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对故乡的情感都非常浓厚,故乡情结一直萦绕着历代诗人。刘秉忠作为元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故乡情结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所选取的三篇小说除了聚焦“少年成长”这一主题外,也都流露出了一种“故乡情结”。试从“故乡情结”这一角度对本单元三篇小说进行解读,从“魂牵梦萦的故乡”“回不去的故乡”“追寻心中的故乡”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并据此提出梳理情节、合作探究、读写结合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呓语故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挥手的离别;故乡的水是一首悠扬的小曲,总在孤寂的心中流淌;故乡的情结却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记忆中远离的渔船。  相似文献   

4.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中国人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离家远游,这种浓浓的乡情就会化作淡淡的离愁,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5.
《花间集》中屡屡出现的江南美景、风物、人情等意象反映了积淀在花间词人心中的“江南情结”。这种情结是花问词人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它的产生与“江南”在中国文坛上的传统意义、当时西蜀的社会风气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寄托了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雁翼是一位从馆陶颜窝头村走出去的战士诗人,他心中具有极为浓郁的故乡情结。解读他的诗作,其故乡情结有丰富的内涵:童年、母爱、卫运河一起构成雁翼生命中最浓重的底色;这块曾经为之流血负伤的土地还融汇着人民的重托和先烈的遗愿,成为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多次回乡所看到的现实面前的复杂心情使诗歌创作呈现出多重声音的复调组合。  相似文献   

7.
故乡情结     
乡关何处?自古至今,无数人提出过这样一个似乎毫无意义的问题。我们中华民族对故乡有着特别浓厚的感情,每一位游子离乡多年便总会有这种感叹。故乡在这些游子心中打下了一个结——故乡情结。相信不少人都读过崔颢的《黄鹤楼》。小时候我能把它背出来,而现在却只记得最后两句了:  相似文献   

8.
杜牧一系列与樊川紧密联系的现象,学界称之为"樊川情结"。但目前来看尚有待深入研究。"樊川情结"不能因樊川是杜牧的故乡而仅作为杜牧的"故乡情结"理解,更重要的还是杜牧等唐人的"长安情结"(或者叫"京城情结")。"樊川情结"对杜牧而言是"京城情结"与"故乡情结"的融合体。  相似文献   

9.
论旅游审美与故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审美的需要 ,旅游之美是旅游对象对旅游者心灵的震撼 ,旅游者的审美思想与旅游者心灵深处的故乡情结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概述了故乡情结的涵义 ,阐述了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中达到故乡情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故乡散文已成为散文家园中的一道别致的景观,故乡情结在中国现当代散文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至诚至美的故乡情结之所以每每由散文来传达,乃困为散文先天即是一种真诚质朴的文体。历经沧桑的人文知识分子回溯生命来路或展望人生前景,往往以故乡为参照,于是,他们笔下的故乡情结便呈现出丰富的审美内蕴。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意图】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说道:“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我们中国人历来有乡土情结,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故乡的情结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淡薄。笔者曾在课堂上提问:你的故乡在哪里?很多学生流露出不知道如何回答的神情。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故乡就是自己出生的城市。”城市,似乎少了“泥土”的气息,少了熟悉,少了扎根,少了柔软。于是这个城市“故乡”变得那么模糊,似乎不值一提。而那个遥远的村落仿佛不是他们的故乡,而只是一个一年只回去两三次的陌生存在。  相似文献   

12.
郭秀英 《学语文》2012,(1):52-53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怀乡”,自古以来,乡愁、诗人、诗歌似乎有一种冥冥注定紧密相连的关系。从古代李白的“举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现代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些诗歌无不表达了_个主题,那就是故乡情结。情结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故乡情结作为人类情结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人对故乡潜意识里的强烈情感。故乡情结在漂泊在外的诗人笔下更显得那么深刻,那么浓烈。  相似文献   

13.
晚年孙犁愈加浓烈的故乡情结成为他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他以悲悯与忧患的情怀写出了故乡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人性的复杂,表现出了对故乡眷恋又隔膜的复杂情感。晚年孙犁故乡情结形成的原因与集体无意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经历、心境和个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故乡意象来简单地探讨鲁迅的故乡情结。鲁迅对故乡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又割舍不下的故乡情,最终产生了生存的不定感和孤独感。本文就以此来分析鲁迅的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的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15.
恋乡情结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感体验.纪昀自离开故乡沧州后,因事务萦身,四十余年未曾归乡,但他并没有忘记故乡.通过对<阅微草堂笔记>中其所记故乡地名、人物、事件的归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那种心系乡里、落叶归根的故乡情结,至老弥显、至老弥坚,显示出他富贵不忘根的君子品格.  相似文献   

16.
品读《有一种树叶叫茶》,感觉犹如举杯啜饮那浓酽酽的绿茶,香郁味醇,余韵无穷。作者徐迅托物言志,借茶抒情,在对皖河茶细致入微、饶有情趣的描写中,不仅流露出作者对家乡茶由衷的赞美,更揭示出游子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17.
莫言作品中持久弥厚的乡恋情结是通过对故乡民俗文化的叙述而表现出来的。他以对故土最朴拙的情感,寻找高密故乡那些过往的日子,寻找故乡至今仍在流传的传奇、鬼神故事,寻找故乡那些美丽的童话。  相似文献   

18.
晚年孙犁愈加浓烈的故乡情结成为他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他以悲悯与忧患的情怀写出了故乡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人性的复杂,表现出了对故乡眷恋又隔膜的复杂情感。晚年孙犁故乡情结形成的原因与集体无意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经历、心境和个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故乡情结"一直是艾玛文学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主题,她笔下的"涔水镇"为当下文坛又贡献了一处值得探究的"文化原乡"。艾玛的文字流露着古典、绵柔、执着的气息,她试图用笔尖的温暖去救赎生活的苦难,从而在一花一草、一日三餐的平实生活中展示人物内心的惶惑与挣扎,以及人性深处的光芒。故乡的原风景、故乡的原乡人、故乡的逃离者,这三者构成了艾玛"故乡情结"的主体元素。  相似文献   

20.
莫言的乡恋情结在他的作品中持久弥厚的原因是通过对故乡民俗文化的叙述而表现出来的。他以作家对故土最朴拙的情感,寻找高密故乡的那些过往的日子,寻找故乡至今仍在流传的传奇、鬼神故事,故乡的那些美丽的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