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德才 《武当》2008,(9):44-45
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家炼养者历来对“精”“炁”都很重视。《上阳子金丹大要》曰:“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长,气长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老子河上公注》云:“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释滞》中讲:“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太上老君说:“精者,血脉之川流也。精去则枯老,是以宝之也……常行爱精,此要道也。”《太平经》中也说:“神者主生,精者主养,形者主成。”  相似文献   

2.
刘学春 《武当》2011,(3):34-35
《内经图》又称《延寿仙图》,以山水人物为主要表现形式,既是一幅道家内丹修炼图,又蕴含老子的养生思想、岐黄和道家之文化。整体上看,此图犹如一个发育良好即将从母体分娩的胎儿,又如同一个正在打坐修炼者。《内经》所注诗文和图像,其中隐喻了《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两部经典著作基本理论及道教和中医养生学说。现存有明确出处的版本有四  相似文献   

3.
从养生的层面探讨太极拳的形成无疑是得益于道教文化的直接熏陶,但归根结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底层滋养.太极拳中“气”的运用继承了道教对于“气”的实践,但追本溯源是沿用了道家对于“气”的理念.对于道教,在文化背景的神秘面纱之下,《黄庭经》成为太极拳与其之间的直接连结物.而太极拳中的“气”则无疑是《黄庭经》中“呼吸法”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成为太极拳与道家之间最本质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真言》,《大悲心咒》、《观音大士心咒》。所谓“心咒”,就是一切法咒的核心之意。咒文为“嗡。(由于传译不同,亦有作“唵”字者)、嘛、呢、叭、咪、吽”六个字,故称《六字大明咒》。此咒佛教界认为,光大园明,妙用无穷,为佛教经典之精华,密宗莲花部之重要法咒。据传此咒为“观自在菩萨”之微妙本心,昔菩萨自己即持此咒而修练成佛,名“正法明如来”。相传尹喜真人高弟子所著的《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简称《性命圭旨》)谈到“观音密咒图”时说:“始则自上而下,至于脐中,‘唵’字须要到脐;终则自下而上。至于喉内,‘(口弥)”字在脐之下”,  相似文献   

5.
说“咽气”     
林书立 《武当》2012,(7):52-53
"咽气",在养生史上曾经是道家的一个重要修炼方法。唐宋时期称"服气法",十分流行。本文拟对"咽气"法作一些探讨。一、咽气、食气、服气咽气、食气、服气,在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述。咽气,如《内经·素问·刺法论》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食气,如《太平经》日:"故上士修道,行当食气。"服气,如稽康《养生论》日:"呼吸吐纳,服气养生。"《晋书·张忠传》日:"恬  相似文献   

6.
一、道家与太极道家将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圣典,并且由许多道家把《道德经》加以发挥、演化,更被做为炼养的重要思想理论加以动用。道家在探求长生,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德经》思想,历经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修炼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获取了巧夺天机的炼丹秘密。所以说,谈起养生之道,必然要谈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炼养之道。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认为,以往对以静养生的理解不够准确。从而对道家以静养生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道家哲学的动静观,道家养生思想的核心以及道家养生术势的特点和要求,应将道家以静养生思想之静理解为先天状态,以静养生的思想就是指通过后天努力而返回先天状态的修炼以养护生命之意。如此理解道家以静养生主张才更加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8.
罗成忠 《收藏》2001,(6):63-63
《收藏》第96期冯瑞林同志的《熙朝柱石背八宝钱》一。文,将“熙朝柱石”花钱释为“康熙官铸”,并说此钱“极有可能是他《指康熙皇帝》在朝中大臣生日和重大庆典上赏赐臣下之物”,笔者以为,这个结论未必恰当。  相似文献   

9.
李浭 《象棋研究》2010,(1):40-40
图1形势是出版于公元1801年的《百局象棋谱》之“长坂救主”局。 “长坂”即长坂坡,地名。事见《三国演义》:曹操追击刘备到此,刘备大败,赵云奋勇,曾杀入曹阵,七进七出,救出少主刘禅。这是形容棋局之精彩激励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包含了老子的思想和理论,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精华,从太极拳的原理依据上来看,两者颇有渊源。太极拳中的“柔”与“慢”的原理与《道德经》中的“守柔”与“道法自然”的紧密联系即是渊源的印证之一。  相似文献   

11.
蛰龙 《武当》2008,(6):45-47
武术,尤其是内家功夫来源于道家文化,但如今往往练武是练武,道学是道学,武术失去了上通道学的途径。笔者有感于此,参同诸子之学,结合一己之识,藉由“丹劲道”以贯拳道。需要说明的是,“丹劲道”不是某个门派,而是方法论和修证境界,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先天(?)从虚无中来”,确实是丹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深邃理论问题。对这一理论,历代丹家众说纷纭,一般炼家不一定能知其所以然。《中国易经历史进化学原理》讲得很好:“天下一切深奥之理……本皆为简易”。据我研究丹经和三十多年修炼道家内丹术的实践探索,老子《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倒是点破了“先天(?)从虚无中来”的玄机。为了相互交流,探索争鸣,鄙人从下列三方面浅论。  相似文献   

13.
秦文军 《健身科学》2009,(12):11-11
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香港中西医研究院院长朱鹤亭(道号玄鹤子)今年已是97岁的高龄,但依然鹤发童颜,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头顶上的发髻轻轻挽起,一派仙风道骨风范。朱老自幼承受家教,学道家养生学术,并习医、练武。在读中学和入北京大学学习时,他又研修中西医理论,潜修老庄哲学,道、佛学经典。他曾先后著书《人生与养生》、《养生之道锦囊》、《健康是福》、《玄鹤子益寿箴言》等,  相似文献   

14.
吴彦杰 《武当》2013,(5):52-53
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为人体先天之本。对此,中国传统医学与当代西方医学各有不同认识。西方医学认识的肾,只是中国道医学所指肾的显态部分,即解剖学上具泌尿功能的可见之肾,把肾与膀胱、输尿管、尿道称为"泌尿系统"。而传统中医把内肾之窍的外肾定为"生殖系统"。认为泌尿之肾与生殖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道医学所指的肾,不但包括解剖学上所指的泌尿之肾,还包括无形有质之肾——命门,即"内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仙经》曰:是以人未有此身,先生两肾……命门天一生水。《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由是可见,肾藏先天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  相似文献   

15.
春雪荐书     
《新体育》2011,(8):78-79
这部新著意在指引太极拳炼者、读者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太极拳的关系,理解《易经》之博大精深,道家之浑圆一气,儒家之浩然正气,佛家的中空禅定。  相似文献   

16.
李冰 《武当》2005,(10):52-52
中医、针灸大夫和养生爱好者都知道神阙指的是人体肉眼可见的最大的穴位(肚脐)。丹道家将脐周区域称为丹田,中医脐疗更是祖国医学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敷脐、熏脐、蒸脐、慰脐等。古人为什么将肚脐称之为神阙呢?《会元针灸学》说:“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08年第4期刊登了题为《古雅书风楷之韵》的评论《中国古代书法—楷书》极限片的文章。该文说中国集邮总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书法—楷书》极限片。其中后3枚邮票分别为"雁塔圣教序""颜勤礼碑""玄秘塔碑"。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的此  相似文献   

18.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所著的《庄岳委谈》卷四十中说:“今戏具,围棋最古……象戏稍为后出,北周武帝有象经……而唐以后殊无可考,唯《玄怪录·岑顺》一事可据……唐人象戏之制,赖此可考。” 《玄怪录》是唐朝中期宰相牛僧孺所著。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中说:“造传奇之文,会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家养生长寿术——不老回春功》荟萃了我国道家秘之又秘的导引术精华,为人类战胜衰老、恢复青春、延年益寿、强化性机能,提供了“法宝”与“魔术”。  相似文献   

20.
精武编辑部:收到您部寄来的信函与杂志样本,我才知道二年前向贵刊投递的一篇文章,已经刊出,本人在这大半年都在外地工作,加上电话号码已更改,故迟迟无法与贵刊联系,望谅解。关于《"七步尘技"之龟息真定功》一文,最初的功法来源由成都"太极门"陆锦川先生所传出,并只在极少范围内传授,故世人罕知,本人推荐此功法,只因此功法法简功宏,为正宗道家功法,得之不易,习之更不易,编辑部的编辑能慧眼识珠,刊登出来,真乃广大学者之福音、幸事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