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志炎 《科学课》2008,(8):58-58
饲养桑蚕,旨在以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途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历程,为学生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以养蚕的直接经历为基础,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孩子们通过"养蚕"的科学实践活动,增长了有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教师要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全面的科学素养培养,教学过程要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索获取知识为中心。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更多的探究活动还需要在课外进行,为了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我校于2003年3月在实验班成立了科学小博士协会,组织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探究。一、科学小博士探究活动初见成效在科学小博士探究活动中,我们最重要的是对“植物的一生”穴种植眉豆、油菜雪、“动物的生命周期”穴养蚕雪“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内容及编写特点 自然第二册中关于动物方面的课文共有五课:“养蚕”、“昆虫”、“鱼”、“青蛙和蟾蜍”,“壁虎和蛇”,在第一册学习了哺乳动物和鸟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至此,学生已对周围常见动物的主要类别,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一、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材分析(一)第二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编写意图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来认识动物的运动机理,认识动物行为产生的原因,认识动物行为对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存的意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这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全面理解人与生物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动物的行为活动常常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运动,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编排在一起,既反映了这两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中的记录表,主要记录小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等过程中的发现、描述、解释、形成的认识。记录表还具有“计划”功能,它能揭示并规划学生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长周期的、动态的观察活动中,记录表的“计划”功能会很明显。例如,《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观察天气》《月相变化》这些内容,由于需要进行观察、动手实践的活动较多,我在教学时都作了统筹安排:要求学生设计记录表格作为一个可操作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课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平时长期地训练,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也要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做起,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快乐养蚕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  相似文献   

7.
汤永海 《教师》2012,(13):114-115
引发思考的案例:在经历了与学生一起养蚕的行动后,动物的生命周期最后一课《蚕宝宝变了新模样》也进入教学。我取出一盒蚕茧让学生观察,并指出:"今天我们要破开蚕茧来观察里面的蛹",故意将"破开"两个字说得很响。学生刚习惯性地说"好",马上又诧异地发出惊叹——啊!这声音里分明表示了学生的难以想象的意思,怎么可以将这么好、这么辛苦养出来的蚕茧破开呢?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基本思路 自然课中教学生认识六类动物,前五类是脊椎动物,最后一类是昆虫。两栖动物的认识居五类脊椎动物之末,因此有条件把这一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为类似科学家发现新物种的过程,让学生处在探索的情境下学习。基本思路: ● “青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 “什么动物和青蛙相似?”找青蛙的同类——蟾蜍。 “这两种动物有什么共同点?” ● “这两种动物同属于哪一类动物?”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比较,与前四类动物都不同。  相似文献   

9.
严有根 《科学课》2009,(6):15-15
科学课中的记录表,主要记录小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等过程中的发现、描述、解释、形成的认识。记录表还具有“计划”功能,它能揭示并规划学生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长周期的、动态的观察活动中,记录表的“计划”功能会很明显。例如,《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观察天气》《月相变化》这些内容,由于需要进行观察、动手实践的活动较多,我在教学时都作了统筹安排:要求学生设计记录表格作为一个可操作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0.
第六册《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中的第二部分,即认识三类无脊椎动物是本课教学难点。我根据本课属“科学讨论课”这一课型特点,组织学生研讨,自行探求结论,从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现以其中的“节肢动物”部分为例,谈谈让学生认识P48的8种动物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帆 《科学课》2009,(10):36-37
教学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动物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从整个单元来看,教材从认识“运动着的世界”开始,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感受动物的运动。本课以组织动物运动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同时,也为下一课深入了解运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动物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从整个单元来看,教材从认识“运动着的世界”开始,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感受动物的运动。本课以组织动物运动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同时,也为下一课深入了解运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13.
我县使用的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里有一个课题《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个课题是以蚕的生长变化研究来说明探究动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周期的。虽然蚕在我们中国是一种较普遍饲养的动物,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多学校的师生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上养蚕的内容没有蚕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苏科版第六册《养蚕》以“项目教学”面目出现,在内容上是非常具有弹性的,体现了综合、自主、开放的要求。因此,我们结合“做中学”科学教育开展“养蚕”教学活动。 一、亲近科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这是什么?我拿着蚁蚕走进课堂,学生立刻被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天,学生中又掀起了“养蚕热”,他们都把蚕养在纸盒里,带到学校来;为了找桑叶.不惜一切代价。学校怕影响学习,就明文规定不准带蚕到学校。我想:如果学校里禁止养蚕,学生恐怕连上课的时间都在想着家里的蚕宝宝,一样分散精力。不如支持他们养蚕,并约法三章:不能因为找桑叶而忘了做作业;不能在上课时间玩蚕;要写养蚕日记。学生听了,齐呼“理解万岁”.并非常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这将课文是小语第一册教材中“看图学词学句”中的一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继续学习掌握看图学词学句的方法,建立词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常识:认识并了解几种动物及其尾巴的特点.教学建议:1、看图识动物,指导说话.“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一般在导入新课时进行,因为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从图入手,先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动物,感知这些小动物及其尾巴的特点: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各自尾巴是怎么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假想让同学们漫游森林王国,参加动物们正在进行的一场有趣的比尾巴竞赛.先逐幅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议议:这是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怎么样?在认识动物时进行说话指导.六七岁的儿童对动物特别感兴趣,一见到动物图片,说话的情绪立即调动起来了,思维的闸门一下启开.“这是公鸡.”“它的尾巴弯弯的.”“它的尾巴是金黄色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认识了这些动物,又训练了思维和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掌握饲养动物的技能,认识昆虫生长发育中的变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进行长期观察的兴趣、能力和习惯。一、组织饲养,掌握昆虫的变态课前,要组织学生养蚕。生物兴趣小组负责饲养教室生物角的几十条蚕,其余学生用硬纸盒饲养5~10条。教师要讲清饲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缘起:吴江市地处太湖之滨,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上个世纪,这里“家家养蚕,户户刺绣”,“日出万匹,衣披天下”。三四十年代,有“当代黄道婆”之美誉的著名蚕丝专家费达生的“蚕丝推广部”就是在这里实验制丝。源远流长的蚕桑文化衍生出太湖流域曾经的辉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养蚕农户减少,孩子们与蚕桑文化日渐疏远。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们萌发了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开展“我与蚕宝宝一起成长”的养蚕活动,于是,一个以“蚕·养蚕”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悄然酝酿。“养”一双会观察的眼睛3月底,…  相似文献   

19.
“模型认知”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要从化学模型、化学认识模型等视角理解“模型认知”的内涵.从化学模型视角看,“模型认知”包含运用化学模型化学表征的能力、运用化学模型解释和论证的能力、运用化学模型预测和验证的能力、构建和优化化学模型的能力等;从化学认识模型视角看,“模型认识”包含运用化学认识模型将知识功能化,基于化学认识模型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教《养蚕》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安排了养蚕的内容,可教师工具箱和学生耗材袋中并没有蚕卵,这怎么办呢?这时,办公室里一位姓尹的老师提醒我说,涧屋行政村有许多村民家养蚕。于是,我急忙找来这些同学,问了之后,令我大吃一惊,孩子们从蚕卵的孵化到蚁蚕的饲养蜕皮再到结茧化蛹直到抽丝卖茧说得津津乐道,许多养蚕经验连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真是了不起的养蚕“小博士”。何不让这些养蚕“小博士”来介绍经验回答孩子们想知道的问题呢?于是,我就把《养蚕》单元安排成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养蚕“小博士”逐一回答的方式进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