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位对于区域经济的兴衰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它能够加速或延缓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区位条件是动态的,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区位的变迁,进而导致区域经济的兴衰。历史上扬州三次繁荣又几番沉沦,与其区位变迁息息相关。交通便利、政治稳定、经济区的形成等是扬州繁荣的基础,反之则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关系,人类文明兴衰与环境变迁关系及气候、水、动植物资源变迁及灾害与疾疫四个方面,回顾了30年来新疆环境史研究的状况。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办学模式。扬州书院的兴衰是中国古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扬州学派就是以扬州书院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扬州书院的建立和发展得力于扬州盐官和盐商的共同努力。独立学院是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一项创举,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扬州书院和独立学院在办学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不昧浅薄作一简单探讨,以期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扬州叹     
春风十里扬州路,是扬州繁华的街道;扬之芍药甲天下,是扬州似火的盛名;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扬州勾人的诱惑;十年一觉扬州梦,是扬州致命的迷离……扬州的蹁跹、扬州的迷离、扬州的兴衰,都融入了文人的词句之中,令后人揣摩不已,遐思不断。扬州,这个临水的古城,因水而兴,因水而败,似水的古城,似水的温润。水城古韵,恍若  相似文献   

5.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不仅在历史领域有着卓越的研究,在国际政治方面也不乏独到之处。他的国际政治研究具有突出的历史比较视野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哲学融合的特点。他通过对历史上众多文明兴衰的考察,把战争起源归结为两个层面,即国内层面的社会不公和国际层面的无政府状态。随着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已成为人类文明不能承受之重,消灭战争已成为人类文明存续的唯一选择。在消灭战争的可选道路中,他认为应通过自愿合作的世界共同体方式来消除无政府状态,进而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隋唐时期扬州的发展史以及当时地理条件的变化,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认为地理环境也是影响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波 《考试周刊》2013,(76):21-21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人类文明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今天.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富春茶点在扬州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富春茶社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富春茶社的魁龙珠茶、三丁大包、翡翠烧麦,是富春茶点的主要代表,烹饪工艺各具特色,被公认为淮扬菜的正宗代表。富春茶点与扬州饮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对扬州饮食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对其他餐饮品牌发展的启示,以及大有可为的发展前景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思想,最早提出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题。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而洋务派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洋国运动的过程中崛起的,太平天国是洋务运动的催生波,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中国区域城市经济兴衰的格局,在受战争影响最大的长江下游地区传统商业市扬州、苏州趋向衰落,现代工商业城市上海、无锡、常州崛起。  相似文献   

10.
青山隐隐水迢迢扬州没有山,却有丘。山居高临下的气势,不适合温婉的扬州。树木葱茏,绿草如茵,覆盖了这样一座梦中之城,像绿毯,盖住的是十年扬州梦,隐隐约约处,可看见涓涓细流,源远流长。水清澈透明,如丝绸一样顺滑,绕来绕去,牵住的是思念与清梦。  相似文献   

11.
柳,古往今来一直是很多人笔下灵性之物的代表,自然古朴,情与意的化身.众人之柳众人爱,扬州之柳扬州赞.扬州自古就有"绿杨城郭"的美誉.柳,本是情意化身,扬州的柳较之别处,更显婀娜风情,有着深刻的扬州印记.从另一角度折射出扬州特有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对大众之柳和扬州之柳作一番阐释,以期对柳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青山隐隐,水迢迢,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玉人吹箫,念桥边红药。扬州就像一首花间小令,是美到可以让人忘了晨忘了暮的。来过便会迷恋,我无限迷恋扬州。迷恋扬州美人润无骨,迷恋扬州倾城的绝色,迷恋这里玉脂的水、湿润的风,迷恋扬州绵软又冷艳的气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运河是一项可同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发端于春秋时期吴国所开凿之邗沟。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内河航运十分发达。明清时期,在“南粮北运”格局基本确立、支盐制度完善与东南新城建立的背景下,依托大运河漕运与盐政,扬州工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各地商帮与行会聚集于此,并呈现出沿运河分布的特点。商帮为维护并拓展自身利益,通过置办田宅、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设立会馆等形成集聚效应,城市经济分布格局发生变化,手工业行会依托新城主干道发展壮大。清末,随着铁路与公路等新兴运输方式对河运的取代、黄河改道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严重破坏,古老的大运河走向衰落,扬州传统工商业经济瓦解。如今,大运河已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更应从大运河变迁与扬州兴衰的历史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促进其文化价值挖掘与活态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4.
扬州的水环境存在着部分被污染、治理工程治标不治本等问题。做活扬州水文章,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生态整理、制定上游化工园区的应急预案、开展与水有联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发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扬州是一个有着丰厚人文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个性十分鲜明,文章分析了扬州创建禅修怡养小镇的可行性与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深刻回答了人类文明兴衰的历史之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深刻解答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之惑,"环境就是民生"的重大命题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之需,"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方法为治山理水提供了科学方法。这些论述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其思想伟力。  相似文献   

17.
文明城市创建是对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检阅,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提升文化古城扬州的旅游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全民参与的文明城市创建,能有利于扬州的旅游业发展,能促进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8.
清代湖南的常平仓不仅有着它的地方特色,也折射出清代仓储的影子。突出体现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高储额,备兵米,协济全国,一定程度地发挥了备荒救灾,稳定社会的作用。它的兴衰与功用与清朝的兴衰相连。  相似文献   

19.
《新读写》2013,(3):17-17
“名贯九州”的含义是誉满天下。“九州”为什么与“天下”同义呢?传说大禹冶水成功之后,将金国划分为九州。这个“州”与后代州府的概念不同。以扬州为例,大禹时代的扬州.“北据淮,南距海”,即从淮河到东海的广大区域。西汉时的扬州是全国13个刺史部之一,辖区也遍及江淮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20.
扬州育儿民俗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扬州曾几度兴衰 ,文化积淀深厚 ,明清时期商业发达 ,集中了天南地北的商人、文人、艺人、游客 ,其育儿民俗在中国民俗史上有一定的代表性 ,许多内容至今还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时代早已发生变化 ,但许多风俗依然流传下来。“一方水土一方人” ,正是在绵延不断的民俗代代传承中 ,形成了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以至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这正是从事民俗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目的之所在。扬州育儿民俗是扬州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扬州地域的文化特色。育儿民俗贯穿了人们生活的每一天 ,遍布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加之育儿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