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谈论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创造能力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个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蕴含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雪竹 《考试周刊》2012,(40):24-2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5.
于剑国 《文教资料》2010,(25):53-54
语文教学要重视创新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本文主要从挖掘教材因素、开拓知识视野、营造探究氛围、鼓励求异、引导想象等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开发人潜能的需要,是语文教学融入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创新要从“心”开始。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激发潜在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学语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语文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现代语文教师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发展动力。由于“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 ) ,当前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是时代的呼唤。语文学科特点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然而 ,现行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与创新教育却相差甚远 ,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呼唤———走创新之路。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必须首先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李贺秋 《文教资料》2008,(23):150-151
教育发展不仅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要创造面向未来的知识,培养全面创新的人才.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更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提倡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教育中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师者的追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在进行传统教学的同时,应当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夏媛媛 《考试周刊》2011,(61):43-43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到关系学科教学质量的高度认识。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语文是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有着独特的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人,如果学生的知识水平只停留在教师教的基础上,不懂自主学习,那么,他们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不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作为教师,要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为其奠定深厚的科学基础,使其自觉地把所学语文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从面为一生的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习得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蒋丽敏 《成才之路》2011,(13):24-24
当我们跨入21世纪的门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主要方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呢?  相似文献   

18.
耿宇 《考试周刊》2011,(20):47-47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激发学生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