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孩子到了4、5岁时,嘴里开始冒出一些不好听的“脏话”,而且屡禁不止,这是令许多家长讨厌和头疼的问题。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说脏话,并不一定了解其意,而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因为这些脏话,都是家庭和学校不常用的。对于孩子来说,是既新鲜又具魅力的,尤其是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时,什么  相似文献   

2.
“网吧”     
一天,小朋友在活动区里游戏。突然,赵伊小朋友叫了起来:“杨老师,徐飞说脏话了,他说‘王八’了。”“我没说脏话,我说的是‘网吧’,不是‘王八’。”还没等我走过去,就听徐飞在里面申辩着。我把徐飞叫到跟前,狠狠地把他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决定着中国21世纪的胜负荣衰。然而,他们稚嫩的双肩,能否挑得起这千斤重担?这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关系,但有些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存在着很大误区。尴尬处境:你幸福,可是你孤独由于70年代末开始,“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成了社会和家庭的小太阳。这一批孩子也被称之为“独生子女”。就“独生子女”这个词本身而言,某种程度上意味  相似文献   

4.
某一天,我们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像只快乐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在耳边饶着舌,心里涌上一阵甜蜜,所有的辛苦都在孩子天籁般的声音里烟消云散。突然,一句“狗屎”让我们的耳膜有些刺痛,这个小家伙,居然会说脏话了。什么时候学会的?向谁学的……  相似文献   

5.
这天的美术课上,我教孩子们画由圆形和椭圆形组成的人物形象。孩子们都画得非常认真,他们陆陆续续把画交给我看。这时,小男孩扬扬得意洋洋地拉着我的手急切地指着黑板说:“周老师,我给小娃娃画了个小‘雀雀’。”果真,他在我示范画的小娃娃的两腿间添画了一条竖线,真为小娃娃画上了小“雀雀”。小朋友们听到了他的话,也都看见了他为娃娃画的小“雀雀”,活动室里一片欢闹。小女孩伽伽看到画后先是一怔,接着举起右手,用食指在脸上上下擦动,嘴里不停地说:“羞、羞、羞,不害臊。”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她一边笑,一边说:“羞、羞、羞,不害臊。”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小朋友的说笑  相似文献   

6.
人们往往把“廉恥”用为偏义复词,撇开“廉”的意义,只用“恥”的意义,当羞恥或羞恥感或体面讲。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位青春期少年的日记摘录。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我们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在父母眼里,我仍然是个孩子。逛公园或外出散步,妈妈还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在困扰着广大语文老师,“怎样教好作文?怎样让孩子对作文不再惧怕?怎样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了广大语文老师一直探索、盼望能够解决的“大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在小练笔上下大功夫,精心设计小练笔,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们的习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用“小练笔”解决了“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一天,一张幼稚的脸出神地望着我,嘴里轻轻地叫了我一声:“姐姐。”噢,我成了小朋友眼里的姐姐了。又有一次,一张可爱的小脸迷恋地望着我,嘴里吐出一个美妙的字眼:“妈妈。”噢,我是妈妈吗?我在孩子的眼里成了“妈妈”了。这一次,一双明亮的眼睛久久地盯住了我,小脸上还带着几分羞  相似文献   

10.
刘第红 《师道》2008,(7):46-46
我在小说《二狗的故事》中,写过乡村独特而残酷的“死亡教育”。针对调皮捣蛋、四处闯祸、屡教不改的孩子,父母使出“狠招”,假装要将孩子淹死。孩子被强行按到了水里,痛苦地挣扎。在这危急时刻,另外一个大人“碰巧”赶至,“救下”垂死挣扎的孩子,并且替孩子保证:他今后会学好的,不再惹父母生气。有了保人的担保,父母亲也就顺势下了台。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的“羞”有“进献(食物)”和“耻辱”两义,传统的训诂学未能注意到这两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对俗语“羞”的人类学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义在原始时代同属于一个祭祀过程,由于原始思维不能区分开现实过程和心理过程,便用“羞”这一个词来指代它,它表明了中国初民对饮食禁忌的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12.
“你快乐吗?”“我快乐,因为我不再孤独!”“你幸福吗?”“我幸福,因为社会温暖了我!”简单的手语,甜蜜的笑脸,道出了双耳失聪的留守孩子刘亮的心声。这是于都县实施“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后出现的喜人情景。2004年以来,该县通过实施“留守孩子关爱工程”,让无数留守孩子脸上春风荡漾。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开发大西北序幕的拉开,江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纷纷投身于这股“淘金热”中。  相似文献   

13.
对比,作为一种论证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谈诚实》这篇言简意赅的议论文就是运用典型事例,展开正反对比论证,阐明了“诚实是我们应该具有的美德”这一中心论点。文章开头,引用了列宁的话:“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暗示了全文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这段引语,反对“撒谎”,赞成“说真话”,一正一反,展开对比,旗帜十分鲜明。接着,在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真正的人,总是以诚为荣,以伪为羞,不隐藏真相,不掩过饰非,心口如一,磊落光明。”这一领起全文的见解。“诚”“荣”,“伪”“羞”,黑白分明,为全文展开对比论证确定基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因“问题孩子”导致的校园枪杀事件时有发生,而一向以教育事业为荣的英国,去年也发生了一起黑人儿童被杀事件。“问题孩子”引起的恐慌在悄悄地滋长着。为了让大多数孩子获得良好的正常教育,稳定教师队伍,英国教师联合会(NUT)提出,校方有权决定开除那些严重威胁教师和其他学生利益的学生。但这一建议的实施也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从去年开始,英国各中小学开除的学生人数大幅上升。开除“问题孩子”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压力,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开除也只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还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2011,(4):31-31
爸爸妈妈忙工作,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孙辈已经成为城市里的普遍现象。很多老人照顾孙辈时,对孩子有强烈的依赖倾向,他们渴望孩子时时事事“粘”着自己,以“除了我谁也带不好孩子”为荣,甚至认为自己在孙辈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远比孩子的父母重要……对此,教育专家指出,老人对孩子的“依赖症”是隔代教养中祖辈宠溺孙辈的心理根源之一,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孩子任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班的杨子健(男生),可是出了名的“羞姑娘”。记得一次玻璃球大赛报名时,所有的男生都斗志昂扬,连女生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我们的“羞姑娘”却偷偷地闪到一旁,一边吐舌头,一边说:“我不参加了。”还一边用手捂着嘴巴,生怕别人将他的舌头割去。这还算不了什么,他更“羞”的事情还在后面呢!那是一节语文课,杨子健流利而准确地回答了一道比较难的题目,于是,顾老师笑着说:“杨子健真是我们班的小哲学家。”就这么一句表扬,他竟然激动得小脸通红,小嘴一咧,两只眼睛眯成一道缝,两只手不停地摆弄着衣角,还羞答答地低下了头,坐下去的时候,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来形容女子之美。这话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中国古代四位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的代称,每个代称里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性游戏”与成人的性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模仿,或是模仿影视人物,甚至是模仿父母和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传播媒介的耳濡目染,亲吻等行为已不再被认为是罪恶,孩子们的这种游戏方式并不是“令人揪心”的性行为,更不是“流氓行为”或“色狼行为”。  相似文献   

19.
奇思小发明     
1.想找别人代替写作业?没门儿!辨人电脑笔马上不下墨水,并不停地对你说:“羞、羞、羞……” 2.对于爱说脏话的同学,语言记录仪会连续孟播他刚才说的脏话,让他羞于见人,快改正吧! 3.在人声噪杂的游艺厅,智能书包会及时提醒贪玩的学生及时离开。庚兔 4.只要你说出收信人的准确地址,智能邮筒就会告诉你准确的邮政编码。奇思小发明@于昌伟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家长会与以往相比有点不同。他们带来了一件件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改装的孩子的“新衣裳”,互相交流评价着。林媛妈妈说:“姚老师真有办法,媛媛不再吵着要我买新衣服了。”望着家长一张张笑脸和这一件件“新衣”,几天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又浮现在我眼前。那天,穿了件浅绿色连衣裙,漂亮得像只花蝴蝶的林媛刚到幼儿园,身边一下便围满了小朋友。戴萍说:“这件连衣裙真漂亮,我也让妈妈去买。”朱丽娜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