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业务迅猛发展,在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寻求新的增长点驱动下,众多国内互联网企业选择海外发展来反哺国内业务。不少企业的技术应用在国际市场上迅速成长,获取海外市场用户和流量红利。其中,以TikTok(抖音国际版)、WeChat(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然而,中国社交媒体的海外发展历程并不平坦,尤其是在2020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热议。中国社交媒体的海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本文旨在对中国社交媒体海外发展的阶段和特征进行总结,解析中国社交媒体海外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中国社交媒体在国际社会发展中的瓶颈与机遇,探讨未来中国社交媒体海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不断实现突破,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业已进入海外拓展的创新引领阶段,为中国对外传播创造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成为当下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试对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对中国对外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伴随数字媒介技术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成为全球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全新机遇和可能。在技术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在底层架构、算法机制和界面形态三个维度对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具有互动参与、情感实践、认同塑造等作用。在以“互动参与-情感实践-认同塑造”为核心环节的文化传播模型中,可供性的“多元可能性”特点和用户关系网络、技术感知等因素,对我国媒体利用社交媒体技术可供性开展文化传播的效果带来一定影响。在技术赋能下,要以优质内容为基础,以情感联系为纽带,制定和优化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官方统计机构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超过9亿。这是一个关乎传媒行业生死的数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化,代表着在传播技术突破、传播平台更新的推动下,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正在深度融合,大众传媒与自媒体、大众传媒与社交媒体的界限正变得日益模糊,我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不可逆转地流向"指尖",流向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各类社交媒体。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甚至运用社交媒体的传  相似文献   

5.
常江  杨奇光 《对外大传播》2015,(2):70-72,75
<正>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互联网不但是一种不断改进新闻生产和流通机制的技术,更应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内容和流通等层面的思维方式。目前,社交媒体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已是普遍性的事实,具有国际影响力并致力于国际传播的西方主流媒体大多"审时度势"地制定了完备的社交媒体战略,以克服国界与媒体准入政策等现实壁垒,实现有效的跨境传播。目前来看,将社交媒体应用于国际新闻传播主要有如下两种模式:一是传统媒体搜索筛选社交媒体(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推特、脸书等为代表的海外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对外网络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我国一些主流媒体、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积极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新闻、澄清事实、引导舆论、传播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网民听到了中国声音、读到了中国故事。不过,由于国外网民对中国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存在长期偏见,以及西方受众也已对政府部门和专业媒体持较低信任态度,使得官方背景的对外传播能力依然受限。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正在成为世界各地人们获取信息的常规渠道,目前18一24岁的人中有33%认为社交媒体是他们的主要新闻来源,超过了新闻网站(31%)以及电视和报纸(29%).新的传播情境需要传播设计者重新确认各个传播环节的新特质,重新洞察社交媒体用户,了解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与传播特征,掌握信息订制和分发规律,建立新的传播效果评测机制.在对外传播中,一个致力于广泛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账号,应在账号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组织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三家中央主流媒体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中央主流媒体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其中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传播效果较好,官方账号体系的集群效应逐渐显现。但同时,中央主流媒体针对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特点的有效策划存在不足,与海外受众也缺乏积极的互动。建议中央主流媒体在选题策划与传播内容方面争取做到“有软有硬”;重点改进短视频等报道形式;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用好海外各类知华友华的意见领袖;升维账号体系,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等。  相似文献   

9.
以2004年脸书诞生为标志,社交媒体开始步入全面勃兴的新阶段。数据分析公司Statista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全球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为45.7亿人,社交媒体活跃用户数量达39.1亿人。其中,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脸书活跃用户数量规模达26亿。对各国媒体机构而言,社交媒体空间不仅是开展国际传播活动的必争之地,更是延续和重塑媒体品牌形象、提升新的传播环境下的传播力、影响力,维持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23年2月,“流浪气球”事件在海外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引发双方外交互动及舆论交锋。推特成为双方舆论交锋的主要场合,中美主流媒体均在此发布大量观点性推文。作为政治意味较为浓厚的海外社交媒体,推特具有“西强我弱”与“众说纷纭”两个基本特点。基于对该事件的分析,中国媒体应重视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声,澄清事实真相;内容为王图文并茂,打破西方媒体母语优势;正视美国社会问题,避免敌对心态。未来,应从内容扩展和平台扩展两个方向发力,继续利用好海外社交平台,拓展对美舆论发声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国越来越多企业借助海外网络平台进行国际形象建设和品牌传播。然而,从网络平台使用规模、平台功能使用率、传播力等方面来看,大部分企业的运用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各类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走进西方传播和媒介研究界的视野,成为理解和分析社交媒体界面、传播技术与用户之间关系的术语之一,不少国外学者也从可供性角度探讨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及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而互联网平台可供性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2.
后疫情时代,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尤其中美关系陷入“新冷战”,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继威胁“封禁TikTok”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恐吓:TikTok必须卖给美国,否则必须退出美国市场。在美国突围成功的中国社交媒体TikTok正遭遇至暗时刻,全球化发展接连受阻。本文将从TikTok在海外被围剿这一实例入手,分析地缘政治环境下中国社交媒体的全球化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深受各年龄层欢迎,也日渐对消费习惯、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该研究聚焦社交媒体的互联网在线传播。媒体作为互联网线上交流的形式,传递美丽乡村新故事,讲述适合大众的乡村康养旅游故事,营造新时代人们喜欢的故事氛围,让更多城市居民感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并陶醉其中,从而一定程度上带动乡村旅游、乡村养老及康养一条龙式旅游的发展,让城市居民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憩与放松,体会到旅游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14.
海外书情     
《对外大传播》2014,(7):64-64
正《中美草根博客实践:60位中国博客主与60位美国博客主的研究》GGrraassssrroooottss Blogging Practice in America and China:Studies on 60AAmmeerriiccaann and 60 Chinese Bloggers Fengjunli著德国高校学者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中国都市中的社交媒体一代:关于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成瘾的研究》Social Media Generation in Urban China:A Study of Social Media Use and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受到各国媒体关注。虽然目前最早的确诊病例在中国,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其他国家现存确诊病例早已超过中国。国际媒体的报道重心也由中国转向世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保守派媒体之一。自疫情萌发初始,该媒体就对中国疫情持续发表了多篇报道。其中一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评论文章,明显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媒体人的傲慢与偏见,引发了中国网民的愤慨.  相似文献   

16.
消息源在媒介议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决定了受众获取的信息,同时也呈现出社会的背景与形象,①对于受众的舆论引导是嵌入式的、潜移默化的.当前国际传播呈现传播主体多元化趋势,在外媒涉华报道中,新华社等传统外宣媒体不再是占垄断地位的中国消息源,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成为外媒涉华报道的重要消息源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社交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被外媒引用的情况,来分析社交媒体平台在塑造中国形象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对中国有诸多误解,国际舆论环境十分不利。同时,在新型冠状病毒起源等问题上,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的政客言论及媒体报道多有偏颇不实之处,涉华舆情走向仍不乐观。中国媒体记者被美国限制签证有效期,传统国际传播渠道遭遇重重阻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化危为机,通过有效传播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伊斯兰国(ISIS)借助新媒体技术革命,积极进军社交媒体领域,产生了令人震惊的恐怖效应。面对挑战,美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信息监管,与社交媒体开展合作等。但从现有效果来看,结果并不乐观,甚至有美国学者和反恐专家表示:"我们太过迟钝,正在输掉这场与ISIS的社交媒体战。"要进一步推进社交媒体反恐,美国还面临着三重困境:其一,战略管控效果存疑;其二,反恐叙事能力不足;其三,社交媒体特性桎梏。一、宏观层面:战略管控效果存疑ISIS在社交媒体上的猖獗促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  相似文献   

19.
社交媒体是以Web2.0的思想和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用户可以借此进行内容创作、情感交流与信息分享。2004年以来,以Facebook、Twitter、LinkedIn为代表的新一代社交媒体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成为影响个人生活、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因素。相比世界其他地区,社交媒体进入阿拉伯国家的时间相对较晚,例如Facebook在2009年才推出阿拉伯语版本,但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并且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阿拉伯国家并快速发展,主要经历了以门户网站为标志的Web1.0时代、以微博为标志的Web2.0时代和以社交媒体为标志的Web3.0时代。不平衡性是当前阿拉伯国家社交媒体发展的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别间发展的不平衡、年龄间发展的不平衡和语言使用间的不平衡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