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武》1993年第4期,刊登了胥荣东撰写的《王芗斋传略》,该文不实之处甚多,尤其是该文涉及孙禄堂先生的两处。 其一,“是年(指1913年)王芗斋应当时军政名人徐树铮之邀,任陆军武技教练所教务长,王芗斋聘刘奇兰之子刘文华、李存义之弟子尚云祥、师兄李魁元之弟子孙禄堂任该所教练,……三人均年长于王,且均精于实作,功力笃纯,人称‘练家子’,见王芗斋身材不高,举止文雅,虽口中不说,但都有不服之意。王芗斋遂分别与之试技,莫不称服。”事实是,孙禄堂先生那时在  相似文献   

2.
韩起 《精武》2007,(8):28-29
赵道新没把大师的方法当回事赵道新是活在大师堆里的人,像张占魁、吴翚辉、王芗斋,不是他的老师就是义父,他跟孙禄堂、金警钟、孙存周、萧海波、姚馥香等前辈也熟稔或相识,更有一些大师或准大师如韩慕侠、章殿卿、卜恩富、姚宗勋、张恩桐、张恩贵、姜容樵、钱树乔、张长信、裘稚和、卢正文等人,跟他或是师兄弟或是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成拳自问世以来,以其技击性闻名武林。大成拳创造者王芗斋先生40年代在《实报》登报比武,大败中外拳坛高手令人信服(芗老的弟子赵道新、姚宗勋诸先生也以赫赫战绩证明了大成拳的威力)。为弘扬真传武术,芗老将中华真传武术的核心功法站桩大白于天下。于是,成千上万求真功实技者开始重视站桩,想以此步人大成拳正轨。  相似文献   

4.
李秒丰 《精武》2004,(7):25-25
大成拳创立于上世纪40年代,王芗斋先生初创此拳时,始名为意拳,“大成拳”乃是先生功成名就之后,他人所赐,意即集各家之大成。开始,芗翁并不赞成,后姑且从之,遂阐发大成拳理论。然而,先生独步武林,却并非因大成拳,而是以正宗的形意拳真传而得名。先生教拳育人,培养了张恩桐、韩星樵、赵道新、姚宗勋、卜恩富、朱国福、王选等一大批杰出弟子,为中华武学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武当》2003,(12)
大成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由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于20世纪四十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早年曾跟随形意名师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后又入少林寺随恒林上人习“少林心意把”,进湘研“桩功”,转淮南而学“健舞”……一生研习名拳甚多,尽得精华,与人较技,未有败绩,故晚年的芗老在传艺时把自己的拳法称为“大成拳”,意为集诸家拳法  相似文献   

6.
《精武》2009,(4)
王玉芳先生简介王玉芳先生是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次女。王玉芳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3岁开始随父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她精湛的武学造诣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她在继承和弘扬意拳(大成拳)的事业上,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玉芳先生的功法,深  相似文献   

7.
1、韩星樵先生简介:韩樵(星桥)生于1909年,系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全盛时期的入室弟子,自1931年从芗斋先生学艺十五载,尽得先师心法。自1938年至1946年期间在北平四存学会,协助王芗斋先生公开以武会友,传授技艺,为意拳的发扬光大闻声海内外起到了特殊之贡献。  相似文献   

8.
再谈王芗斋     
瀚海鹤 《精武》2009,(10):56-57
最近看到车星辰所写之文章对王芗斋先生的武功及人品提出了质疑,而大成门人却不屑与之辩论反驳,我作为对意拳(大成拳)感兴趣的门外人出于公平之心,想要在此谈谈我眼中的王芗斋先生。  相似文献   

9.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11-12
常志朗先生是大成门中地位最特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后学走近王芗斋,研究大成拳所应了解的关键人物。 常先生家居京师,自幼与王芗斋先生为邻。常先生髫年好武,崇侠尚义,而北京武坛历来藏龙卧虎,能人辈出,武风浓郁,积淀出深厚的武术文化,这一环境无疑使常志朗感染甚深,饱受熏陶。  相似文献   

10.
赵道新先生本人及其拳论受到了很多技击爱好者的推崇,原因是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武术本身及其体制的弊端,使人看清了传统武术的本质,不再盲目地崇拜和幻想,而是回归现实。赵对传统武术的揭露以及对气与点穴的否定,其实并未超出他的"老师"王芗斋先生的拳学思想范畴,只是更加具体深刻而已。  相似文献   

11.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大成拳练家何镜平先生在《聆听芗斋先生教诲纪实》中提到这样一段故事:五十年代,芗斋先生为个别弟子分别教功时,对教功的求力整体观和局部观的学术问题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的焦点,在于芗斋先生认为,大成拳的练功求力,从整体出发求击的即是整力,有了整力,也就具备了局部各项力的要求。个别师兄则认为,如先从  相似文献   

12.
余功保 《武当》2013,(8):40-41
(接上期)四、武医一体的科学特征医学是科学,武术也是科学。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宝库,武术与中医学的结合,是中国武术有别于世界其他武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倡导武医结合、武医一体,是孙禄堂先生一贯的武学主张,并以亲身实践极力推广。在孙禄堂的拳论中,有许多地方引入《内经》的论述,来讲解武术的医学健康之道。他在《八卦拳形体名称》中说:"内经曰,人身皆具先后天之本,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世上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本,澄其源而流自长,灌其根而枝乃茂,  相似文献   

13.
翁心诚 《精武》2009,(8):46-47
一、削烂苹果 王芗斋是李紫剑先生在《狂生谈拳录》中抨击较多、力度较大的武林历史人物。李先生认为,王芗斋是有证可考的叛徒、汉奸。认为所有有关大成拳抬王都是大谬不然,大逆不道,缺乏起码的道德判断意识。而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几年来的武学刊物与武学著作里凡是涉及到大成拳时,“王芗斋”三个字便不时地闪耀着,他被人们以宗师之礼推崇与尊重。这便构成了一个矛盾,一种疑惑。我没有去考证王的这段历史,现在我假设李先生说王芗斋是叛徒、汉奸属真,我们该怎么看王芗斋?  相似文献   

14.
意拳曾名大成拳,是由王芗斋先生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名政和,字宇僧,别字尼宝,号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自幼8岁随我国拳学巨擘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芗斋先生从小聪敏过人,又锻练刻苦,故很受郭老赞许,得其拳学真髓。正如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术名人录》中所述: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唯王芗斋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15.
体育盲点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所创。孙禄堂(1860~1933),讳福全,晚号涵斋,河北完县东任家疃村(今属望都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曾拜李奎元为师,实从郭云深(李之师)习形意拳,后从程廷华习八卦拳,并得太极名师郝为真所习太极真谛。禄堂公以毕生精力钻研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术,融会贯通,冶三家于一炉,独创了卓然自成一家的孙式太极拳。  相似文献   

16.
静磨剑 《武当》2012,(5):25
形意拳有阴阳五行之说,一般流行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并联系到劈、崩、钻、炮、横五拳相生相克,这些都是牵强附会,毫无拳学意义。王芗斋宗师早在四十年代答记者问时就说:"要知形意嫡传,……亦无五行生克之论,不过指五种力之代名词,非手法与套也。……非若今人动谓某拳克某拳也。若以目之所见,一再思之,然后出手以应敌,鲜有不败之者。""金木水火土",其实是形意拳前辈比喻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吴振华 《精武》2007,(12):62-62
大成拳(意拳)是上世纪30年代由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因其功力深厚、朴实无华、科学实用,被人们誉为"大成拳"。当年芗老凭此拳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时震惊武术界,至今仍被习武之士所推崇。  相似文献   

18.
按照大成拳家的说法,大成拳的桩法是郭云深先生秘传给王芗斋先生的。 王选杰在《忆先师王芗斋》中说: “中秋佳节,众多弟子共同赏月。郭老又独自走出村去。先生(指王芗斋——笔者注)很不放心,……便进屋取了一件衣服,追出去要给郭老披上。当他追到村边,只见郭老远远地直奔坟地而去。……追到坟地一看,竟见郭老正在练与‘三体式’不同的桩法,其他的练法也与他平时所教不大相同。先生暗喜,很  相似文献   

19.
刘敬尧 《精武》2010,(4):79-79
我生于1933年3月,受家父喜武的影响,童年我就开始习武。1942年家父盟兄李鲍武先生教我鸳鸯拳。第二年我念书时,学校的校役刘玉美先生教我陈香出洞拳,1944年家父又请孙禄堂先生的弟子于振洲先生教我形意拳。上世纪50年代初,家师领我到师伯张董僧门下学形意拳和八卦掌(张董僧先生系赵展元先生亲传徒孙,八卦掌名家刘凤春先生弟子)。因我要到北京读书,二位恩师在我临行前嘱咐我,到北京一定要拜访一下"神拳"王芗斋先生。  相似文献   

20.
雍阳人 《武当》2003,(9):31-32
若干年来,有人大肆鼓噪的“王芗斋战胜李瑞东”的所谓“历史”甚嚣尘上,见诸于国内的各种报刊、武术杂志上。然而,笔者有大量的确凿的依据可资证明这是一个弥天大谎!而炮制这个弥天大谎的始作俑者就是所谓王芗斋的“关门弟子”——王选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