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传承人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于2015年、2016年对湘黔桂地区侗族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田野调查,从传承人的概念和认定、权利和义务、传承方式与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为湘黔桂地区侗族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西民间剪纸源远流长,其中中阳县的民俗剪纸最具代表性,王计汝是中阳剪纸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的突出代表。2007年王计汝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的剪纸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实与理想的交织;二、对婚俗的深刻记忆;三、对民间传说的恒定传承。  相似文献   

3.
刘玉玲 《教师》2020,(10):107-108
2009年9月,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专家指出,保护剪纸艺术,关键在于传承,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主阵地在学校。社会、学校、家庭应该认识到学习剪纸艺术的必要性,文章主要论述了如何把生态剪纸艺术带进校园。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播行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文化部先后通过、批准及出台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条约、法律及法规,使得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开展。而传承人制度的建立,对保持文化多样性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文化部的政策还结合了中国现实,鼓励传承人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活动。这种"生产性保护"活动,可能使传承人的文化传承活动产生多种利益。这些政策的影响,对两种传承方式(内敛式静态传承与扩散式动态传承)有关系,也与我们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当代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巩旭 《红蜻蜓》2023,(35):26-31
<正>起源杜氏刻铜始创于清末民初,创始人为安徽省阜阳市的杜星景先生。清末至民国期间,北京的刻铜艺术以陈寅生、张樾臣与姚茫父三人为代表,人称“刻铜三大家”,三人中以陈寅生成就最大,杜星景便师从陈寅生先生,深得其法。此后,杜氏刻铜第二代传承人杜鸿年在传承陈寅生刻铜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变革创新,将版画技法融入刻铜工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刻铜技艺。2014年11月,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从理论到实践,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下已渐深入人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重大成就。羌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物遗产,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羌年的传承人情况如何?他们传承的经历与口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我们需要继续携手努力,把这项珍贵的人类遗产传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7.
教师学剪纸     
《教育》2012,(9):7-7
8月17日,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村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堵河剪纸传承人”喻少贞正在向农村教师传授剪纸知识。为有效传承‘非遗”文化,当地学校采取多项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与其他地域剪纸合而不同,呈现以形简意繁、恣意天成为基调,兼收南方剪纸精巧秀雅,并蓄北方剪纸浑朴稚拙的审美特征。当代多元文化兴盛传播,改变着人们的文化观、价值观、审美观,深刻影响着阜阳剪纸的传承发展。开拓阜阳剪纸新的发展途径已成为当前急迫解决的问题。尝试将非遗保护与产业化一体发展,剪纸主打产品与衍生产品并重开发,是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阜阳剪纸较为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师学剪纸     
朱本双 《教育》2012,(25):7
8月17日,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村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堵河剪纸传承人"喻少贞正在向农村教师传授剪纸知识。为有效传承"非遗"文化,当地学校采取多项激励措施,鼓励当地教师  相似文献   

10.
剪纸在赫哲族称为"霍乎底",赫哲族以鱼皮剪纸而闻名,在前苏联学者和凌纯声先生的考察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到赫哲族是一个拥有发达剪纸历史的北方民族,从材料、剪技、幻化无穷的纹样世界,无不让人惊叹。而当笔者再度来到这片土地进行田野考察时,所见却与往日大相径庭。该文通过对传承人、纹样种类、教育中的传承现状、剪纸在旅游开发中的现状等方面调查,完整体现了今日赫哲族"霍乎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传媒上发表和在展览馆展览的具有艺术性质的民间剪纸,其版权主体为域群和剪纸作者,域群和剪纸作者共同享有精神权——署名权和财产权——域群享有版权的20%,剪纸者享有80%。  相似文献   

12.
渤海渔村剪纸根植于渔村民生和海洋文化。作为北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她独具特色。自成体系。随着剪纸创作日趋繁荣,剪纸艺术视觉形态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由传统的民间装饰工艺发展到室内设计、书籍装帧、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众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并且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迈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苏鲁接壤的徐州、枣庄一带 ,民间艺术丰富多采 ,粗犷的邳州民间剪纸 ,质朴的四户刺绣 ,黑白相生的鲁南泥玩等 ,都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它们的存在和发展 ,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民间艺术绝不能因为当代中国工业化和城乡都市建设以及老艺人的故去而任其消亡。提请有关专家和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 ,迅速加强搜集、整理、开发和更新。  相似文献   

14.
宋荦是清康熙年间的名宦,又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其家藏之丰,刻书之精,为当时学者文人自叹弗如。尤其承刻三种“御籍”的完成,促进了“康版书”风格的形成。本文就其在藏书缘由和收藏特色、刻书成就及影响等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武威具有丰富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家乡文化,树立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文章概述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探讨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途径,分析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指...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武威市博物馆藏6746号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的基础上,与武威出土的其他版本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做了比较,并在前贤研究基础之上论述了该件西夏文佛经的刊刻年代、翻译者以及翻译底本,最后就目前学术界在研究该佛经中出现的失误予以了纠正。  相似文献   

17.
探讨姓氏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发家于西晋时的武威阴氏,凭借武力知名于天下,五胡十六国时期更是频频亮相于政治文化舞台,在当时社会上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追溯武威阴氏渊源,考证其历史人物及作为,总结其家族特征和社会影响,考述了两晋南北朝以及汉唐时期的武威阴氏。  相似文献   

18.
“科技伦理”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的初衷本是为了使科技沿着健康的轨道良性发展,但最终容易导致科学技术的停滞甚至被取消;其价值取向本是为了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共同的未来”,但结果却容易因科技的停滞甚至被取消而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科技伦理”的价值诉求与其执行后果是正相反的。这就是“科技伦理”悖论。  相似文献   

19.
武威攻鼓子是一种器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民间乐舞,是武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从其服饰特征、表演特征、民俗特征、人文特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审美特征,意在突出武威攻鼓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麻沙、崇化两坊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自身原因探考了建阳坊刻发展至宋代达到鼎盛的主要原因:一是唐末五代及北宋末战乱频仍,导致大量北方士族南迁,流寓闽北,使建阳刻书业有了人才和技术基础;二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使闽北在宋代成了区域文化中心,闽北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激发了读书和应举的风气,使建阳刻书业的销售有了区域的市场;三是建阳地处江西、浙江入闽门户,有舟楫之利,造纸技术先进,原料低廉,使建本能降低成本,远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