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晚唐著名诗人如白居易、元稹等均在诗中以孟光来比喻自己的妻子,而李商隐诗中这样的例子一个也没有。与此相反,在李商隐的《李夫人》三首悼亡诗中却以汉李夫人来象征亡妻王氏,而白居易、李贺等其他诗人这样的例子却一个也没有。由此可见,李商隐的夫人观与中晚唐其他文人的夫人观是不同的。这从“孟光”、“李夫人”故事在日本的流传和接受情况也可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2.
与一位朋友谈诗,他对唐诗中不少句子表示不理解,并举例说,白居易《轻肥》的开头“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就说不通:“意气”是人的心理状态,怎么可以“满路”?李商隐《无题》的结尾“一寸相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白居易与李商隐代表的感伤主义文学倾向及二者的异同特征,并指出这种感伤特质为以“婉约而感伤”特征的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白居易与李商隐代表的感伤主义文学倾向及二者的异同特征,并指出这种感伤特质为以“婉约而感伤”特征的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尊者讳     
“为尊者讳”,自古而然,于今也没有绝迹。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闰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其实,“选在君王侧”的杨玉环,已不是“初长成”,更不是“养在深闰人未识”的人了。白居易的好朋友陈鸿倒是讲了几句实话:“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耀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长恨传》)。原来是太平天子  相似文献   

6.
组诗《百苦吟》是嵇永仁在牢狱中创作的,体现出诗人身陷囹圄却泰然自若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命运的思考,也凸显了其诗歌风格。他的诗歌既有白居易式的通俗易懂,又有李商隐式的含蓄内敛。  相似文献   

7.
美人:张九龄《感遇二首》其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佳人: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倾国: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粉黛: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佳丽: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玉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  相似文献   

8.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录唐代一百九十六位诗人的名篇佳作一千一百零五篇。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重要诗人的诗篇有较大比重,而且逐篇就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  相似文献   

9.
弘农沿革考     
弘农是我国从西汉至宋代所存在的一个政区名,但是历来对弘农的政区沿革研究较少.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并结合近年来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展现弘农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并进行了部分细节的考证.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灵宝不是从弘农沿革而来.  相似文献   

10.
黄良持  高开红 《教师》2008,(5):25-26
据统计,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庾信、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古往今来,把王昭君作为歌咏对象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在这些作品中,杜甫的“咏怀古逊(其三)无疑堪称绝唱。  相似文献   

11.
古诗中“可怜”一词的含义“可怜”一同,在古代有好几种意义。(1)值得怜悯。如“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2)可惜。如:“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3)可爱。如:“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百花高楼更可怜”(杜甫《江畔...  相似文献   

12.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创作自由,唐诗大盛.诗到盛唐,蔚为大观:数量上,仅据清代康熙年间《全唐诗》所录,有诗人两千二百余人,作品近五万首,相当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七百年诗歌总数的三倍多;质量上,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而且有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其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是中国历史上任何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开发学生脑中那一个密封的古诗大宝盆?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从三大方面一起施行,效果比较好。一.给学生编辑古诗文名家生平的故事,作专题学习。古代散文家,我首选唐宋八大家苏轼等人,古代诗人,选择李白、杜甫、刘禹锡、范仲淹、辛弃疾、陶渊明、王维、王勃、白居易、李商隐等诗人,编辑他们的生平故事。当学生熟悉他们的人生经历,把作者和古诗  相似文献   

14.
论王安石绝句对中晚唐绝句的继承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的七绝在取法白居易绝句与晚唐咏史绝句的过程中,发展出宋调特征;对杜牧、李商隐、韩偓等人七绝艺术的取法与创变,形成了雅丽精绝的艺术境界,宋人认为荆公之作回复唐音,主要是针对这类作品而言,但王安石在其中表现了新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新的诗境,并非对唐音的简单复归。王安石的五绝取法中晚唐五绝精巧细腻的特点而更富于变化。荆公绝句是宋代诗史上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15.
意象在文学中就是指作品中人或者事物的形象,李商隐的诗歌用典精妙意象众多,笔者选择贾谊意象这个写的人较少的意象,是因为这个意象贯穿李商隐的一生,不管是文韬武略的贾谊意象,还是壮志未酬的贾谊意象,亦或迷茫不解的贾谊意象,都是李商隐不得志人生的反映,贾谊意象寄予了李商隐深深的期望,还有不得志时的自我安慰,研究贾谊意象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李商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贵妃杨玉环在马嵬坡前香销玉殒,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遗事传说便盛传开来。而描写这一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真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著名的,诗歌如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的《马嵬》;小说如唐朝陈鸿的《长恨歌传》、宋朝乐史的《杨太真外传》;戏曲如元朝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朝洪升的《长生殿》等等。夸张一点说.这是一个已经被人写烂了的题材。  相似文献   

17.
望帝杜宇魂化杜鹃的故事妇孺皆知.历代文学作品均有涉及。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一生的荣辱成败与令狐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他两人的关系, 学界绝大多数论者都认为令狐绹以李商隐依附李党为背恩忘主, 对其打击压制无遗力, 对造成李商隐的人生悲剧起到重要作用。从他两人交往的忠实和诗文, 结合晚唐的幕府文化考察可见, 李商隐的人生悲剧主要是由他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行为言论造成的, 而令狐绹对李商隐长期以来一直都有力所能及的帮助、照拂。设若没有令狐绹, 李商隐的人生殆将更加艰危、悲惨。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的诗歌中,以乐器入题的诗歌为数不多,除了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之外,还有李商隐的<锦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将乐器入题,描写了不同层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甄嬛传》的原著作者流潋紫对古诗词颇有研究,她在小说和电视剧中都大量使用了经典诗句,让观众叹为观止。《甄嬛传》经常出现经典诗句正在热播的《甄嬛传》中,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宋朝张玉娘的《兰雪集》、李商隐的《菊》等都有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