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指出数学建模策略是数学建模过程中选择解决方法、采取解决步骤的指导方针,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数学建模策略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建模策略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基于数学建模案例、寓于数学建模方法、揭示一般思维策略、强化自我监控意识。  相似文献   

2.
数学问题的解题策略能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为选择建模方法和制定建模步骤提供重要指导.本文总结了数学建模中基本的解题策略,探讨了数学建模解题策略的教学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在数学建模中开展实施解题策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数学建模中解题策略的教与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认知弹性理论是一种关于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习得与迁移的学习理论,对指导高师数学建模教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基于认知弹性理论,高师数学建模教学应采取如下教学设计策略:对数学建模方法实施多角度表征与多维分析;实施数学建模方法与现实情境问题的相互交叉;逐次分化与综合贯通相结合;运用认知弹性超文本构建数学建模方法体系的立体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数学建模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建模策略指导数学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即精选案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题材强化应用意识、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强化自我监控意识.  相似文献   

5.
建模是应用数学建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已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学生学习实情的基础上,探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创设建模背景情境、开展项目化建模探究活动、加强模型检验和修改四个方面,论述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陶源泉  廖怡宁  邓清 《教师》2022,(4):36-38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近年来,各类数学建模比赛纷纷涌现,高校也逐渐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对于高等数学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在实际教学环节加入数学建模相关教学内容,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文章从高等数学教学案例的角度对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探索其实践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性、数学建模教学存在的问题、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和数学建模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叙述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认识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水平决定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成效.而数学思想中建模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思考方式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建模能力,积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高年级小学数学为例,从知识联系比较、数学实践操作、对比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假设四个角度,提出培养小学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据此一线教师有必要研读新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水平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本文主要围绕着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策略及反思三个方面展开.以杯子材质对水温变化得影响为例来谈谈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新增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三个课程内容,明确了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突出了“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将数学建模渗透在整个高中课程中,高中阶段至少为学生安排一次建模活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数学建模不仅是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还是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四条主线之一,并要求将数学建模理念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尽管新、旧课程标准都有数学建模的内容,但2017版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要求更高,其核心素养的定位将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未来.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能不能真正落地?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能不能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作为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首要问题是解决用什么样的观念去引领数学建模教学,其次才是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新课标要求.数学建模本质上是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中学数学建模的策略有:实践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模型化、模型问题实践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适度地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2.
孙凯  陈锋 《中学数学月刊》2023,(4):37-39+43
数学建模与数学表达互相交融、彼此促进,数学建模活动是培养初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数学建模与数学表达的关系,以苏科版“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为例,呈现以实际问题解决为主线的数学建模教学设计,提出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初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策略:规范化表达、多元化表达、数学化表达和结构化表达.  相似文献   

13.
将多元因素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社会要求。这里的多元因素包括数学史、计算机媒体、数学建模思想。将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中的策略有:故事策略、方法比较策略、追踪历史起源策略、揭示思维过程策略;将计算机媒体技术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方法有:制作教学课件代替传统板书、制作三维图形、利用MatLab符号工具箱直接求解、利用MatLab动画演示、进行适当的数学实验、播放专家讲座视频、建立习题库;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方式有:在绪论课中、在概念讲授中、在定理和公式讲授中、在课堂例题中和在课外习题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彩霞 《考试周刊》2015,(52):43-44
本文主要通过圆锥曲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说明数学建模的方法,理解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讨论了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论证了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中是目前实施高职数学建模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数学建模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大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是数学教育的一种改进,也是大势所趋.可通过如下切入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将建模实例融入到数学课的教学当中,逐步培养运用数学模型的意识;以数学建模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数学建模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和课外作业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见,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方法能激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数学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形成数学建模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所以,教者应充分认识数学建模、建模的步骤与方法.从而教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建模能力:一是在概念、定理教学中突出建模方法;二是增强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素质;三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四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通过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素质;五是在解题教学中实施建模方法;六是加强学生建模论文写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职课程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对于数学建模问题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就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方法的必要性和原则,重点分析了数学建模方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为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越发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一环节仍然相对薄弱.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合适的数学环境中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中学教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且在高中开展数学建模兴趣小组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叙述高中开展数学建模兴趣小组的几个重要作用和意义,深入探讨在高中开展数学建模兴趣小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数学建模就是借助数学思想和数学方式以及相关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数学建模思想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前国内有关数学建模教学方面的研究,多数都着重从建模方法和数学思想上来表述,很少涉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时,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的教学在初中生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在七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制约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