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古人写文章强调“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现在写文章,也强调有“条理”。序、条理、规律,是有密切联系的。客观事物有客观事物的规律,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包括思维活动)有规律,人们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也应该有规律。我想,“言之有序”的“序”应该是上述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而发生的联系,从而使解决主、客观一致的问题由可能变成现实。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沟通主观和客观并使之达到一致的特殊功能。通过实践,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来;同时,人的主观意识经过实践的中介,又转化、实现为物质的现实。主观和客观是区分反映外部世界的人的意识与意识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一对哲学范畴。主观并不就是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指谁在认识,是认识者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这个主体是如笛卡尔所说的“我思”中的在思之我,而不是我在之思。我在之思是主观,即认识  相似文献   

3.
智能,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以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智力和能力。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  相似文献   

4.
何为观念?观念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形成的一种概括的看法。它在一定的认识阶段内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人们正是靠这种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观念意识去认识世界,并且借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事物,不断推动社会前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实践中,也无时不在受着某种教育观念的支配,去从事种种教育实践活动。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激流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使自己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更能积极主动地适应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杨军  徐涛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32-34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智能,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以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智力和能力。智力是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以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诸如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智力和能力虽然有区别,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彼此影响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7.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它不仅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而且还能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这是稍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常识的人所熟知的 ,毋庸赘言。但意识是否也能反映和作用于主观领域的事物呢 ?对此问题 ,就有许多人不甚明白了。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略作探讨 ,欢迎行家指正 !意识不仅具有能动地反映和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作用 ,而且也具有能动地反映和作用于自己所在的主观世界的作用。一、人类世代的实践活动证明意识具有反映和作用于主观世界的作用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要认识和改造自然 ,获取物质资料 ;就要认识和改造社会 ,创造和改善社…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应用意识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生活问题的心理倾向和思维反应。教师应该在深刻认识应用意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实践数学的过程中沟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强化数学活动体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强化数学应用。一、应用意识的基本内涵应用意识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1.数学知识现实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数学应用意识指"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感觉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足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客观事物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感性状貌,如各种色彩、声音、形状、硬度、温度等.感觉就是对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就是在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的基础上,人们形成的对现实中客观事物、对象和现象的完整把握.  相似文献   

10.
实践能力是将主观思想借助一定手段转化为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树立实践意识,激发实践兴趣,养成实践习惯,形成实践能力。这类实践活动,主要有知识应用类实践活动,问题探究类实践活动,展示自我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亦随声附和,说什么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的会谈”。下面,笔者就此结合哲学常识谈谈对“两国论”的认识。一、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认识“两国论”的歪曲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  相似文献   

12.
<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不仅是一种科学认识,而且具有伟大的价值,是从理论上沟通人类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探讨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真理的本质、意义以及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实践能力是将主观思想借助一定手段转化为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学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树立实践意识,激发实践兴趣,养成实践习惯,形成实践能力,这类实践活动,主要有知识应用类实践活动,问题探究类实践活动,展示自我实践活动和社会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14.
前瞻性意识是一种超前意识,是实践性的具体思维意识,是人的主观认识根据已知条件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确定性判断的思维方式。前瞻性意识以实践性和确定性为其根本属性,前瞻性意识具有实践性、特殊性、普遍性、科学性、目的性和层次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决策(包括教育决策)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是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与抉择的过程。它首先是人的主观活动,其效益如何,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使主观符合于客观,就是符合科学的要求,因为科学就是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让决策这一主观活动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这就是决策科学化的愿望。什么样的教育决策才能认为是科学的决策呢?教育决策活动包括目标选择和方案选择两部分。因  相似文献   

16.
林新竹  夏雨 《考试周刊》2015,(25):152-153
情感作为人类认知活动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意识的内在感知,反映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同关系。在非语言类课程中,言语可拓宽学习者思维和情感体验,生成和促进个体-群体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7.
浅论情报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意识在传递情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增强情报意识,可以疏通情报传递渠道,消除传递障碍,情报意识的强弱,对事业的成败和公司、企业以致国家的兴衰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情报意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情报意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一、意识的概念意识是人脑的功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形式,是感觉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在哲学上,意识和思维是同一类的、同一意义的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意识既包括认识的感性阶段.也包括理性阶段,而思维则仅指认识的理性阶段.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有意识的反映.总之,意识是种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总和;意识是个认识过程,由不同的意识活动构成,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力,包括敏感能力、洞察能力和联想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个体以其主观思考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主观意识会影响和制约思考的内容和角度,从而影响思维的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广泛学习、学会质疑、反思推理、分析评估、实践活动,有效克服思维的主观性,突破思维的局限性,避免思维的混乱和无序,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任赋 《教育革新》2006,(4):36-36
影响人们认识活动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智力因素,就是指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它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另一类是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认识的能动性以如实反映为基础。认识的能动性不能超越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必须服从客体,必须服从认识的客体性原则。认识过程中的选择、重组、建构等具体活动必须以如实反映为基础,以如实反映为准则。本文认为,在现代认识中主观的作用日益加强,对某些具体的高深认识的产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这并不能否认深层次的实践的基础作用、决定作用。现代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如实反映为原则,以主观为重要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