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用最平淡的语言述说最丰富的情感,王崧舟老师执教本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写作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细细梳理,王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三次练笔,正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层层推进,丰厚了文本,激发了想象,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也使学生对文本特点的领悟水到渠成。情感体验,在想象中刻骨铭心第一次练笔:师:在千万棵树中遇见这样一棵树,在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样一只鸟儿,这棵树、这只鸟儿长什么模样?写的时候请你用上"特别"这个词。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已作了调整,其中要求学生能写想象作文。漫画因其自身具有夸张、简洁、含蓄、跳跃等特点,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想象空间,对训练学生想象作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题为“早出晚归”的两幅连环漫画,然后把画面内外的意思写出来。教学程序(一)音乐与赏画结合,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材料1.听乐、赏画来!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鸟叫声)这是欢快的鸟叫声。那我们不妨再想象一下:鸟儿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鸣叫呢?大家的猜测都不无道理。你看,老师就是在一个美丽的早晨听到了鸟儿欢快的歌唱,并且…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上看,王老师《去年的树》有如下突出的特色:一、恰当的目标定位与简单、有效的方法手段《去年的树》文章短小,情节简单,文字平淡,但主题是深刻、厚重的,它蕴含着作者对世事难料、生命无常的惋口义。但这样的主题显然不是四年级的学生能够把握的,王老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树与鸟儿深厚的情感,这是很恰当的定位。而对于平淡这一风格,王老师也仅仅让学生认识,这也是很适当的选择。而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是简单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的时候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特级教师王崧舟和周益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都抓住了结尾的鸟儿两个"看"的细节描写,紧扣"看"字进行设计,虽然方式不同,但异曲同工,演绎了诗意语文和智慧语文的精彩。王崧舟:追求言意兼得师:孩子们,读完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可能会留心这样一个细节。在鸟儿唱歌之前和唱歌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二下《春雨》一诗的授课。教学流程进行得有条不紊,感悟诗句时.教师紧紧围绕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来组织教学。学生的语言也很丰富:"好雨""及时雨""润物的雨""细无声的雨""夜里偷偷来的雨"……可以说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课堂  相似文献   

6.
数学与体育,原本是两个相去甚远的学科。它们一个注重的是内在的思维,一个注重的是外在的体魄,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可是,自从有一次我无意中听了我们学校王老师上的一堂体育课后,我却有了新的想法。这节体育课的内容是"前滚翻",王老师先做了一个漂亮的前滚翻的演示动作,然后问学生:"你们也想练一练吗?""想!""咱们先别忙着练。"王老师话锋一转:"我们先来看两个几何物体。"说着,王老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球。老师一手拿一个物  相似文献   

7.
在焦作市教研室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王思明老师的作文课《二十年后……》,听完后获益匪浅。王老师运用她独创的“六步作文”教学模式上课.不管是指导,还是讲评,她都能凭借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使课堂和谐轻松。作文指导课上,王老师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8.
沈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近日,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一件让我头痛的事: 那天,我准备用情境教学法上说话训练课<转告>--课前,张老师佯装找不着我,于是,让我班学生转告我一件事:"星期六,请陆老师到她家附近的书店里替我买一本<格林童话选>."上课了,我刚一走进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陆老师,张老师让你……"我暗暗高兴:"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告诉给我听,这就叫‘转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气呼呼地说:"原来,陆老师串通好了张老师来骗我们!"紧接着,其他学生也小声嘀咕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三月,笔者在美丽的江城武汉市参加了"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践行课程标准理念"全国小语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聆听了王崧舟老师讲授的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之后,王崧舟老师就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待充分肯定学生的朗读后,王老师直接要求学生读第一小节课文,并在读书中把"一棵树和一只鸟可能在什么时候唱歌"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对这个问题显然是有  相似文献   

10.
从新课改实施以后,"请大家想象一下!"这句话在语文教学中出现频率之高,想必每位语文教师都深有体会。了解人物形象需要想象,掌握人物心理活动需要想象,感受描写的景物需要想象……但是,我想说: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把想象的"根基"留住!怎样才能把想象的根基留住呢?以下,本人就以两位教师针对经典课文《一个苹果》中的这样一句话:"防炮洞里格外沉静",引导学生展开两种截然不  相似文献   

11.
我的学校环境优美,处处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景色。最有特色的是教学楼旁的百树林。百树林里种了一百多棵不同品种的树,有柏树、桃树、杏树、李树……听王老师说,每种树都有它不同的含义。下了课,我和同学们经常去百树林了解各种树的相关知识。这天,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进行"领养百种树"的活动。把一百多棵树分到各个班,由各班管理。我们班分了四棵小松树,由我当小组长,负责平时的管理和检查工作。我很自豪,和同学们天天都去看望这四棵小松树。小松树在我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它也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静静地听我们说话。  相似文献   

12.
安桂秋 《考试周刊》2013,(65):151-152
<正>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和谐社会,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现代化教学。古今中外的教育专家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育学院也提出"三段六步"的教学模式。魏书生老师更是奉劝老师们管住自己的嘴,把课堂留给学生。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自由  相似文献   

13.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只是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多新颖与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教学设计、方法、组织形式等在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即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活”了起来。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值得尝试。一、让学生学会倾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先听后说,边听边想,想好后再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打断别人,通过自己耐心认真地听,把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听懂、听明白。具体指导方法:其一,老师不随便打断学生,用自己善于倾听的行…  相似文献   

14.
一次,高语组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王老师教学《落花生》中的一个精彩片断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花生的可贵精神时,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父亲为什么不希望孩子们像桃子、石榴、苹果那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基础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及综合性课程……”它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停留在理解文章大意,或者孤立地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上,而应深入语言文字本身,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本文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基于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一、善于抓住言语生命 小学生言语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较为绶陧。而阅读教学为小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通过典型阅读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在课堂这一特定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并将阅读文字转化为语言的形式,进而充分融入阅读教学中。如,《去年的树》一文,主要讲的是一棵树与一只鸟是好朋友,由于砍伐树木的工人将树无情地砍倒了,小鸟到处寻找,跑遍了山谷才知道小树在哪,此时砍伐树木的工人才发现树与鸟的友情。文章的开头有“天天”这个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该词,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或者言语中巧妙使用。下面是教学片断:师:(引领学生朗诵课文)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生:(齐声读)天天给树唱歌。师:树呢?生:天天听着鸟儿唱。师:那大家通过两个“天天”,能感受到什么呢?生1:小鸟和树的感情非常好。生2:小鸟和树是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去年的树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生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吗?”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恋恋不舍地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一、值与不值在教授《最后的姿势》这课时,读到"我们发现他的时候……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时,就有学生质疑:"谭老师为什么不跑?"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另一个新问题:"谭老师这样做值不值?"  相似文献   

18.
<正>【情境】明明刚才听课时人都到齐了,怎么现在评课少了两个?……"本堂课王老师板书工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一位中年听课老师最先说。"王老师的课流畅自然,学生配合积极,教态自然,富有激情。"另一位听课老师说。"听了老师的课,感觉总体上紧扣教材,语言清晰,亲和力强,效果好。但普通话还得加强练练。"一年老年听课老师笑着说。……这是一堂公开课后听课老师的发言。【分析】棋坛上有句话叫做:"观棋不语真君子。"这是对棋坛旁那些不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获得深刻的理解,得到创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他们形成乐于想象的习惯。 一、听句子,设计语境 把一个单句按不同的句式、语调录制或口述成有多种含义的句子,让学生听后分辨句子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例如,教师让学生听了“这是老师的钢笔吗”、“这是老师的钢笔呀”、“这是老师的钢笔”等几个句子后,体会句子的语气变化,再想象语境,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黄良春 《教育文汇》2012,(11):44-44
这一天是学校的公开教学日王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四年级数学研讨课。他的教学内容是让同学们计算一道除法算式题。王老师让A同学口述,他一边板书计算过程一边问:"有没有其它答案?"B同学立即举手说:"老师,我有不同的答案。"B同学在叙述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减法错误。这样的错误虽然在四年级学生中极为少见,但王老师仍语气平和地说:"你又粗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