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多年的一个话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似乎对什么是“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已经非常熟悉,不用再做进一步的探讨。但是,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2004年11月山西省中学英语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跟踪培训时,笔者就这一问题与参加培训的中学教师进行探讨,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给出的定义有“能用英语交谈”、“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别人明白”等等。这些观点表明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语言交际能力”仅仅是指口语能力,而这样的认识长期以往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导向,最终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大家不难看到现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十多年前的中学生有长足的提高,但是现在的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交际能力”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需要从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开始。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教师点头、挥手、微笑、皱眉、凝思,甚至瞬间的眼神闪动,无不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这就是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教师的无声语言一般是伴随着有声语言发出的,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有时无声语言可以单独传递信息,代替有声语言。 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无声语言”来补充,来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前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教授法”中,把“以姿势助说话”单列为一项。姿势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可见无声…  相似文献   

3.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不仅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时又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理论课教学,大都运用“讲授法”。运用“讲授法”,能够使师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意识地教和学,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的氛围,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所说的“很好”、“不错”之类的话,已经不能够完全讨得学生的“欢心”了。这太单调,也太模糊。学生对老师语言上的要求很高,这种高,主要是对语文教师在语言的操纵能力方面的提升。一个不断上进的语文教师,光有“无边”的知识作为后盾,同样会显得力不从心。同一件事,如何组织语言?同一句话,如何说得更富感染力?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也得从此出发,使自己的语言赏其心、悦其耳。我们试把语文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分为:气氛语言、衔接语言、切入语言、即兴语言、评论语言、情境语言、表情“语言”、动作“语言”。一、气氛…  相似文献   

5.
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即“这一个”。都这么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既如此,从事这种“艺术”事业的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对教育教学的个性的见解,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个性的行为习惯……一句话,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事业中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交流的艺术。”教师语言的艺术化,是指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快慢适度的节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的学术水平很高,教案写得也很好,但课堂效果并不佳,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学语言艺术欠佳,不能以言表意。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素养。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学记》也…  相似文献   

7.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师费好大的劲为学生作文写的评语,学生却很少看,这也是不能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为什么对教师的评语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或夸奖过头,或指责过多,或评语笼统不明等。那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使之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一、写评语要讲艺术  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较成功的作文,往往夸奖过头。如“词汇丰富”、“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情节动人”……这些夸奖之词如多次重现,毫无新意,学生反生厌烦之感,当然不会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对较差的作文,教师往往责怪过多。如…  相似文献   

9.
“眼高手低”,词典上的解释是:自己要求的标准高,而实际工作的能力低。不过,单从字面上看,“眼高手低”也可以理解为“眼界高,做事实”。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倒是应该做一名“眼高手低”的教师。先说“眼高”。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目光会放远一些,勇气和耐力会多一些,他不会因为一时的荣辱得失而耿耿于怀,也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朱永新教授说:“作为一个教师,他应该有一个追求,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和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生活的方式是相差非常之大的。”首先,教师不仅要积累经验,还要拥有学识。“…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英语学习中的高原效应与语言焦虑情绪的分析,对英语学习者的“高原心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焦虑的因素既可能是学习者的个人经历,也可能是教师的行为。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高原效应,教师要充分考虑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1.语言交际的技能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语,是教师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语言表达者,他(她)的语言应该是逻辑性较强,条理清楚,吐字清晰、富于形象性、启发性和感染性。相对来说文科教师侧重在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上,理科教师偏重于语言的逻辑性、简洁性和准确性。其次,教师的书面语言也要加强和提高。整洁、清楚、通顺、无错别字是最起码的要求。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双语齐下”,实际上就是“能说会写”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述而不作”、“作而…  相似文献   

12.
吕赟 《天津教育》2009,(6):47-47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次语文课评优活动。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参赛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课堂的教学语言(评价语言、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教师的独白语言)都很华丽,简直就是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的大拼盘。排比的修辞手法更是无处不在。在之后的评课过程中,笔者就这一现象和参赛选手进行了交流,得到的答案惊人地相似: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也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的语言自然也就应该有“语文味”了。为此,  相似文献   

13.
教学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之后,有不少学生在默写时将“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了“白云深处有人家”.与其他语文老师交流,他们也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大多强调一通算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不难分析出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是“白云深处”比“白云生处”更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也更容易理解:二是教师备课还不够深入.课堂启发也不到位。上课时,我没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导致了默写时大面积地出错.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遗漏。  相似文献   

14.
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说”的与众不同。小学生从众心理强,别人说什么,他也会跟着说什么。如,教“5”的认识时,当教师让学生举出在生活中数量是“5”的实例时。一学生说:“我有5个苹果。”又有学生接着说:“爸爸买了5个苹果。”“妈妈买了5个香蕉。”……这时教师就应及时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你低头瞧一瞧,抬头看一看。”“谁能和他们说的不一样?”学生就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一个巴掌有5个手指”、“国旗上有5颗星”、“一个星期上5天的课”等等。虽然这几句话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点点…  相似文献   

15.
“全语言”(Whole Language.也译作“完整语言”“整体语言”和“全语文”等、是一种以儿童本位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语言教育理论.涉及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主张语言学习“回归真实的环境.将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带到教室中来”.“并以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字作为教材.以交流和意义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强调由学生主动参与。并遵循教学内容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看到整体.然后逐步挖掘教学内容.并且每一部分的学习都应有意义.而不是无意义的机械操练”。  相似文献   

16.
“情景法”教学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全方位、多感官体会英语语言,“语法法”教学又可让学生在现有的母语语言基础上理解英语语言,笔者以为,在英语新教材中应当“情景法”为主,“语法法”为枝,互相结合,再加上教师的努力,一定会产生突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语言习得理念分类详表”,个案追踪一期接受“国际汉语教师中刚志愿者计划”培训的志愿者语言习得理念的变化,并与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二语习得理念进行异同比较。研究发现志愿者习得理念总体并无明显变化,而且与有经验教师存在较一致的共识,某些具体理念变化也表明他们正逐渐向有经验教师所持有的理念靠拢。本研究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指出今后应关注志愿者不同教育背景、经历和心理认知所带来的不同语言习得理念及其影响,并通过强化培训,帮助他们尽量消弭错误理念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人们一谈到教师就会联想到“园丁”“蜡烛”“人梯”这些词,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地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也是有“责任”的。至少说明,教师的整体形象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延展。而实际上,教师形象也已今非昔比。笔者认为,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师本位”向“生本位”转变;二是老师学生由“单  相似文献   

19.
几何的入门 ,的确甚难。对于 1 2~ 1 3岁的初一学生来说 ,从数到形的变化在认识上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从运算到推理 ,在方法上又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精炼、严谨的几何语言 ,特别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三者互译在领会和表达上更是一个极大的飞跃。姑且把这三个“大飞跃”称为几何入门教学的“三大难”。正因为“三大难”这只拦路虎的客观存在 ,就要求教师在几何入门的教学中 ,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三大难”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对策 ;必须紧紧依靠课本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小、模仿性强的具体特点 ,由模仿入手 ,…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可见语言的重要性。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