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李白诗中对自我的仙化倾向阮堂明人们每每好以“仙”来称呼李白,比如称他为“谪仙”、“酒中仙”、“诗仙”等,这种称誉一直沿续至今。如此统一地以“仙”来称呼李白,在古代的诗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就启示我们,此种称誉之中体现了对李白人格品貌的本质认识与理解。值...  相似文献   

2.
在诵读中走近李白——读得飘飘欲仙。为了读出李白的“仙味”,孙老师选了李白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孙老师的示范读是自然的、情不自禁的,忍不住要诵读,没有说“听老师读”;是进入境界的读,读得让学生忘了这是在上课,读得孙老师“得意”地“讨”学生的掌声。李白是“仙”,写的诗极度的夸张、有着非凡的想象,但并不全部是浪漫。在诵读《秋浦歌》中第一句“白发三千丈”时。孙老师是“极度”的“夸张”,指导学生时要求读出“三千丈”,而不是“三丈”“三十丈”。孙老师收放自如,诵读得使人感觉仿佛站着一个李白,坐着几十个小李白。坐在台下的我也恍如走近了李白。在这人情入境的诵读中,孙老师和他的学生悄然走近了李白,有的说,要读出意境(孙老师随即表扬这是行家说的话);有的说,看似夸张却是极其的真实(孙老师很高兴,说这是鉴赏家的点评)。是啊,真实是可以用极度的夸张写出来的呀!诗仙,不愧是诗仙;诗仙,到底是诗仙。诗仙,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李白的“仙性”主要表现在他的天才卓绝、性格狂放和诗风飘逸,而不是超尘脱俗,“不食人间烟火”.文章认为,作为社会观念形态的“仙”都有至美至善的含义,而人们对不相同的仙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常常将自己的某种理想和愿望附会到观念中的仙的身上,古来人们推誉李白为“诗仙”,主要是指他“带有肯定性喜剧形象特征”的“狂放之仙”.文章认为,李白的种种求仙访道的言论和行动,本质是或者想借此来捞取政治资本,或者借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发政治牢骚,而不是真正想超脱现实.  相似文献   

4.
董瑾 《华章》2011,(2):52-52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相似文献   

5.
《特区教育》2013,(12):18-19
号称“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相似文献   

6.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因此,后世的人便把李白称作“诗仙”。  相似文献   

7.
光阴磨     
正磨镜,还不是最飚的,据李白说,他亲眼见过有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棒子要磨成针!此遇见,当是史上最传奇的一个邂逅。要么老婆婆是仙,要么那孩子会成仙。果然,李白因此顿悟:“功夫”是靠磨出来的。他发奋“磨”书,终于成了“仙”。我们叫他诗仙。当然了,磨,很有疼痛感的,可疼又如何呢?世间万物,角角落落,哪个不在经受着“磨”呢?在“磨”中痛,也在“磨”中快乐和重生。一个人成长的历程,就是受磨砺的过程。被小病小灾磨,被贫穷困苦磨,被挫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诗歌史上,有两位不朽的诗人,他们是诗仙李白和坡仙苏轼。据说诗仙喜欢喝酒,坡仙喜欢看别人喝酒。二位诗人都喜咏月,我们可以从二人写月的意象中,了解到他们的人生处境、与月的关系以及对自己孤独的处理,从而更好地解读二位诗人。  相似文献   

9.
诗仙: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诗圣: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诗魔: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分地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成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诗鬼: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的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魏庆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几位唐代诗人的别称@聂小欣…  相似文献   

10.
古诗欣赏主题性单元教学“走近李白”一经推出,就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在浙江大学名师观摩课后,听课老师给主持人吴琳老师发了这么一条手机短信:“吴老师,您好!李白是‘诗仙’,孙老师是‘师  相似文献   

11.
人所共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而唐代还有  相似文献   

12.
在诗仙李白的作品中,多次涉及到“登高”,这与李白的成长经历、思想倾向、创作兴情有关。“登高”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具有多重审美意蕴,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著名的诗人数不胜数,风格各异。后人给一些诗人赋予了一些有趣的雅号,现辑录如下。诗仙——李白李白(701—762)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色彩瑰丽,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著名诗人贺知章初见李白,便叹为“谪仙人”,从此后人称李白为“诗仙”。诗圣——杜甫杜甫(712—  相似文献   

14.
本课充分尊重学情,着眼于学生发展,从“梦前”“梦中”“梦后”等角度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李白“诗仙”美誉的内涵.以“诗仙”之美誉为切入点,以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境界为重点,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所写的阅读疑问或感受,以诵读、批注、属对等传统教学方式解读文本,践行课改理念,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5.
清初诗坛,被誉为“诗仙”的河东诗人吴爱,有《莲洋集》入《四库全书》传世。本文想对吴会诗作的艺术特色作初步的探讨。清初被尊为“一代宗匠”、倡“神韵说”的大诗人王上恢在《吴征君天章墓志铭》中说: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本朝大一统,间六十载,作者亦多矣,条独以“仙才”许蒲皈吴君。此余之私言也,亦天下之公言也。王士恢认为中华二千年诗坛中吴霆可称“仙才”,是曹植、李白、苏武之后“他才”的主要传人。这是对吴霎诗的最高评价,也是对其诗风格最高…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一位号称“诗仙”,一位号称“诗圣”。这两个雅号冠在两位大诗人头上,是再恰切不过了。“仙”让人感到豪放、飘逸;“圣”令人感到端庄、肃穆。“仙”是超凡的形象,自然天马行空、来去自如;“圣”是人中精英,受崇人世尘寰。古代人用比喻对两位大诗人加以褒誉,正与当今我们所说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所形成的文风相吻合,一位作家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去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与前人的昭示、同辈的影响有关,更与其本人的世界观与性格密不可分。所以创作方  相似文献   

17.
一、见到学生之后的切入调整课前,我曾问学生是否喜欢《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他们回答我:无所谓喜欢,也无所谓不喜欢。于是,在赛场外徘徊等待的十几分钟里,我决定调整原定方案,采用正面介绍李白营造情境的方式切入新课。该课的导语如下: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说起诗歌,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建安风骨”“大唐气象”。在盛唐诸多的诗人中,李白是一座永远闪耀着宝石般光芒的丰碑。提到李白,我要给大家提三件事:诗、剑和酒。李白是“诗仙”,杜甫曾经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诗》中写道“:李白…  相似文献   

18.
古今文人骚客写月、颂月的诗文可谓浩若星汉。若论成就,当首推唐代的诗仙李白了。在李白留给后人的一千余首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写月的竟有三百二十多首。月亮给了这位诗仙智慧、灵感和创作源泉,其笔下之“月”,各具情态,令人遐思不已。  相似文献   

19.
古今文人骚客写月、颂月的诗文可谓浩若星汉。若论成就,当首推唐代的诗仙李白了。在李白留给后人的一千余首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写月的竟有三百二十多首。月亮给了这位诗仙智慧、灵感和创作源泉,其笔下之“月”,各具情态,令人遐思不已。  相似文献   

20.
李白和苏轼都是月之精魂,但盈虚者如彼,万川之间又各有风情。"诗仙"李白和月共享孤独而成为一体,他就是月,月就是他;"坡仙"苏轼借月为避难场所,排遣孤独。二者都体现了对月之生命的爱异和一往深情,也赋予了人类生命深厚悠远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