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是一种典型的群体多目标决策,本文针对目前教学质量评估方法上的不足,引入模糊多目标群的决策方法,并在对单人模糊多目标决策的研究基础上,将TOPSIS法推广到群体决策领域,给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通过引入决策者模糊权重构造群体决策矩阵,从而算得理想解及方案排序结果。最后通过某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实例,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决策小组权重未知、方案的偏好信息以双重犹豫语言偏好关系形式给出的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决策方法.首先,为准确、全面地描述群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评估信息,定义双重犹豫语言数,并根据定义的运算法则,提出双重犹豫语言加权平均算子.其次,定义双重犹豫语言偏好关系,并利用单个决策小组对方案偏好信息得分值的标准差和其偏好信息得分值与其他决策小组偏好信息得分值的相关系数,提出一种客观确定决策小组权重的方法,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犹豫语言偏好关系的群决策方法.同时,通过九甸峡水库运行方案选择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直接处理双重犹豫语言偏好信息,不需要进行信息转化,从而可以减少原始决策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通过一致性选择"用脚投票"将会倒逼食品生产者生产安全产品,但是消费者个体偏好的差异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其难以达成一致性选择。通过引入社会选择理论与群体决策理论分析由个体决策到群体决策的形成过程发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改变消费者偏好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民主社会里,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更具有基础性作用,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础。科学的群体决策能够真实地反映人们的内心需求与利益,而如何做到科学群体决策,防止群体决策中的消极从众行为,成为现代社会治理者的诉求。群体决策中从众行为之原因主要有独裁型行政领导权力、权威和制度的不完善,特别是程序性规则的不健全.应该通过健全权利的保护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对行政领导权力进行制约等对群体决策中的从众行为进行管理,从而使群体决策成为一种科学、民主和规范的决策形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相似度忽略用户局部偏好、用户评分差异和非共同评分项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损失因子和数据集划分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算法根据用户对项目的偏好度来划分数据集,并提出用两个修正因子来改进传统的相似度.在MovieLens数据集上将所提算法和Pearson算法、参考文献[1]中的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损失因子和数据集划分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更明显地降低了MAE值.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9,(6):81-85
将三角模拓展到犹豫模糊集,用T-模表示该犹豫模糊集的悲观取值,用S-模表示其乐观取值.借助于犹豫模糊集的悲观值和乐观值提出一种新的偏好度,给出了犹豫模糊集的排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犹豫模糊集多属性决策,并以实例验证了这种可能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数据稀疏是协同过滤预测精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Slope One算法使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解决该问题,但它只使用评分数据做计算,未考虑相似性。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偏好相似度的Slope One算法(UPS Slope One)。UPS Slope One首先基于用户习惯偏好聚类,得到三组不同偏好的用户,然后分别计算各组评分偏差,计算时将用户习惯偏好相似度融入其中,最后使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评分。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得到更高的推荐质量、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个性化的可信服务选择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体现Web服务的可信性特征和用户偏好在服务选择中的作用,提高服务选择过程的可信性,提出一种个性化的可信服务选择方法.定义Web服务可信性为按需定制的多维信任评估指标,用户偏好用各维信任指标的权重值体现.提出一种层次分析法和偏好排序组织法相结合的服务选择方法.层次分析法用于计算基于用户偏好的信任指标权重值,根据信任评估指标构建层级结构,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求解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获得信任指标权重.偏好排序组织法用于对候选服务进行排序,根据各维信任指标的内在特征选择合适的偏好函数,计算候选服务的净流值获得服务排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体现用户个性化的信任需求,有效提高服务排序和选择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9.
这里的性别权力是指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或性别支配关系。该研究以达尔、巴卡拉克和巴拉兹、卢卡斯等人的权力理论构建分析框架,从权力的三个维度——明显偏好和决策、偏好动员和不决策、塑造偏好和控制决策——分析社会性别排斥的权力运作轨迹: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性别权力通过性别偏好决策、创设或强化决策冲突公开化的障碍来实现对女性的控制;不决策中通过缺席、抑制、隐藏和误判四种形式在决策中将性别议题剔除;塑造和主导性别偏好、制造虚假意识与隐藏女性的真正利益,使处于弱势的性别群体心甘情愿地接受现实中不平等秩序安排。文章提出要改变社会性别关系中单向度的支配性权力,建设两性友好合作性权力,推进性别群体的和谐包容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模糊TOPSIS方法在决策指标权重、相对贴近度计算过程中模糊和不确定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偏好关系分析的距离测度方法,并将其分别运用于决策指标离散程度计算和改进方案与正、负理想解间的距离测度中,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熵值法和基于相对偏好关系分析的模糊TOPSIS改进模型。最后,通过某企业供应商选择的实例验证,并与传统模糊TOPSIS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偏好强度问题是指在聚合民主中少数的偏好强度强于多数的偏好强度的问题情形.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相对弱多数VS相对强少数,二是绝对弱多数VS绝对强少数.偏好强度问题破坏民主的平等性价值,使民主的合法性受到挑战,增强决策的执行成本或降低决策执行效率,对聚合民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公共协商通过三种方式为解决偏好强度问题提供了途径:一是通过拓宽公民参与决策的领域和时域为少数重新参与到民主进程提供途径;二是通过公共论坛提供了显示公民偏好强度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协商的公开性与决策背景的连续性提供了让公民真实地表达偏好强度的约束机制,有利于解决绝对弱多数VS 绝对强少数的偏好强度问题;三是为少数与多数之间的流动性提供前提条件与现实保障,有利于解决相对弱多数VS 相对强少数的偏好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学校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它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学校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决策:个体决策、群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参与决策。在所有这些决策中,个体决策是基础。因为学校中大量的决策是由各级管理者个人作出的,而且许多时候,选择群体决策、民主决策、参与决策也往往是某个个体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所谓群体决策就是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对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共同出谋划策,集体决定。一般来说,群体决策的正确性高于个人决策。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此之谓也。这是因为群体决策不但能集中大家的智慧,而且还能彼此检查对方意见中的不足。 实行群体决策要注意以下问题: 1.必须在制度上予以保证。民主集中制是一个老话题,在理论上谁也没有异议,但在具体工作中就不那么容易实行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一些严格有效的制度来作保证。例如,究竟哪一类问题可以由主要领导人决断,哪一类问题需要集体决策;在什么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可以否决主要领导人的意见,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决策信息以模糊偏好关系给出的有限方案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简洁且实用的模糊偏好关系排序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一个二次规划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推导出求解模糊偏好关系排序向量的一个简洁公式.基于获得的排序向量,利用一致性比例对模糊偏好关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一致性较差的模糊偏好关系,则需反馈给决策者重新进行判断,直至得到一个一致性可接受的模糊偏好关系为止.最后,利用2个算例对该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洁、有效,且易于在计算机上操作.  相似文献   

15.
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能有效地防止因决策失误而受到的损失.群体决策一般都能很好地防止个人主义和群体思维,使决策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在群体决策能力的测量过程中,碰到了很多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需要从定性的分析上解决对群体决策的重新认识,才能建构测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犹豫区间直觉语言型Z-number(HIILZN)是在语言型Z-number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在处理现实世界决策上扮演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提出了在以犹豫区间直觉语言型Z-Number为信息环境下决策者有风险偏好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探究决策者不同风险态度对权重和方案排序的影响,对于进行金融投资以及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提出了两种新的语言尺度函数,并基于语言尺度函数,提出了HIILZNs新型距离公式,并利用与HIILZNs正理想点的距离提出了HIILZNs的排序值公式。进一步地基于距离公式提出HIILZNs距离相似度公式,并利用距离相似度构造最优模型求解最优专家权重。接下来提出HIILZNs熵公式度量HIILZNs自身的不确定性,并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提出风险偏好因子,然后利用风险偏好因子和熵公式定义了风险偏好函数。最后构造排序值加风险偏好函数最大化的最优决策模型求解最优权重,然后利用WAA算子集结每个方案的属性值得到综合排序值并排序,并探究不同风险偏好下属性权重的变化以及对方案排序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层次分析法中,决策结果的正确性依赖于数量标度的选择.因此,根据<心理物理学>中阈限的测量方法--极限法,可获取决策者的偏好,得出了一种针对具体的决策制订数量标度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投资决策中.  相似文献   

18.
从众效应在群体决策中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比较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下,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有着更为显著的优越性,但群体决策中的从众效应却严重危害群体决策的质量及其优化。从众效应之所以多发于群体决策中,不仅是囿于决策者的自身素质,而且还有其它常被人们所忽略的重要因素。有效消除群体决策中的从众效应必须采取全面细致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中引入了CSCW的群件技术,面向组织的战略规划,给出了基于CSCW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在战略规划中的应用概念框架,并分析了在引入基于CSCW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之后,战略规划决策过程将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群体决策问题具有更为观实的意义:本文根据决策系统化观点探讨了其中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的技术特点和作为主体的决策群体的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