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勒啤酒东山再起一兵米勒啤酒有着曲折而悠久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风味的黑啤酒在美国啤酒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米勒公司开发生产出一种颜色较淡、重量较轻、价格较高的“仿香摈啤酒”。投放市场后,米勒啤酒引起了上层社会好酒者的兴趣,并使这种“等级啤酒”...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实在买不起宝马,奔驰之类的豪华车,或许买一辆这些厂商制造的自行车会是个很好的主意。当然,这些大牌厂商生产的自行车无论从外观以及配置上都有些卖弄的成分,是在炫耀他们出色的工业设计还是在向世人证明,这些整天设计“大块头”汽车的家伙们同样可以造出如此精巧的自行车?管他呢,反正我知道,这些外表光鲜的自行车配置也同样出色,只是售价上也遗传了它们制造者的臭毛病,动辄几万人民币的售价或许能够让你清醒地认识到,买一辆奥拓还是比较实在的。但对于一些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来说,花大价钱买一辆奔驰或者悍马的自行车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感到兴奋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点子与窍门     
城市自行车管理新思路松郁郁  当今,自行车被盗已经成为困扰每一个城市的棘手问题。使城市的管理者伤透了脑筋。  如何防止自行车被盗?如何管理数量巨大、行踪飘忽的自行车?如何整治混乱已久、积弊甚深的自行车市场?人们在不断思索,绞尽脑汁想办法。但是,千条万条,归根结底首先必须把城市自行车的管理工作纳入正轨,从“无序”变为“有序”:必须对每一辆自行车进行编号,打钢印,发牌照,在电脑上建档。  打钢印,发牌照,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恢复了一个税种的征收。  新世纪诞生之初,长沙市政府出台了自行车缴纳税款、打…  相似文献   

4.
自行车情结     
大千世界,许多东西来去匆匆,很快会被遗忘。不过,人类的“自行车情结”却是挥之不去。自行车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1500年,意大利的达·芬奇就画过一幅自行车图,其基本结构的勾画竟与当今女式自行车别无二致。可见,在当年天才头脑超越时代的神奇构思中,自行车的倩影已经闪现。1879年,英国人哈里·劳森完成了安全自行车的设计,这个设计确立的结构一直被沿用到现在。自行车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虽难与汽车相提并论,但它不需消耗燃料,可以伴随着人类走向永远。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骑自行车的人越…  相似文献   

5.
读了贵刊2004年第7期上《带微型发电机的电动自行车》一文,我觉得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文中设想在电动自行车的轴上安装一微型发电机,利用电动自行车本身前进时的能量产生电流,就可以实现“向蓄电池充电,始终保持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不会出现没电现象”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过来说,假如可以实现的话,这部电动自行车一经起动就可不断地前进,前进过程中又可以不断给蓄电池充电,“始终保持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不会出现没电现象”,从此以后它就会在没有外界能量补充的情况下运动不止,而变成了“永动自行车”。类似地,就可以实现“永动汽车”、“永动火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其道理很简单,因为这违背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6.
逆风而行     
《科技新时代》2009,(4):99-100
前年夏天,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的学生亚历山大·米勒和简·莱曼开始了一项不同寻常的计划:制造一辆能逆风而行的风力车。  相似文献   

7.
三轮摩托车在自行车问世以后,有人就想设计靠机械动力驱动的摩托车.1818年,一辆用蒸汽发动的自行车出现在一部法国动画片中.50年后,一辆真正的蒸汽发动自行车造出来了,这是麻萨诸塞州的S·H·罗伯特制造的。这辆自行车当时仅仅是作为游艺场的娱乐玩具,但人们很快便制造出蒸汽发动的三轮车,并把它们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英国的托马斯·帕金斯和A·H贝特获制造出了一辆前轮是用双蒸汽引擎发动的三轮车。L·D·科普兰德则数以百计地大量生产蒸汽三轮车。1肥4年,英国人埃德华布特勒制成第一辆三轮摩托车,采用煤油发动机驱动。1885…  相似文献   

8.
小领 《世界发明》2002,25(11):42-42
一、发明 1935年瑞典化学家米勒开始探索一种能干扰昆虫而对其他动物无害的化合物。1939年9月,米勒在研究中碰到了一种化合物“二氯二笨基三氯乙烷”,正是自己苦心寻找的那种无臭、价廉、对绝大多数生物几乎无害,但对昆虫则意着死亡的化合物。鉴于化合物名字太长,米勒只取每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称其为DDT(中文译作滴滴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自行车在祖国各地为人们代步、运输东西.然而,目前自行车上没有伞,人们在骑自行车时常被“炎炎烈日”晒得汗流夹背、头晕脑胀,如果自行车厂家给自行车设计配备适用于自行车的轻便、实用、安全、防紫外线又可折叠收放自如的专用遮阳伞,必将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欢迎.  相似文献   

10.
申屠云峰 《科教文汇》2009,(30):254-255
本文首先分析了米勒《小说与重复》的解构主义重复观。然后从米勒对语言符号的性质、意义本源、意义产生的模式等三个方面的解构主义式的理解来初步探讨米勒作为“重复”的阅读理论观。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车坛杀声四起、硝烟弥漫的白热化竞争中,欧洲汽车市场也是“六雄并起”,呈现出鼎足之势。而仅占市场份额10.5%的雷诺汽车制造公司,虽然排在大众──奥迪集团、通用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福特集团和菲亚特集团之后位居第六,由于雷诺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路易·施瓦泽尔,一生以创新为己任,常常甩出设计、制造、经营、管理、广告、公关、销售等种种怪招,故而生产效率直线上升,新款车型层出不穷,利润总额连续7年稳步增长,成为欧洲车坛的“出墙红杏”.法国的雷诺汽车制造公司,是雷诺兄弟子1898年在巴黎郊外的一间小…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1世纪以后,自行车家族中出现了许多新奇的面孔。科学家、设计师以及广大自行车爱好者设计或制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奇特自行车,比如有的是可折叠的背包式自行车,有的是太阳能动力自行车,有的是存储踏板动力自行车,还有的是两栖旅行用自行车等。以下就是其中最新奇的自  相似文献   

13.
发明创造,贵在提出问题。一个问题提出来,思维和发明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所以发明家们素来有“提出一个问题等于成功了一半”的说法。但是如何提出问题却大有学问,值得推敲和深思。 假若我们现在面临的需要是“一种更好的自行车”。科学的提问题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最初的陈述:发明一种更好的自行车。为什么要发明一种更好的自行车? 回答:省时、省力。 初次获得的解决方案:改进现有自行车的构造。 第二次陈述:采用哪些措施可以省时、省力?为什么要省时省力? 回答:为了减少用在交通上的时间,节省精力,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第…  相似文献   

14.
<正>电动自行车(Electric bicycle)社会的进步,此类交通工具甚受工薪阶层的喜爱,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电动自行车采取以往的制造方法,对于人体安全保护措施略显不足,由于传统保障人身安全方法简单且对于人身安全无法起到完全保护作用,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文作者重新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安全系数的装置,现已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2854343.8)。  相似文献   

15.
“改姓换名”话发明徐奎扬第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折叠”能使原物体积缩小,节省空间,便于收藏和运输。如一张纸、一件衣……经过折叠在收藏和运输时能带来不少方便。由此,人们发明创造了许多可“折叠”的产品:例如折叠伞、折叠床、折叠椅、折叠自行车、折叠复...  相似文献   

16.
魔娜  贾鹏 《科技新时代》2004,(5):97-100
你听说过全球自行车设计比赛吗?这可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国际性自行车设计比赛。每年设立在我国台湾的大赛组委全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千奇怪的设计作品。专业人士会定期对这些作品进行评选,设金、铜、创意、优胜等奖项。一些好的作品还会被自行车生产厂商看中,制造成产品。今年是第八届,我们通过北京理工大学的李萌、陈苏宁从大赛组委会得到了一些资料,他们两个人共同设计了一款名为Marilyn Monroe的作品,并获得了创意奖。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发明》2004,26(12):21-21
将它笼统地称为“自行车”多少有点像把舒马赫的F1战车称为“汽车”,实在表达其中的天壤之别,具体来说,这辆山地速降比赛样车的造价高达3万英镑,它代表着自行车技术的顶峰,它强健、坚固、无人能及,事实上,这款车被本田公司看作是自己的机密技术,没有任何上市销售的打算,我们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借来拍照的。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的变速装置,与普通自行车不同,变速器被它装在了车架中央而不是后轮轴上。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月历     
Dec/25“火箭自行车”由美国火箭设计者蒂姆·佩肯斯设计。他将200磅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这使自行车的加速能力有极大改进,能在5秒后达到时速96公里,这一速度足够使倔肯斯的“自行车”在加速汽车赛上击败保时捷汽车。(右图)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被盗事件常有发生 ,我们学校的保卫人员还曾抓过两个盗车贼。这些盗车贼经常是将自行车后货架稍稍提起挂在腰间 ,手推前把行走 ,如同拿自己的车子一样 ,轻易就把别人的自行车盗走了。这主要是人们都习惯于锁后轮 ,而前轮和车把不受控制。于是我想 ,前轮和车把一齐锁死 ,这样前轮和车把都不能动 ,盗车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 ,我发明了“自行车前轮龙头锁”。自行车前轮龙头锁是由两把经改造的锁组成的。其中“∩”型锁固定在前轮上 ,另加一把带钥匙的摩托车“∩”型锁固定在自行车的三角叉上 ,由一把钥匙控制双锁。两锁之间采用齿轮连动…  相似文献   

20.
王晨 《科学中国人》2009,(10):52-59
耳闻杨士莪院士有辆自行车,破铜烂铁锈迹斑斑.老旧到可以推进历史博物馆了。 拜访杨老的家.乍眼一望,看到的恰是阳台上的一辆自行车.崭新如初.轻巧可人.完全告别了老式的“土鳖”自行车时代。而这番“换柱”,是基于扒手的“偷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