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告是企业用以推广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常用营销手段,它的特点是通过创意将艺术表现手段与产品或服务特点结合起来,在特定大众传播媒介上保持高频率的曝光,以影响目标对象对品牌或产品的认知或态度.对于广告商来说,青少年群体也是培养品牌忠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广告在现阶段正处于发展期和成长期,随着社会和受众的不断需求,广告必须更加艺术化.只有通过艺术化,才能够拉近广告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才能够使受众打破心理防线,较容易地接受广告,认知广告,从而更容易接受有关产品和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3.
媒介品牌形象塑造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艺 《文教资料》2009,(30):90-92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媒介的生存同样也依托品牌.品牌是一种有魅力的无形资产.也是如今社会受众更加注重的“精神依托”。怎样正确、全面地认识媒介品牌形象对于媒体来说至关重要。在信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介品牌形象无疑是媒介的一张“王牌”。本文论述了媒介品牌形象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如何塑造媒介品牌形象,以及怎样维护媒介品牌形象,并运用大量的国内外媒介实例论证之。  相似文献   

4.
各种各样的广告在我们的身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铺展开来,有的直接,有的晦涩,有的煽情,有的趣味多多.关注近年来的广告趋势,单纯灌输式的广告已经越来越少,更多广告在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以益达、德芙为典型的众多系列广告,以宣传中国节日、关爱老人为典型的公益广告等等,无不体现着我国广告发展的多样化与日趋成熟的趋势.广告的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之所在,而在众多琳琅满目的广告中,一些温情脉脉的广告在充分调动受众情绪的同时,也使人感受到其品牌、产品不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富有内涵的和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作为交际主体的广告商和广告受众需要参照认知经验提供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或理解话语。通过框架理论分析英语商业广告能揭示广告话语生成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广告商通过选择特定的视角来凸显产品的独特卖点,在传递产品信息的同时影响广告受众的认知过程,使其接受广告中宣传的产品,最终达到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6.
充分而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知晓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是广告的关键。广告中所描述的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或服务承诺等信息能否完整而准确地到达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并在其心中留下不同于其他竞争品牌的鲜明记忆、激起其购买欲望继而引起方便的购买行为.被广告媒介自身的特点深深地影响着,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网络广告应运而生,它有着传统媒体广告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交互直接,及时反馈,易于更新,海量存储,不受版面与颜色等因素制约,也无时空差异,最重要的是以网络互动性为媒介的传播特点使网络广告比传统大众媒体广告能够更加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这种广告传播中的互动性优势.将大大促进广告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2010年舂晚不少节目被商家和艺术家们频繁地植入了广告,“汇源果汁”、“国窖1573”、搜狐网,甚至还有土豆网等等,这受到了观众的一致恶评。 作为央视春晚和本山传媒集团这两个著名文化品牌来说,在文艺作品中植入广告的做法,是对自身品牌价值的“透支”,而这种“透支”又是在品牌推广“现场”进行的,这对于品牌的推广和建设来说危害甚大,其结果是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8.
电影植入式广告向人们展示着一种超前的广告文化形象,即它是以非广告的形式将产品、品牌隐藏于电影中并和电影情节融为一体,在受众观看电影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把广告信息展露、传播给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是我国植入式广告的成功之作,通过对这部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和成功之处进行分析,揭示当前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9.
媒体的自我形象广告,是指媒体通过本媒介或者他媒介,向目标受众传播自身品牌、理念、产品和服务等内容,使他们得以形成、维持和强化对媒体形象的认知感和忠诚度.本文主要论述媒体自我形象广告特点及如何通过自我形象广告来提升媒体品牌知名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广告通过情感式诉求及“生活方式”的表现策略,向受众传播超越产品功能的附加意义,传播企业品牌等符号,来满足消费者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受广告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消费,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广告的首要功能就是劝说受众接受广告对象,产生购买产品的欲望。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方式,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还可以激起受众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为了使其产品达到畅销的目的,会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用不同的广告语言,使受众能更好地接受其传递的信息。因此,广告人应针对受众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广告语,使其达到最佳的关联效果。  相似文献   

13.
移动数字电视受众和广告市场的发展特点表现为时效性强、强迫收视、内容易获得等。移动数字电视受众及广告市场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广告规模有限,对受众权利有所侵犯等。最大效用地利用移动数字电视的受众及广告资源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移动数字电视市场评估体系,开发合适的内容资源和提高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郑麓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25-127
广告早已成为商家推销其产品的重要手段,一则好的广告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其销路,也对消费者的消费观起着引导作用。合作原则与广告用语的修辞和结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数量、质量和方式三个准则可阐述广告用语的特点,为广告撰写人撰写广告用语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Based on an apparent lack of published research, an expl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iscover and describe current advertising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Results from fifty-n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o advertise in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media are reported regarding media usag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 for institutional messag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audiences targeted for advertising. All major media were used by most institutions sampled. Fe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ported using just one advertising medium. Traditional target audiences were noted.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 mentioned most often were general image enhancement and awareness of the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益广告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告的应用也愈加普及.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公益广告就是其中一种.它有别于商业广告,以反映社会现实、帮助改善或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己任.通过对公益广告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研究,可从中把握其创作、管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公益广告及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广告模因这一概念,从交际角色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第一人称指示语"我"和"我们"在广告语篇中的功能,认为采用第一人称指示语字眼的广告语常采用情感式模因。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受众的广告习惯采用带有"我"字的广告语,抓住年轻人强烈的自我凸现、寻找归属感的心理;而采用"我们"二字的广告语不仅拉近了广告主和广告受众间的距离,引起两者的共鸣,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起到自评和评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是广告传播中受众心理接受的基础条件。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具有向人们传达人生哲学观念和精神诉求的现代意义。消费文化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状况,重视广告传播担负的社会责任,使广告真正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有机部分,以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银信合作是银行与信托公司互享资源、互补缺陷的一项重要业务,但随着银信合作业务的快速发展,银信合作业务开始成为银行规避信贷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并逐渐暴露出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其高于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是使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鹜。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具有流动性风险,因此需要对被热情淹没的银信理财产品进行正确的调整,规范融资项目,保障投资者的权益,进而从源头上避免"庞氏骗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udiences that scholars imagine encountering online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audiences impact scholars’ online particip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self. Prio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magined audiences affect what users share and how they present themselves on social media, but little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is topic in the context of faculty memb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i.e., scholars). An analysis of interviews with 16 scholars shows that imagined audiences span the personal–professional continuum. Further, most scholars imagined their online audiences as known and familiar. Though many recognized collapsed contexts as problematic, several others appeared more comfortable with audience collapse than prior literature suggests.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scholars’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ir audiences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ir universities, principally in that scholars imagine their audiences as communities rather than as venues for attracting professional at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