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军工人继承"井冈山精神",发扬"抗战救亡"精神,形成了"艰苦创业,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军民协作"的军工精神,培育和践行了"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军工人继承"井冈山精神",发扬"抗战救亡"精神,形成了"艰苦创业,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军民协作"的军工精神,培育和践行了"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织实施的中国兵工企业向西南、西北地区的大迁徙,一方面可以说是抗日战争局势持续恶化下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则可谓是中华民族坚持全民持久抗战的"战略创举"。一、兵工内迁的历史语境抗战形势的持续恶化1931年,日军在辽宁沈阳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日局部战争爆发。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旋即被日军侵占。1932年1月,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的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洋观的主基调是"重陆轻海"、"以陆制海",忽视海洋、海防和海军。保守落后的海洋观致使海军发展缓慢,整体力量孱弱,并导致抗日战争中民国海军不堪一击,被摧毁殆尽,没能发挥出海军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反面文章正面做",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一些在国民党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一点小经验, "战时新闻检查"是国民党钳制舆论、扼杀民意的最恶毒最拙劣的手段。当时规定报纸刊登的全部稿件,都要事先送"军事委员会"派驻各地的"战时新闻检查所"审查。对于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宋氏三姐妹"以其特殊身份一起利用媒体公开表达对抗战的态度和意见,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7):104-105
<正>党报委员会的全称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由"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演变而来,这是中共历史上领导本党新闻出版工作的中央组织机构,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领导、组织和管理中央党报的作用。党报委员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1924年初,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周报、《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中国共产党党报》等面临着向全国  相似文献   

8.
马涛 《档案天地》2011,(5):24-27
卫立煌,与中国历史上三位重要人物一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总司令评价他说"在抗日战争中立了大功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评价他说"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反击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党与党外左翼文化工作者在国统区办过不少出版机构,但能坚持到全国解放的却寥寥无几。生活书店能在当  相似文献   

10.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在抗日战争时期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在今天新疆新华印刷厂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职工占比37.6%的各族职工心目中,仍然是那样的振聋发聩。多年来,新疆新华印刷厂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不断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