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宝俊 《科学课》2008,(11):16-17
科学课上,孩子们最喜欢做实验,一到动手做实验,个个小眼发光。特级教师路培琦说过:“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手,要充分地动手,要给大段大段时间让孩子动手。”但是,怎样动手?怎样动好手?如何做好探究活动,实现探究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一、用材料提升探究的效度 学生在没有明确研究目的之前的动手,是盲目的动手!一项探究活动,究竟要探究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探究?探究过程需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是教师要重点加以指导的。  相似文献   

3.
李延忠 《生物学教学》2005,30(10):38-39
“种子的结构”一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开篇。学生透彻认知种子的结构以及萌发时种子形态结构变化,可以为以后学习“种子的营养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动态地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历程。教材设计了两个观察性实验活动。怎样让活动更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断地分析思考?怎样在观察性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学习?怎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使探究性活动促进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冯宝荣 《宁夏教育》2012,(11):28-28
实验改革是一项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性活动,物理实验探究应注重把实验的改进与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过程与必要性,而且要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启发学生怎样探究会更好。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学生探究性实验,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以理性的目光看待接下来的动手活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好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探究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那么,作为课堂上行动的“指南”,学生能够在动手前或者实验中对其进行修改吗?  相似文献   

6.
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以理性的目光看待接下来的动手活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好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探究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那么,作为课堂上行动的“指南”,学生能够在动手前或者实验中对其进行修改吗?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课堂大都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耳根不得清净。现在的课堂呢?大多是热热闹闹,难有安静的时候。也难怪。现在又有多少教师敢在公开课上安排大段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填写记录,沉思默想.与材料进行真切对话?须知,这样一来.会被不少听课者评为“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新课程气息”,故而许多教师“因噎废食”,冷落了与“动手探究”同样重要的“动脑思考。”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手实践,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合作等探索过程,并在自主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理念.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如何实施探究学习?怎样从简明的教学题材中揭示出深刻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极强的学科,通过科学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而探究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否获得正确体验?学生的实验能力如何,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浮力一节利用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学习过程遇到的疑难问题,我利用这个实验的实验器材巧妙引导学生设计了7个实验探究,不失为实验探究大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的能力,实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与教师交流中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科学教材和教学内容都是按小班制编写的,探究对象和内容都是以小班制为对象的,而我们面对的却是大班,班级人数多,怎样合理有效地使用科学教材?怎么让大班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之中?笔者认为,在大班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之中,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的,同时动手操作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但是,实验不是让学生玩玩而已,是经过学生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考试周刊》2010,(56):186-187
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教授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怎样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呢?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14.
詹志章 《贵州教育》2009,(17):42-43
《课标》指出:“动手实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三种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的动手实践,落实到课堂上,更多的是动手操作。由于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动手实验必须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问题的针对性……那么我们如何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呢?这要求我们课堂组织者——实验老师在组织实验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软肋,尤其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名为探究,但因教材中有详细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很难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怎样使教材的探究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助益?怎样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验探究过程?能不能尝试着改变教材中的“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自主操作”呢?本文报告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各种性质像的条件外,还要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算上好科学实验课,不是看这节课学生有没有动手,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动手的同时是不是动脑了。要做到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那作为科学教师就要做到每个实验认真对待,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相似文献   

18.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19.
要想有效地开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就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规范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步骤,让学生思维顺畅,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的科学引导,能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郭京平 《科学课》2009,(3):36-38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