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问题:在关注我们的学科、关注我们的教学的同时,有没有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感受?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有没有关注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茫茫书海,我们的学生该何去何从?在这个文字垃圾如潮、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该读什么书?该怎么去选择?我们的语文教师有责任为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一些老师那里,“德育为首“是否仅是一个交待式的口号和标榜式的标签?我们潜意识中是否分数硬件更硬,育人软件更软?我们可否己不正而欲正人?我们可否自贱而贱人?我们给学生的有多少真实,多少虚假?我们面对学生有多少真诚,多少虚伪?我们的道德目标是否过于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到底有多远?我们的德育手段有多少科学成分?我们用多少诚意和理解去打开学生的心扉?上级评给的“德育先进”让我们沾沾自喜,我们可知道学生心目中对此有多大程度的认可?我们是否平心静气地倾听学生倾吐心中的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不知为什么,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尽管我们高举着“以学生为本”的大旗,可我们到底为学生做了些什么?我们手中的旗帜把学生究竟指向了何方?我们真的在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5.
一则关于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状况的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课堂教学的某些缺失,其根源在评价观,而导致评价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错误观”。课堂学生出错好不好? 不出错的课堂是不是好课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出错?学生屡次出错都是学生的错吗?调查背后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本应是学生表达自我、表现生活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80%的学生莫不谈作文色变。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那么怕写作文?如何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对作文教学充满期待,迸而迸发出强烈的表达欲望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不是一辈子都在培养差生呢?作为教育者,我们给了学生多少喜爱母校的理由?作为教育者,我们给了学生多少喜爱班级的理由?当我们用心告诉学生要学会爱时,其实我们老师更要学会会爱。  相似文献   

8.
教师需要反思各种课堂评价以及教育教学活动背后的深层问题。我们是否给予了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特个体和鲜活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我们是否相信每个学生都值得拥有成功和成长的权利和机会?我们是否信赖每个学生都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潜质和心向?我们是否将学生置于平等的位置上来思考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刘军 《教育文汇》2011,(11):17-18
如何借鉴名师教学,我想到了三个成语。 一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难觅知音。”教学亦然,要看对象,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名师的教案是根据他当时当地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我们与名师的教学对象相同吗?我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能力与名师任课的班级相同吗?我们为自己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了吗?照搬名师的教案能体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理念吗?一句话,我们备课“备”学生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你不也在重复“对牛弹琴”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0.
在自认为工作优秀的情况下,我们是否曾静下心来思考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吗?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接受吗?同学们听懂了吗?教学手段学生感兴趣吗?哪个环节需要调整?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课堂提问的质量如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表现怎样?如何有效测评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状况?……我们每天都在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活动,评价的理念、工具和技术直接制约着我们教育实践的方向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经常在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政治课越来越失去兴趣?如果没有会考、高考这些门槛,政治课如果作为选修课,会有多少学生来听课呢?当课程改革到一定阶段,当学生有选择权的时候,我们的政治课凭什么留住学生?我们只有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上来,让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尽可能的生活化,淡化片面的知识灌输,  相似文献   

13.
正如时代的需求并反过来推动时代的发展一样,学生的需求也反过来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为什么要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做到呢?我校从2010年起,  相似文献   

14.
吴剑如 《现代语文》2009,(7):125-125
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老师边玩电脑边回答学生的提问:没等学生把话说完就草率地打断他们;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只顾台上讲,学生台下看,似懂非懂,一脸茫然……反思我们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这样的现象是不是时有发生呢?我们给过多少机会让学生倾说论辩吗?我们有多少次认真地聆听过学生精彩而独到的发言?  相似文献   

15.
当学生听不进自己的谆谆教导而苦恼时,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你是否应当反思:我们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吗?我们的“教育要求”能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吗?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苦口婆心地向学生讲述爱惜粮食,可仍有学生将蛋奶随地乱撒的现象发生;我们的校园和教室都设有垃圾桶,但学生就是随地乱扔垃圾;我们经常叮咛学生不要在楼道乱喊乱叫,可就有学生课间怪声怪气地乱喊;我们说学生之间要相互忍让,可校园里总有人大打出手……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德育为什么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7.
王献章 《班主任》2008,(4):26-2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  相似文献   

18.
从师近二十年,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在反问自己:这是怎么啦!今天听到某位教师与学生发生了冲突.明天又有一位教师与学生吵起来啦!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责任呢?面对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我们应怎样来化解师生矛盾,共建和谐师生关系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师生对立冲突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追求教育过程与目标达成的协调和优化?这些都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采取的教育策略以及教育对象(学生)之间矛盾的辨证、统一。就此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李英杰 《辽宁教育》2013,(12):81-82
背靠农村丰富的生活资源,出现学生厌学数学的现象,令众多教师无奈,哑然,头疼,实在值得我们认真反思:1.生活即教育,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活的影子在哪里?生活中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中教师我们知道:有的学生在初中数学非常好,但是到了高中却一落千丈。我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仍然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不能掌握高中的学习特点和方法,这样一来我们老师就完全没有责任了,学生学习不好那完全是学生的事,与我无关。可是我们从自身的角度想过没有,为什么有的学生不能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我们是否教给学生如何学习了呢?是否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不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