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那年,家中还比较贫寒.春节快到了,母亲整天忙这忙那,说是忙年,实际是忙做豆腐和给家人做件衣服做双鞋子.我和姐姐过年的新鞋是母亲忙年的一件大事,母亲连续熬了几个晚上,总算给我和姐姐做好了鞋底和鞋面.  相似文献   

2.
正·01真正感受到母亲的爱,是在我长大的那一瞬。我从前以为,母亲只爱姐姐。母亲说,姐姐是太阳,我是月亮。所以每当我的衣服破了或者过年时,母亲拿姐姐穿过的衣服给我穿,我总觉得天经地义。太阳那么亮,月亮自然得让着它。十二岁那年,夏天来的时候,母亲拎了两件粉红色长袖衫走进我和姐姐的房间。姐姐撂下手里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时代》2012,(10):34-35
铃儿响叮当:西子姐姐,有件事情我总也想不明白!西子姐姐:什么事情呀?说来听听,看看我和其他的同学能不能帮上你的忙。铃儿响叮当:在家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总是要我"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规矩可多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他们的方式做事?寻水的鱼:这事儿,恐怕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在我家,我爸妈是"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做",规矩更多。西子姐姐:每个人成长都是要遵循一些规则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啊。不是有句老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嘛!  相似文献   

4.
(一)父亲筹钱出车祸很晚了父亲才回到家,母亲看见父亲回来忙上去帮父亲拍去满身的灰尘。父亲显得很疲惫,看来又走了不少的路,脚上那双母亲昨天晚上才给补好的布鞋又重新露出了原型。待父亲坐下,我忙递上早已冰凉的开水,满瓷缸的水父亲一气喝完。咋样了?母亲问。父亲的脸上立马露出些许欣慰的笑容,说:嗯,借到了,赶明儿再到他大姑家去一趟,差不多就够了。我明白他们谈话的内容,眼下姐姐正在县里参加高考,姐姐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考个重点大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父亲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未雨绸缪,所以还未等到姐姐捧回烫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回来,他已经开始张罗着给姐姐筹集大学学费了。  相似文献   

5.
小笛姐姐: 新学期开始,我就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我很想学好每一门功课,但我有一个坏习惯:手上做着一件事,心里想着另一件事,或者一件事还没做完,又急着去忙另一件事。结果总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经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你帮帮我。小凡  相似文献   

6.
爱的接力棒     
<正>我快十四岁那年,父母把我叫到一旁迟疑了半天才告诉我,说我可能永远也上不了大学了。虽然他们很想为我和姐姐付学费,但由于要支付母亲那笔数额巨大的医疗费,所以我们基本是不可能上大学了。我看着母亲悲伤的脸,决定永远不再提起这件事。但我仍然梦想着会有好运突然降临。我的父亲是一位高中教师,同时还为当地的球赛做兼职解说员。虽然母亲不能  相似文献   

7.
纸衣     
小时候,母亲为我们做衣服,父亲若是看见了,总要说一句:“孩子们个头大,给他们做大点儿。“后来,父亲病逝,清明时,我和姐姐  相似文献   

8.
王全乐 《班主任》2012,(6):27-28
正为了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许多班级开展了"争当班级小主人"主题教育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并不愿意做班级的主人,这是为什么呢?先来看一个故事。前些年,我的母亲患了脑血栓,行动不便。姐姐和母亲同住一个村,姐姐负责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农闲时,姐姐到母亲家去照顾;农忙时,姐姐将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照顾。经过几次接送之后,姐姐发现:母亲在自己家的时候,虽然行动不便但并不闲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礼物     
从小就看着母亲一针一线地做成一双双布鞋。每年春天,母亲都会做七双新布鞋,每人一双。等脱掉了棉鞋后就换上布鞋。有一年春天,母亲格外忙,只给我们大姐仨做了三双布鞋。我舍不得穿,用报纸包好收在八仙桌与墙的空隙间。我要等过六一儿童节时再穿。一个星期天,母亲跟我说她要到公社开会,想穿一下我的新鞋(我小学五年级就长成了一双大脚)。我竟然没答应!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博览》2012,(2):54-55
付洋姐姐:你好!我看了很多期小博,终于下定决心给你写信。姐姐,我做了一件傻事儿,也许我永远都无法原谅我自己。刚开学的时候,我安静内向,是他主动跟我说话的。他长得很平凡,还有一些胖——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熟识后,他经常给我讲有趣的和新发生的事儿,我们自然而然地成了好朋友,他是我今生第一位异性朋友。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从我记事起就有个阴影一直占据我的心头,总让我隐隐觉得,母亲在隐瞒着什么。因为从小,我就感觉到母亲的爱很淡,无论我在她心里的地位如何,至少她表现出来的疼爱不及对哥哥姐姐的十分之一。母亲每次都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他们,出差回来哥哥姐姐的礼物总是最多的,而我却只能得到一件处理品,有时甚至一无  相似文献   

12.
张小安 《今日教育》2009,(11):56-57
最近我接到今日教育杂志社的约稿,让我给中小学教师推荐一本书,我欣然答应下来。虽然我已经够忙的了;但这件事是我感兴趣又乐意做的。我经常给我的学生们推荐课外读物,通常喜欢向他们推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是更沉默寡言一点。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小船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  相似文献   

14.
美点赏析《母亲》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爱:真实、普通、平凡而又感人。母亲是一个典型,是一个农村母亲的典型,农村妇女对丈夫表达爱的独特方式在母亲身上得到了具体、完美的体现。母亲对父亲的爱是通过一件件平凡琐屑的生活小事、一句一句朴实无华的家常话语表现出来的。这些平凡的小事在我们是极熟悉的,但母亲做法却出人意料:给父亲炖豆腐吃,却不给子女吃,并且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分西瓜时,“我们娘儿们三个”吃小的,给爹留大的……这些做法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一种既…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父亲发了工资交给母亲后,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粮店把我们家所有人每个月的口粮米买回家--母亲说,有了粮食一切都高枕无忧了,这是关系我们不再挨饿的头等大事.现在我还清晰记得,去粮店买米时,母亲一只手牵着我,另一只手拿着"口粮簿"--那是我们城市人才有的供应粮食的凭证,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我的哥哥和姐姐,有人拿米袋,有人拿扁担,一个个屁巅屁巅地跟在后面.  相似文献   

16.
欢迎投稿     
我有一个弟弟。他曾是我的“眼中钉”。小时候什么东西都应该给他一半。我去的地方他都跟着我,我做的他都要做,我要的东西他都要。所以小时候我每天跟他打架。那时候母亲每天一定要说的话是:“你是他的姐姐。”我真不喜欢这句话。其实,她说的意思就是:“姐姐应该好好照顾弟弟,什么东西都应该让着他。”真讨厌!  相似文献   

17.
别样的雨季     
我的思绪常常会回到童年,因为我太怀念。那时的生活虽异常艰辛,但我却很快乐。我的母亲总会想尽办法使我和同龄人一样,甚至比他们更快乐。那时候,为了维持生活,母亲既要忙地里的农活,又要操持繁琐的家务,还要照看年幼的我和哥哥。父亲什么都不管,而且时常在母亲面前发脾气,动不动就对母亲拳打脚踢,年幼的我只能怕得在一旁哭喊。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闲过,总有做不完的活儿,年年如此,日日无异。母亲常常很难一直做一件事,往往是边喂猪,边扫地,边晒谷子边做饭,进进出出,一会儿前院,一会儿厨房,正因为如此,常常会顾不过来而将锅盔烙得黑乎乎的…  相似文献   

18.
母亲牌毛衣     
这些天温度越来越低,寒气袭人,我又穿上了母亲织的毛衣,顿时感到周身暖暖的。母亲说她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织毛衣的,那时母亲工作忙,她织的第一件毛衣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等母亲把毛衣送给父亲,已经到了初夏时节。那件毛衣是棕色的,父亲穿在身上松松垮垮又不暖和,父亲只  相似文献   

19.
<正>西子姐姐:您好!平时家里只有我和妈妈,因为爸爸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去世了。最近,妈妈说想找一个叔叔给我当“爸爸”,可我内心真的很抵触这件事。于是,我跟妈妈说,如果她这么做,我就离家出走。妈妈没再提这件事,外婆却责备我不懂事。西子姐姐,人一定要结婚吗?只有我和妈妈一起生活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20.
小鬼当家     
小草帽:西子姐姐,跟你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搞得我很郁闷!今天我主动跟妈妈要求做家务,可是我妈妈不让我做!西子姐姐:这是为什么呢?小草帽:妈妈烧的水开了,我说帮妈妈灌水瓶,她说我年龄小,灌开水太危险,让我"一边儿待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