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化柑橘生产布局与管理决策咨询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网络化柑橘生产布局与管理决策咨询系统,加速农业信息港建设,是提高水果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本研究以Internet网络为支撑,综合运用ASP服务器端脚本开发技术、组件式GIS技术、网络GIS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模型构建技术,设计出全国一省级一市县三个层次的网络化柑橘生产布局与管理决策咨询系统,系统包括全国优质柑橘分布图、病虫害与品种、栽培技术、评价预测、市场信息和统计数据等模块,具有柑橘空问分布信息查询、病害辅助诊断、橘园适宜性评价、柑橘产量预测和网络教学等功能,目前正应刖于浙江省黄岩区柑橘生产布局与管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种养结合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种养结合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问题,根据当前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把产业关联理论的原理从产业间的关系应用到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之间的关系上,对传统的线性规划方法在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的建立上进行了变通和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种养结合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型建立的线性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WebGIS技术应用于校园信息系统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校园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校园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本文以东华理工大学WebGIS系统为例,对基于Supermap IS.NET的校园WebGIS系统开发的结构体系、开发思路以及功能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科情 《内江科技》2001,(5):10-11
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是指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生产和管理等领域,具有辅助或替代农业领域专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系统。适用于农业科技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决策及农业科技推广。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镇畜禽养殖业是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来看,畜禽养殖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发达的国家,畜禽养殖业产值一般都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0从农业结构调整和综合效益来看,畜禽养殖业是一个承工启农的”中轴产业”,既可促进种植业,又能带动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农业内部产业和三次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从农民增收的途径来看,乡镇畜禽养殖业覆盖面广,生产周期短,商品率高,投资少,回报快,受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小,能有效地吸纳从种植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是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实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是为了服务农场的农业生产,服务于农场职工群众。我场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围绕农场农业结构调整,结合现有种植作物、农艺要求来发展。我们场种植业主要是:粮食作物玉米,特色作物杂豆,万寿菊较多。因此我从以下三方面来探讨双鸭山农场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海洋经济运行基础信息的分布显示、分析统计、综合处理等功能需要,以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Oracle1lg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开发了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介绍了WebGIS系统的概念、设计原则、业务流程及功能模块划分,深入探讨了基于WebGIS技术的海洋经济信息查询服务功能的实现和基于中间件的数据库访问技术。系统初步实现了海洋经济一张图的概念,系统时于区域规划、决策支持和海洋科学管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粟圣森 《大众科技》2021,23(4):20-21,32
种植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主要目的 是运用高效信息资讯和管理手段来指导农业生产.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很多时候都是凭着个人经验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及管理,缺乏一定的生产标准及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文章结合"互联网+"信息平台,使农业种植业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平台来获得相应的种植资讯、经验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将会极大地促进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阿克苏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面对新形势下的农业竞争,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调优农产品种类、品种,实现粗放型向节约型发展转变,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阿克苏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提高种植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将WebGIS技术应用子校园信息系统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校园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校园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本文以东华理工大学WebGIS系统为例,对基于Supermap IS.NET的校园WebGIS系统开发的结构体系、开发思路以及功能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琳 《科技广场》2007,(5):195-196
随着信息科学、系统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WebGIS技术成为气象工作不可或缺的分析技术手段与工具。本文探讨了WebGIS技术在气象领域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在农业中形成的智能化系统,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本文从实际农业种植、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物联网在农业中的信息化应用,提高产业效率,改革农业管理。为了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智能农业系统需要对主要的农业生产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为了调节不适合农业作物生长的因素,仍然需要一套完备的下位机控制系统,实现被监测参数的调节和完善。本文主要阐述了上位机的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美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艺 《情报科学》2006,24(10):1591-1595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注重以法律手段保证和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重视数据库资源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美国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对于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借鉴美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推进信息服务业的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专门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特色数据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城市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信息和景区服务的网络化和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各景区信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层次性,应用基于.Net平台的WebGIS技术对旅游信息进行空间化和网络化,将极大地提高旅游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如何使游客能够直接通过Web浏览器对景区的电子地图进行访问,并实现景区空间信息的相关查询和专题分析等,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采用Hsieh等的模型方法,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不同地区和行业2006—2017年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区层面,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严重,东、中部地区总体扭曲程度较严重。在行业层面,农垦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从农业的TFP发展潜力看,如果有效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每个地区和每个行业的TFP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陕北种植业土地利用与农业投入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彤  江源  宋阳  和克俭 《资源科学》2005,27(4):56-62
本文在论述农业投入与种植业格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基础上,以近50年的农业种植及其投入数据为依托,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陕北种植业格局的空间差异,以及延安地区种植业格局的时间演变,并分析不同时段、不同空间范围内农业投入与各类作物之间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研究区北部种植条件较差,农业生产相对落后,表现为完全种植粮食作物,整体农业投入极少;研究区南部种植条件好,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量较大,农业生产发达,农业投入主要倾斜经济作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区种植业格局有待改进,经济水平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增加对经济作物的投入.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政府应当引导农民进入非农行业多渠道自主就业,增加农业以外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倪建彬 《软科学》2001,15(1):33-36
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求,也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更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完善的结构调整机制是关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调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面向多层用户的农业信息资源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不同用户需求和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农业信息资源分类方案:在农业行业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信息内容的属性特征,分为农业空间信息、农业科技信息信息、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农业相关机构信息、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等7类; 各类信息依据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差异,分别分为基本信息和全集信息,并初步建立了农业信息资源分类的编码体系。它有益于促进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农业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东人口众多,食用农产品消费量和流通量巨大,同时还承担着我国港澳地区鲜活农产品的主要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影响消费者健康及社会和谐稳定,还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建立追溯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从技术创新、行业应用、区域推动等层面梳理广东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领域的成就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关键技术体系,提出种植类和养殖类产品追溯的解决方案,并对如何全面推进广东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出完善标准化体系、解决农产品追溯信息断层问题、加强诚信建设及电商发展、倒逼农产品追溯市场化机制形成,以及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