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诱惑侦查是侦查机关在证据收集时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文章在肯定诱惑侦查存在价值的同时,也阐述了该侦查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法律层面建立起相应的制约机制,对侦查机关使用诱惑侦查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诱惑侦查均采取肯定的态度,但同时也都试图在立法和实践中对诱惑侦查加以限制,以排除侦查机关对此种侦查手段的滥用。借鉴国外诱惑侦查制度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实际,我国诱惑侦查立法应包括诱惑侦查的原则、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条件、程序、证据效力、法律责任等规定,以寻求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8,(2):92-101
环境犯罪的隐蔽性和不可逆反性,要求侦查机关突破传统的侦查手段,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在环境犯罪的防控中引入诱惑侦查符合道德和法理,应当予以推行。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犯罪防控中只有在充足证据且犯罪意识外化的情形下才可以启动诱惑侦查。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是收集证据、证实隐蔽犯罪的有效手段,在刑事诉讼特别是贩毒案件的侦破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侵害人权、陷民入罪的危险。面对这两难的选择,既要发挥诱惑侦查在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方面的积极作用,更要保障无辜公民免被陷于侦查圈套而成为罪犯。只有将诱惑侦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赋予因受到侦查机关设计的侦查圈套而陷此情境的被告人以合法辩护的权利,才能控制、减少诱惑侦查的不当运用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是一种特殊侦查手段,具有直接性的特点,易于抓获犯罪嫌疑人,能更有效地收集犯罪证据和控制犯罪。与传统的“回应型”侦查相比,诱惑侦查有诸多的优势,并且具有法律上的容许性,既能打击犯罪,又能保障人权。但也应对其规制后,使其适度合法化。  相似文献   

6.
梁波 《成人高教学刊》2010,(2):26-28,43
诱惑侦查有多种分类方法,比较恰当的是将其分为“机会提供型”和“犯意诱发型”两类。“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是合法的,其所得证据可以被采纳;“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是非法的,其证据不能被采纳。因此,要将两种类型严格区分,以防在办案中将其混淆,出现违法行为。在具体实践当中,应从适用的范围、适用的对象、诱惑强度以及审批程序等方面进行必须的规制,将诱惑侦查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7.
诱惑侦查是世界各国在侦查实践中针对特殊案件采用的一种侦查手段。本文在探讨西方国家诱惑侦查法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的诱惑侦查制度构建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犯罪形势和现行的制度框架,又要看到社会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既承认在某些案件中实施特种侦察手段的必要性,又不能泛化使用诱惑手段,必须强调使用诱惑侦查的绝对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通常分为"犯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两种类型。本文对诱惑侦查的概念、分类等问题作一简要评述,并对如何完善诱惑侦查进行阐述,明确了该侦查手段的适用主体、范围、条件、程序等。  相似文献   

9.
诱惑侦查论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又极具争议,本文从诱惑侦查的基本类型入手,分析了其实行的必要性,合法性及法律后果,并对实践中的诱惑侦查进行规制,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制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0.
诱惑侦查在我国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诱惑侦查的具体应用范围及执行程序。对诱惑侦查进行事前、事中制约,显得十分必要。采用诱惑侦查手段,应尽量考虑周全,使得当事人、被诱者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1.
诱惑侦查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其合理性,同时又存有弊端.诱惑侦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前作为侦查敌特案件主要手段的诱惑侦查如今被大量使用在隐蔽性犯罪、集团性发犯罪案件的侦破上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我国对诱惑侦查立法的缺失和理论研究的滞后,使得诱惑侦查在司法实践中常被滥用、错用.因此,必须对诱惑侦查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2.
线人侦查作为一项秘密侦查措施,在侦破毒品犯罪案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布建线人,打入到毒品犯罪集团内部,不仅能够帮助侦查机关发现犯罪线索,获取证据,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推动延伸侦查,提高打击力度,从而发挥线人侦查的主动性优势。作为一种法定的侦查措施,线人侦查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目前我国尚未构建起完善的线人侦查措施,线人侦查存在着一些风险和困境,影响了线人侦查优势的发挥。当前,应当结合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实践的需要,吸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防控运用线人侦查过程中的风险,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线人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诱惑侦查作为刑事的诉讼中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集中反映了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两种利益的冲突。其合法性标准应采用“综合标准”,其合法性底线在于“政府不能制造犯罪”。诱惑侦查的正当性植根于追诉犯罪的客观需要和公众的普遍认同;针对我国诱惑侦查的现状,对诱惑侦查的合法化规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在实践中被广泛地运用于毒品、走私、假币等新型犯罪的侦破之中。但是这种日益受到侦查机关青睐的侦查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法律冲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正确地权衡各种利益,作出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侦查机关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时.在侦查方式、证据收集固定、案件办理程序等方礤尚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碡品案件的诉讼。本文针对A市办理毒品案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法治的发展,人权保障越来越受重视。而我国对于诱惑侦查制度的实质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议。文章基于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与犯罪心理学原理研究,提出应废除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并从诱惑侦查的条件及法律后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建议规制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潘可馨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2):86-93,102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侦查权滥用所致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被严格禁止。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诱惑侦查在服务于打击犯罪的同时亦需关照人权保障之价值。鉴于当前诱惑侦查存在适用范围模糊、缺乏有效监督、证据制度疏漏等适用困境,呈现出明显的"重打击、轻保障"倾向,以专门的司法解释和相关的典型案例为指导,科学划定其适用界域、加强内外监督一体化、统一证据合法性标准,应不失为诱惑侦查法治化的一种有益进路。  相似文献   

18.
诱惑侦查这种技术侦查手段在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还潜存着侵犯公民人权与自由的巨大风险,有可能被滥用而陷无辜者于罪。我国有关诱惑侦查的规定不仅内容极少,而且存在不合理处。学界有关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严重不足。德国、日本适用诱惑侦查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学界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受德国、日本相关立法及理论启示,我国在禁止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同时,还应授予被告人就犯意引诱进行无罪辩护的权利;严格限制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并从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两个方面对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6,(3):107-110
技术侦查在当前的犯罪侦查中是一种新型且很有必要的手段,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此也有规定。然而这种侦查手段是一种特殊情形下才能使用的手段,因此,通过该种手段取得的证据也具有其特殊性。任何事物都包含两面性,我们在肯定该手段效用的同时还应看到存在的问题。现从通过技术侦查取得的证据入手,分析了该种证据的特殊性、效力认定及对其如何进行规范,从而使该种证据更加规范,在审判中得到有效运用。公诉机关应从证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关联性角度对技术侦查证据的特殊性加强证据审查,积极探索技术侦查证据的审查规则,对违法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以保障辩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基于其欺骗性而备受质疑。随着刑事犯罪形态的发展,诱惑侦查又是解决某些特殊疑难案件的有效方法。从法律原则角度看,"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基本上是合法合理的,而"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因可能引起诸多违法的后果而应被坚决禁止。对于实践中的诱惑侦查,如何规制已成为刑事诉讼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面对的紧迫性课题,有必要从侦查主体、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实施条件、行为方式和程序控制等方面进行规制,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制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