信度、对微信公益的满意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黄琼 《青年记者》2017,(18):44-45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中国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网民人数大幅度增长,网民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样.需求的变化使得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型的社交工具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明星是社会活动中比较重要的组成因素,多数明星有大量的粉丝.网络上很多明星对公益传播的态度是回避的,而袁立是明星中对公益传播采取积极态度的代表,以她的微博为例来分析这位热衷参加公益的明星微博舆情内容特征及影响,对于微博平台的良性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其联系政府组织和贴近公众的传播优势,媒体不仅成为公益活动的报道者、推动者和催化剂,也成为公益组织实现公益目标的有效中介。媒体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开办公益培训班、开设公益专刊或报纸公益频道等公益传播,给公益活动带来全新的运作模式。本文结合常德晚报的一些做法,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公益传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郭明义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自媒体公益传播,把自己平时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参加爱心活动的感受都发布在微博上,形成了独特的微博公益品牌。郭明义微博传播社会公益文化,汇聚向善的力量,拓宽了社会公益传播的新渠道,用新媒体聚合向善的力量,巩固了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了公益传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