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美国的学校教育,国内许多人都会自然联想到"散漫"这个词,好像就是一点纪律要求也没有。其实美国从幼儿园开始的各级学校对于纪律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就像对于这一项"单膝下跪"的要求,全校学生执行起来在几秒的时间就完成,绝对是令行禁止。我在美国认识一名小学5年级的孩子,有一次他跟我说起他的学校开始执行一项新的规定,叫作"单膝跪下",具体是20分钟的课间休息结束时每个学生要原地跪下。他说几百名学生一起跪下的场面很壮观。我感到十分好奇,专门选好了时间到学校的围栏外去一探究竟。果然,当课间休息结束  相似文献   

2.
南丽  刘东秀 《中国德育》2013,(19):41-45
有一年,几位美国外宾来到西藏拉萨一所学校考察,时任校长的张勤陪同参观。走访学校之后,一位外宾毫不客气地质问:"为什么藏族孩子要从小学说汉语?"张勤微微一笑,礼貌地回答:"请问,美国的印第安人需要学说英语吗?"……回忆过去,张勤有说不尽的往事。三十多年,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教育局局长,他对拉萨教育谙熟于心,可在他年轻的时候,起初并不想当老师。是什么转变了他的想法?他又是怎样走上教育行政管理岗位的?  相似文献   

3.
许广宁 《教师》2011,(13):7-9
丁大卫:一个活在本色平淡里的美国男人,一位热爱中国孩子的美国朋友。1994年来到中国,从1998年开始在西部从事教育工作,在西部东乡支教8年,筹百万资金建11所乡村学校,2008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候选人,目前淡出公众视野,重温丁大卫,以期更多教育工作者扎根教育、献身教育,社会更多人理解、关爱和支持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4.
又到了编发暑期合刊的时间了。今年的暑期合刊,我们将目光投向教育的两极:一极是大地——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另一极则是天空——走向教育家。关注这样两个话题,是情结,也是纠结。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一天天地被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陷入"想说爱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尴尬。当下,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最多,乡村学校最多,乡村学生最多,乡村教师也最多。乡村教育是大头,自然也是难头。乡村教育难在两个方面:一在内部——因为城区学校的规模扩张,乡村大量的骨干教师被城市学校"招安",导致乡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弱化,由此形成了乡亲想方设法将孩子往城区学校转移的"涟漪效应"。二在外部——行政和媒体都知道乡村教育重要,但由于诸多原因,乡  相似文献   

5.
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竞争力,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更是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的密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学校办学规模明显萎缩,"麻雀"学校逐渐增加,师资困难愈加突出,留在乡村学校就读的特殊性儿童占比越来越大……诸多因素严重阻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本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多一门课程,多一个孩子"的理念,我们积极从课程...  相似文献   

6.
丁大卫:一个活在本色平淡里的美国男人,一位热爱中国孩子的美国朋友。1994年来到中国,从1998年开始在西部从事教育工作,在西部东乡支教8年,筹百万资金建11所乡村学校,2008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候选人,目前淡出公众视野,重温丁大卫,以期更多教育工作者扎根教育、献身教育,社会更多人理解、关爱和支持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培养孩子尊重、理解他人的品质,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是一个大的课题。任何品质、精神的培养,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慢慢获得的。笔者在美国考察学习时发现,美国学校对培养学生尊重的品质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里,包括学校的制度、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学校的理念、教学方式等等。下面,我选择从阅读方面去谈谈美国学校的一些做法以及所蕴藏的教育理念。一、在学生不同阅读水平中的体现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适当的学习条件"。要承认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市几所学校为期两周的教育研修考察,感受美国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健康快乐,教与学的核心目标;激发兴趣,教与学的起点和准则;学以致用,教与学的最终归宿;终身教育,人生的基调和发展的必须.进而,从另一个视角追问和思考我们的教育,以汲取其精华,有所选择地"拿来"办中国特色的、高效可持续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乡村文化的边缘化 乡村逐渐走向现代化,现代文明逐步取代乡村文化已成为潮流.乡村文化边缘化,是指乡村文化的乡土性的流失,逐渐被城市的现代化所代替.如今,农村孩子进入了以网络为代表的城市化时代,也无法摆脱电子产品所包裹的虚拟世界.农村学校教材是和城市学校教材统一的,所以在这样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向城市看齐.课堂的城市化,也诱导孩子们从小要过一种城市生活.这样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这里农村小学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自然生态的恶化,人际生态冷漠,民间文化消逝.  相似文献   

10.
抚育孩子其实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因为没有抚养孩子的说明书。即使有某种教育方案,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有时父母会沮丧地把双手插进发间,不知所措。事实上我们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自然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一些基本的美国价值观念。对美国人而言,父母抚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立。从幼年开始,每个孩子都有独自的  相似文献   

11.
“家庭学校”是当今美国一种重要的教育选择形式。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许多有益经验,期望能对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发展有所启示。这些经验包括:学习美国家庭学校运动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务实与包容精神,促进中国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借鉴美国家庭学校进程中法律冲突的权力认定方式,对我们当前类似教育矛盾进行合理的法理分析;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主张自主、自由和超前的学习模式,启发我们教育要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促进孩子的多元化智力发展;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中家长对儿童教育的全权负责态度,撼动我国家长对教育“卸责”应有的反思;美国家庭学校重视重塑宗教信仰及伦理道德教育,启发我们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借鉴美国家庭学校解决孩子社会化问题,提高家庭学校教学效果的模式,有效整合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资源,增强当前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到底行不行?我刚到美国时,对他们的基础教育完全持否的态度,因为中国孩子在美国表现非常优秀。许多中国留学生带 着孩子到美国学校注册,经过简单测试,看看我们的教材,就说我们的孩子三、五年内都不用学数学了。我儿子叫矿矿,初中时跳级到高中上数学,后来他上私立高中,从高一跳级到高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  相似文献   

14.
一位中国作家代朋友去参加美国学校的家长会。朋友的孩子叫沙拉。就在家长会结束,他起身要走的时候,沙拉的老师一把拉住了他。她说:"沙拉本学期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她在最近的一次数学比赛中还获得冠军。可是……"老师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  相似文献   

15.
尚忠志 《河北教育》2003,(10):18-18
在美国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把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内容。他们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按不同阶段由浅入深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观,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美国孩子理财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美元;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做出选择的道理;5岁时基本知道硬币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美国当代杰出教育家西奥多·赛泽的教育观、学校观、课程观及教学观探析其教育思想,并介绍了其早年创办的“要素学校联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当代进步教育运动下的学校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于是"家庭教育"自然成了教育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赏,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赏识的魅力所在。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陶行知先生在一所学校当校长时,看到一位男生正在打一位小同学,便上前制止,并责令其到办公室。他简单了解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于是便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了他,说:  相似文献   

19.
一代"平民元首"的林森对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有他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他抱着"树立农村基础,养育民族健儿"的情怀在家乡兴办学校,资助贫困学生求学,以实际行动号召人民发展乡村教育.林森这样重视乡村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因为他把教育看作是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和"立身立国"的根本,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代的教育发展仍具有积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的堕落,甚至美国资产阶级报纸的评论员也不能不承认了。例如纽约时报观察家费因曾经发表论文,论述美国乡村学校的不幸情况。费因根据他在全国各地考察许多乡村学校所得到的广泛资料、他和一千五百个乡村教师的谈话、以及教育机关和全国教育协会所供给的材料,说明美国乡村学校目前的水平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水平。在美国,乡村学校内入学的儿童有二千五百万名。但是,因为教员和校舍门缺乏和不合用的缘故,有三分之一的入学儿童连必需的知识也没有得到。而且,张区有几百万学龄儿童根本就没有入学。每年只能入学五十天的儿童至少有一百万名。有七万所乡村学校根本不适于进行教育工作,它们的校舍实际上只有一间不适于上课的屋子。费因继称:许多乡村学校的学生们在破屋内、水间内、仓库内、教堂地下室内、以至在牛棚内上课,有些地方学校的孩子们,甚至被迫在基地里上课。美国对乡村教师的训练题差,据教育机关承认:有六万五千多名乡村教师实际上没有教书的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