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萍萍 《科学课》2008,(9):60-61
在教学《纸的秘密》一课时,我从众多的纸中精心选择了牛皮纸、拓印纸、宣纸、餐巾纸、卡纸五种大小相同又有代表性的纸,引领学生围绕纸的“吸水性不同”这一特点设计了“滴水”、“挤水”、“水上升”三个实验方案,以比较不同纸的吸水性。实验方案设计好了,接下来便要运用学具动手实验。  相似文献   

2.
实验材料: 一盆水、一片纸(上面画着一条鱼)、一把剪刀、一滴油。 实验过程:在纸上画条鱼,在纸中间挖一个圆洞,这个圆洞由一条“水道”与鱼尾相通。  相似文献   

3.
姚佳倩 《中学科技》2012,(10):50-51
实验器材 吸水性优良的纸(如报纸)、尿素(可在园艺店或农用品商店买到)、细铁丝、剪刀、饮料瓶盖若干、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画笔、清水、喷雾瓶、放大镜。  相似文献   

4.
睡莲花开     
葛君萍 《幼儿教育》2013,(10):41-41
纸花放在水中,吸水后,纸的纤维膨胀,使原来折着的花瓣向外开放、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纸折出来的睡莲在水中开放的速度就有快慢,而用蜡笔涂过的纸张.由于蜡的“排水性”,吸水更缓慢,睡莲也就开得慢了。你发现了吗?  相似文献   

5.
高倩  王一冰  田童瑶  张颖 《化学教学》2022,(7):62-65+97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经过蒸煮和碱煮等过程制备水稻秸秆浆液,再通过抄纸、晾晒后制得古朴美观的秸秆纸。在秸秆纸上,以紫甘蓝和β-环糊精进行纸张的变色实验。实验内容具有源于生活、有趣味、结果直观等特点。实验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且可促进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却对实验有“厌食”情堵,实验考试改革废除了一纸定分数的旧模式,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两基”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实验仪器破损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对使用哪种材料制作自动浇水器的“水桥”提出问题,并大胆假设,制定探究活动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探究解决问题。2.在观察、实验、制作等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一定条件和范围下,布质材料比纸质、塑料质材料的吸水性要好”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安排了“饲养和观察蚯蚓”的探究实验,实验中有一项内容是探究蚯蚓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刚毛的作用,教材中的方法是把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来比较其运动的快慢,按此方法学生往往得出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粗糙的纸上更快的相反结论。经过分析原因和反复改进实验,有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编排了“想想做做”的内容,但实验时发现根本无法取得成功。在找出影响实验的硬币类型与质量、气体流速、A4纸厚度等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围绕伯努利方程原理展开探究,不仅获得实验成功的数据,而且据此提出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吹硬币实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想一想】宝宝.“妈妈,纸和水哪个厉害?”妈妈:“那要看的哦!有时候水厉害,有时候纸比较厉害。”宝宝:“我觉得水厉害。水能把纸淹掉。”妈妈:“是吗?那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f看看纸到底能不能挡住水?”  相似文献   

11.
尤冰 《江苏教育》2022,(41):12-14+18
合理选择与开发实验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实验活动,是教师常态化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方面。“一张纸能对折多少次”是结合“小数乘法运算”这一内容开发的组块式主题性数学实验。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要紧扣内容实质,开发适切的实验内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做数学”过程,促进其理性思考,积累实验经验。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香喷喷的馒头离不开“化学”试剂,日用化妆品同样也是“化学变化”的成果。以下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你能用准确的化学知识解释吗?1.白纸显字找一张吸水性好的白纸,用淀粉溶液(也可用米汤或面粉糊代替)在纸上作画或写字。待字迹稍干,字、画就难以辨认了。随即用毛笔或棉花沾少量碘酒涂抹在纸上,纸上原来看不到的图画或文字就会显现出来。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2.水果里的“声音”在一瓣橘子上相隔0.5cm分别插一小段铜片和铝片,把铜片和铝片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触耳机的两极,试试能否听到“嘎嘎”声。用其他金属、水果、液…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176-178
对传统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实验内容进行改进,设计了紫外光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综合实验。该实验有3部分实验内容: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性能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该实验设计教学效果良好,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充丹经所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不同用途的纸”首先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纸样.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初步感受到纸的多样性.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各种纸的特性.进一步感受到纸的多样性,从而理解纸的性能与它的用途的相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家庭实验”作为课堂实验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笔者对“家庭实验”的安排管理总结了一些经验:一、“家庭实验”的安排并不是每节内容都需要“家庭实验”来作为补充,所以实验内容的安排要灵活实用。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笔者把“家庭实验”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6.
纸,一遇火即燃烧,它是极易燃烧的。如果用纸折成一个“纸锅”,装上水,在火上加热即可烧开水(图1)。这是什么原因呢?你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组定性和定量实验,对浓H2SO4的吸水性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分析了与浓H2SO4吸水性相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设计校本课程 1.拓宽对纸艺的认识 ①关于纸 要使学生认识到纸不再是一张平面的,只能写字、画画的物品,它还是一个易折叠、剪刻,可塑性很强的材料。 在日常生活或教学中先认识一些软纸,如吸水性强的宣纸、毛边纸、皱纹纸、皮纸;吸水性弱的绘图纸、铅画纸、道林纸、拷贝纸、蜡光纸、复印纸、挂历纸、画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人教版必修)第六章在处理浓硫酸性质时,对于浓硫酸的吸水性一笔带过,没有相应的演示实验。对于吸水性,学生没有直观印象,不容易将吸水性与脱水性区分清楚。笔者经过大量实验,设计几个关于浓硫酸吸水性的演示实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们穿什么》一课有一个内容是了解不同纺织材料的吸水性强弱。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滴管在各种不同纺织材料上分别滴一滴水,观察水晕大小,由此确定吸水性强弱。由于每一滴水不均衡,而且水往往会透过布料本身,影响真实的吸水性,导致误差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