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环境保护".昊天的作品<燕子专列>和根据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改编的<路旁的橡树>都被列入这一单元.乍读之下,这两篇文章确实可以归到环保这一主题上去,但再读这两篇文章,我们又发现两篇文章绝非宣扬了环保那么简单--因为文章宣扬的不只是保护鸟.也不只是保护树,而是不论是鸟还是树,人类都应把它们当做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去看待和保护的.  相似文献   

2.
<正>单元设计综述设计者:李丽主题:《共话海底世界》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本单元分别取材于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音乐》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愉快的梦》以及上海音乐出版社《唱游》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音乐童话》。本单元选用的教材作品为其中的《水族馆》《水草舞》。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1.《六国论》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本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四部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各单元的“赏析示例”只有一篇。《六国论》被确定为该单元唯一一篇的“赏析示例”.可见它在该单元中的示范地位。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其中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每位词人的词作选了两首,在创作时间上有先后,创作风格上有异同,现就辛弃疾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开头是相对独立的一篇二百多字的短文,记叙的是作者儿时的趣事。由于其文字精炼,趣味丛生,一直被教材编写者所看重。《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该文再次被多种版本教材选用。同一作品,版本不同,编者思路有别,各有千秋。在此我们便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对其进行一下对比分析,以促进教科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单元提示比较人教版《童趣》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单元的课文还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单元提示为“: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  相似文献   

6.
所谓大跨度的比较,一般是指对体裁不同,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选编在不同教学单元,而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点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孔雀东南飞》和《小二黑结婚》的比较,就可以称之为大跨度的比较。《孔雀东南飞》从体裁来看属于五言叙事诗,它产生在东汉末年,一般选编在古代诗歌单元;而《小二黑结婚》属于现代小说,它产生于40年代初,即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选编在现代小说单元,这两篇作品的相同点,即可比性是,它所反映的都是青年男女爱情故事。不论是刘兰芝、焦仲卿  相似文献   

7.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同一个单元的选编文章,这一单元的主题主要是为了展现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和精神内涵,在单元导读当中还特别强调学生掌握纪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不同特点,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体会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小二黑结婚》与《荷花淀》两篇小说既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理念,又分别属于不同的小说流派,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构成小说流派风格的一个关键因素,值得对比分析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8.
<正>单元设计综述设计者:张燕梅单元主题:山野放歌年级:八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江西民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欣赏陕北风格的新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欣赏由青海花儿改编的电声作品《花儿与少年》,以及大型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第四组曲中的《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  相似文献   

9.
祝宇 《现代语文》2010,(11):116-119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主要日的是领略“辞”“序”“表”等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掌握借助背景材料,分析理解作品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单元设计综述单元主题:中国古典舞的韵律之美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鉴赏独舞《扇舞丹青》(选自人音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音乐与舞蹈》);鉴赏民族舞剧《反弹琵琶伎乐天》(选自人音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丝路花雨》);作品排演。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古典舞是在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程式规范性、讲求技法的舞蹈种类,  相似文献   

11.
台湾作家张曼娟在《青春并不消逝,只是迁徙》中,叙述时间处理及情景互照的叙述技巧和作品文学蕴涵两者的统一,为我们传递了生命的真实体验,引起读者内心深处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和生命本质的挖掘,本文对这种叙事技艺及作品文学内涵试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说教材《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作者是李清照。这一单元选取了四位具代表性的宋代词家的作品,将宋词的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词人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写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时代苦难的象征。与同时选入的《醉花阴》互为补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名篇。但我不是因为它是名篇才拿来推荐的,而是因为自己读这篇作品时,一直被深深感动着,读过以后掩卷久之而感动依旧,所以才推荐给我们的小读者。这篇文章叙事清晰、明朗、生动而富有激情,小学生读懂它应该没有任何障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的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包括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岳阳楼》、韦庄《菩萨蛮》和包括从王维到纳兰性德等诗人的五首推荐诗词。  相似文献   

15.
《绿色家园》是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课题。本单元内容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及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两部作品的选曲组成。本课的第二课时则确定为欣赏课,就是欣赏该作品的选曲部分《瀑布与溪流》、《日出》,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的《瀑布与溪流》和《大峡谷组曲》的《日出》部分,感受体会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并在聆听中想象音乐表达的情景,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用歌声和行动来表达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让学生知道“音画”“组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向艳 《儿童音乐》2007,(8):68-71
授课课题:《奥林匹克风》内容来源: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六年级上级第一单元授课年级:小学六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课型:欣赏、活动教学内容:音乐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手拉手》《巴塞罗那》以及相关音乐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兴趣参加欣赏、演唱、创作和交流等活动,通过欣赏和演唱相关歌曲,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奥运之情,了解与奥运相关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欣赏三首奥运作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品中传达的内涵,并通过活动、游戏扩展相关  相似文献   

17.
「焉」字不只是语气助词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人教版高中五册第五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四)》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文言虚词的最后一课,无疑它应有复习巩固作用,内容宜疏而不漏,简而不缺。可课文写“焉”字时只说“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这就...  相似文献   

18.
《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灯》均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秀散文作品(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无论是立意、构思还是语言都有其精妙之处,高中语文课本将两者编人同一单元极有见地,仔细研读二文,会发现在对象的确立、情感的抒发、技巧的运用等方面有不少可比之处,略择一、二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之一,本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积累。单元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四季”,本单元选的文本都是精美的写景抒情作品,诗歌《秋天》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是现代诗人何其芳20岁左右时的作品,何其芳写诗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关的节奏,并注意表现诗的形象和意境,所以他的诗作具有华丽和细腻的特色。《秋天》这首诗也能明显表现诗人的创作风格。诗歌三节三幅图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