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厘清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立足于安康新型城镇化和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安康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安康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与城镇化推进的重要议题,使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不谋而合,欠发达的限制开发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论文以滇东北欠发达地区昭通为例,主要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两大方面分析在主体功能区划大背景之下,迎接新主题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能够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并可作为国家区域调控的地域单元.通过概念界定与构建背景、建设意义的分析,阐明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两大独特优势,明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科学发展、整体发展、创新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新形势下,创新区域发展政策,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力量推动,明确主体功能区边界和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与法律体系,保障主体功能区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基本思想.文章以黑龙江省九大主体功能区块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全国人口普查五、六普数据以及2000年、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对我省人口分布和经济产业布局状况从多角度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各主体功能区的人口与经济协调系数与协调发展系数,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我省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和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与状况,参照各功能区内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立黑龙江省人口与经济问的和谐关系,研究对于推进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导产品是主体功能区系统发展要素与系统功能表现的核心.在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中涉及到4种区域产品的供给,分别是代表区域农产品生产安全的农业产品、代表区域开发强度的工业产品、代表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生态产品和代表居民福利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作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南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重点生态安全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其主导产品只能选择生态产品.这里从对生态产品的经济学属性探析切入,确立了生态产品的研究性定义(包括纯生态产品和生态型产品),然后从这个定义出发,详细地分析渝东南生态产品开发的成效和困境,重点提出突破困境的思路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从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1997~2007年间研究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变动情况,研究城镇化加快与耕地资源减少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并指出区域城镇化水平驱动因素的发展趋势。根据以上分析指出进行主体功能分区划分时,应坚持城乡统筹,防止城镇化地区对农村地区的过度侵蚀,同时,也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供必要的空间。即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时注意规划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7.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会引发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现行区域间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制约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本文认为,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下,必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区域间生态补偿制度,并对建立区域间大气生态补偿制度、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土地开发权补偿制度和流域间生态补偿制度等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2005~2010年间的287个地级行政单位为基础,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利用统计综合评价法和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从主体功能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两个方面评价了目前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差异明显,并且其空间分异突出.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取决于城镇化的进程.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好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此,必须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提高“以城带乡”能力,要把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把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把农民的教育培训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把节约利用耕地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把村庄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之中,牢固树立运用主体功能定位新理念,按照主体功能分类实施区域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财政能力差异较大,财政能力的差异又会造成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只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得到解决,但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制约.所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既要考虑主体功能区建设,也要考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中央政府解决区域发展失衡、保护生态环境的新举措.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因为它是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政策手段和必要条件.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多种多样,但从现实看,关键在于财政政策改革,建立起符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政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和转移支付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王瑜 《四川教育》2023,(23):40-4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强调“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下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作为我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创造性改革,极大促进了教育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有效破解了“城挤、乡弱、村空”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也探索了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中部地区崛起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安徽加快皖北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皖北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刚刚起步,规模小、总量低,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低,结构失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如何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问题,将是实现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国内外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只有正确地解读主体功能区。本文从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概念界定出发,系统分析了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并全面阐述了主体功能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康位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园地区腹地,同时也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区域,因而安康的脱贫必须依靠生态脱贫,建立完善的生态脱贫机制.在总结回顾“十二五”安康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康脱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创建生态脱贫创新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创新片区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存在关联。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经历了变化期基本重叠的同步增长、部分重叠的异速下降、部分重叠的异速增长、部分重叠的高速增长四个阶段。省域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省际间的差异不同,变动由同步到不同步,省域内差异程度高,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差异各异的特征。依据国家、各省教育规划、城镇化建设规划、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将出现全国的态势一致,省域差异持续,区域差异降低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以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为背景,对淮南经济功能区的划分、工业结构的调整及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得出形成淮河以南的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加工业为辅的经济功能区、沿河电力经济功能区、淮河以北煤炭开采及加工及现代农业经济区;建立加工、煤炭、电力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结构;围绕工矿区和现代化农业基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立水路、铁路、公路物流通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2010年底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显得不匹配,建立适合我国区域政策目标实现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主体功能区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要实现其生态功能,就应当确定系统、参数和域值三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作出级别划分和地域划分,同时又要通过主体功能区的结构化塑造和政府评估体系的改进,实现主体功能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现有开发密度、未来发展潜力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的一种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具有系统性、层次性、阶段性、针对性等特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增强区域宏观调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区域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鄂州市为例,对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