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凯 《华章》2012,(19)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阅读己然成为了现在人们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由它的便于携带性和片段性等独特优势所决定的.本文分析了手机阅读的优势和其发展的三方面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手机阅读的发展与推广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吕新辉 《班主任》2014,(2):50-51
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手机从通讯工具成为阅读工具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随着手机阅读软件的普及和电子书的流行,随时随地阅读已经成为令人兴奋的现实。书香城市打造、书香校园建设、亲子共读活动等全民阅读项目的推广也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2014,(2)
正面对手机阅读:反对不如引领案例吕新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手机从通讯工具成为阅读工具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随着手机阅读软件的普及和电子书的流行,随时随地阅读已经成为令人兴奋的现实。书香城市打造、书香校园建设、亲子共读活动等全民阅读项目的推广也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这样的社会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在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泛。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愈发便捷和新颖。随着新媒体和移动阅读逐步占据主要的阅读方式,人们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显现。  相似文献   

5.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言中提到,"希望散居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可见,阅读是全世界范围内倡导的重要任务。我国全民阅读的倡导者、领读人聂震宁先生认为,阅读力的培养实际是对人们思维力的培养。可是,随着网络、手机等信息化媒介的普及,我国中学生当前的阅读状况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终身学习和阅读意识,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碎片化.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2014,(2)
正手机阅读是好是坏,需具体研究案例潘璋荣学生"沉迷"手机阅读会导致很多问题,但在此暂不讨论"沉迷"问题,因为仅仅关于"手机阅读"的好与坏,一线教师和家长的看法就多种多样,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我个人认为,学生经常用手机来阅读是好是坏,是该提倡还是应适度限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课题,教师和社会,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阅读时代具有信息更新速度快、容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这给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所以,新阅读时代图书馆应延伸服务,增加电子资源比重、利用网络加强宣传、拓展手机服务、深化多媒体服务、逐步开展校外读者服务、构建校园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与其他电子产品相比,手机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手机阅读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尤其是高职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机阅读已经逐渐取代了传媒媒体的地位,为了避免高职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教师与家长应指导学生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手机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了资源共享,高中生不仅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知识,还可以获取到无尽的课外知识。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普及,中学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传统的读书看报转换成为了手机、电脑以及电子书阅读。在阅读形态上,由传统的单向阅读,转变成为了多向阅读。阅读完毕后还可以在公共的网络空间发表感悟,并与网友进行频繁的沟通互动,交流阅读感想。这就对高中生的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我们如今正处于经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统计,到2016年,中国每100个人中就有96人拥有手机,中国的手机网民占总网民的90%以上,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普及,网络速度更快,人们有了更好的网络平台,也涌现出大批的低头族。低头族现象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离不开手机,手机阅读成为学生每日的必修课。然而,手机阅读对学生有利有弊,如何将手机阅读正确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值得我们深究。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2014,(2)
正(一)澄清认识,让学生自省自悟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讨论案例刘姿爽老师和家长多次向我反映,班里很多学生沉迷手机阅读。我深知一味打压禁止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决定开展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大讨论。班会课上,我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二十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12.
微信应用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环境下崭新的学习平台。笔者对英语阅读公众平台的功能结构设计进行了探索,以帮助学生接收相应的英语阅读资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英语专业学习者自主性学习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多媒体手机入网使网络进入手机网络新时代。以手机作为平台的网络阅读方式日益普遍。学生手机阅读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网络阅读,与传统PC机网络阅读相比,手机阅读更为方便,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同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进行手机阅读对其生理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阅读正成为阅读的新潮流.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有必要顺应形势开展对手机阅读的研究,适时地为读者提供手机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体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青少年阅读的范围和内容变得尤为广泛.而青少年阅读状况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素质,更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密相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青少年手机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青少年手机阅读情况参差不齐.而青少年使用手机阅读容易造成其网络成瘾、视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文章结合国内对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经验以及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指导我国青少年阅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读者》2012,(1):54-54
如今,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普及给学生带来阅读方式和素材的改变,调查显示24.6%的学生已经爱上类似微博、手机报。  相似文献   

17.
手机阅读的生成、功能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从概述手机阅读现状及其功能入手,进一步对手机阅读产生的原因及优点和问题加以分析,继而针对手机阅读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第一条就提出了低年级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可见,引导低年级孩子喜欢阅读,对于教学是多么的重要,甚至是急迫。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太多的“精彩”吸引着孩子们,尤其是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它们带来了更加精彩的动画和更加愉悦的游戏,占据了孩子们太多的校外时间,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使他们无暇、更无兴趣去进行文本阅读。那么,阅读要拿什么来吸引低年级的孩子们呢?  相似文献   

19.
庄永辉 《考试周刊》2014,(39):39-40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学习、汲取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阅读能力是人类认识事物、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能力。阅读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的能力。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中学生(特别是中职生)不爱自读文章,读不懂报纸杂志,普通话不过关,连看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书籍都十分吃力,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语文阅读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还包括对阅读的构成规律缺乏整  相似文献   

20.
课外文学阅读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冶大学生情操、开阔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学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以及手机的普及,当下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逐步减少,还有一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文学的阅读上,以为网络文学阅读和大学校园课外文学阅读是一样,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本文从作者自身教学实际出发,谈谈对大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培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