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巍山民族民间艺术古朴深厚,高台社火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在不久前刚刚举办的“2015年中华彝族祭祖节”和“第五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期间,巍山县南诏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惊险奇异的民间传统技艺“高台社火”展演,令游人和观众叹为观止. 巍山高台社火最早来源于古人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高台社火属于民间社火车轿类,通过创新改造,以高和险在云南各种民间传统技艺中鹤立鸡群.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3.
左了 《大理文化》2010,(7):96-103
采访时间:2010年4月30日下午5:00采访地点:大理古城武庙会《"非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活动现场。采访话题:大理民间文艺的发展及出路问题。主持人:左家琦(《大理文化》编辑)谈话人:杨刘忠: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兼副馆长。郜金福: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级传承人,瓦猫制作工艺大师。杨万涛: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剑川县文化馆副馆长兼阿鹏艺术团团长。  相似文献   

4.
踏歌为戏     
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只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才能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在自然淘汰中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在一个夏日淅淅沥沥的雨丝中,我慕名来到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华山村委会一个叫"浪泥箐"的小山村里,采访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周国忠。  相似文献   

5.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幕。参与此展事的民间艺人1176名,展出珍贵实物2322件。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北京,其中一些传承人在向观众现场展示其精湛技艺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独门绝技能否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6.
李树华 《大理文化》2016,(4):96-102
正千百年来,无数的石雕艺人用他们手中的凿、锤、钎等最简单的原始工具,创造了世界上数量最为可观的千古不朽的艺术珍品,这些艺术珍品见证着人间沧桑和世事变迁,是艺术宝库中的历史长者。大理州南涧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勇师傅就是诸多石雕艺人队伍中的一员。14岁少年爱上石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展演的川剧大戏,通过对历史与人性问题的拷问,对充满民间生活情调和地域风情的蜀地文化性格的重塑,不断激活增殖着川剧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精神内涵,这种集成、精品、超越物质的活态传承对于川剧文化归属的意义重大;继起的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的褶戏示范演出,以独具个性的演绎和饱含特定时代感的趣味发挥,提供了非遗实践的鲜活摹本和丰富面相,对于川剧文化空间的生长起到了引领与促进作用.川剧展演作为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多向度展开的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的运作机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017年3月,在鹤庆奇峰村“梨花节”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采访了年近70岁的鹤庆县白族省级民间音乐传承人张树先,而让我想不到的是,张树先竟然还是一个盲人. 与我近几年采访的许多传承人不同的是,张树先从未上过学,但对音乐却无师自通,不仅对三弦、二胡、笛子、木叶的演奏技艺得心应手,还会制作好多种民间乐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人,一位用心灵在歌唱的歌者.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非遗传承人生存现状的研究、调查、分析和应对性处理,是非遗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切实保证民间技艺活态延续的必由之路。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荆州"荆河戏",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与汉剧、京剧渊源甚厚,是珍贵的戏曲艺术宝库。在广泛收集荆河戏传承人资料的过程中,笔者从传承人的学艺经历、知识结构、经济收入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并从荆河戏传承人生活保障、资料研究、培养模式、经济创收、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寻找针对性的开发与保护政策,以求在地方戏曲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可适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一直想到位于云南驿镇汪情村的汪开荣家里去采访汪开荣,但打电话联系了几次,都因为他外出洽谈生意,或者太忙而未能如愿。一簇火焰,映红了一张渗满汗珠的脸……2015年国庆节期间,在祥云县城的"汪氏银器"店里,我终于见到了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汪开荣。汪情村自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播出汪情银器产品工艺的专题报道后,这个小小的村子便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眼。2014年4月,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赵光宗,男,白族,1953年2月生于苍山脚下喜洲镇的庆洞庄村四社。2010年被命名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绕三灵"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一2016年1月的一天,苍山之巅铺满了皑皑白雪,下午阳光灿烂,我驱车来到喜洲镇庆洞庄村四社的小广场,向卖菜的村民一打听,很容易地就找到了赵光宗家。走进一个白族小院,里面种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一条黑色的小狗狗小跑着凑了过来,用它灵敏的鼻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春节后的一天,我从大理沿竣工不久的“上鹤高速”一路北上,驱车前往龙珠村委会一个叫“军南”的小村子,采访鹤庆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手工造纸传承人尹旺松. 龙珠村的第一个私营纸坊 沿着松桂镇东北部前行,在一条云雾缭绕的乡村小道尽头,我很快就找到了尹旺松家. “老尹,看来找你也不难嘛……”一见到院子,我就对迎上前来的尹旺松说.  相似文献   

14.
日前,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551名,加上2007年6月公布的首批226人,全国现有777名、10大种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这10个种类的“非遗”项目主要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固然让传统艺术的守望者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这喇叭声,一听就有我们宾川汉子豪爽的味道……”这是本地人对唢呐吹奏传承人杨益林的评价.今年42岁的杨益林,1974年2月出生于宾川县平川镇盘谷村委会一个叫安石桥的小村子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唢呐吹奏传承人.于是,在一个初冬的下午,我来到安石桥村,采访2014年获得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杨益林.  相似文献   

16.
他从泥土中走来,无门无派,自学成才,凭借一双天生的巧手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用一抔泥土和几十年的心血,塑造出了一尊尊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绝的泥塑作品. 一 我和吴猛相识多年,早就得知他是祥云县著名的民间泥塑艺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按照约定,在祥云县城东的东狱庙里,我见到了吴猛. 推开一扇虚掩的庙门,走进东狱庙院子里,一股柏香迎面扑来. 吴猛正站在大殿里他塑的作品前面沉思,见我到来,立即上前握手寒暄,让我感觉分外亲切,采访随即开始. 这采访其实随意,有点像拉家常的味道,吴猛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他的作品,那些作品神态各异. 吴猛看着自己心爱的泥塑作品,他的眼里有种难以描述的神采,那种感觉不亚于是一个自豪的爸爸向别人介绍自己有出息的儿女.与他那些技艺精湛,表情丰富的泥塑作品相比,此时此地的吴猛衣着干净而朴素,看起来更像是农村里邻家一位憨厚朴实的大哥.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人类社会童年的巫文化,在其发展与流变中不但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且也传承到了武陵土家族民族地区,并渗透到土家民俗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而成为土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今天,通过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努力,将巫文化纳入土家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重点范围、树立巫文化精品意识和建立土家族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园等措施,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武陵民族地区来说,既是对土家族地区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更是对其开发利用和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8.
10月22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和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办事处主办,上海市徐汇区文化馆承办的以弘扬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乐声悠扬·民间天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音乐展演在上海举行。这是继2007年长三角非物质戏曲展演、长三角非物质文化民俗展演后,苏浙沪三地又一次联手举办的大型展演活动。演出突破传统的表演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座时光老城,在西南边陲气定神闲,稳坐六百多年,这就是无数人身心向往之地——巍山.走进巍山,仿佛走进了遥远的历史.此行徜徉南诏博物馆,发现丰富的南诏博物馆就是巍山前世今生的缩影. 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营造匠心独运,城方如印,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城内文物古建众多,尽显古城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时光沉淀出的一座城的况味.巍山古城,一座活态化的古城,一座慢生活小城.错落有致的古院老屋,隐藏着一个个古老鲜活的故事.时光不老,古城人享受着古老却温暖的阳光,过着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置身其间,恍若隔世,诗意栖居,心安恬静.  相似文献   

20.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