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柳华华 《贵州教育》2010,(24):39-41
教材分析 《感激生命》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的第一个活动主题《生命多么可贵》中的第一个板块。教材一共三页:第一页附有插图,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交流,家人给予我们的关爱;第二页是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以及活动:设计“爱心小卡片”;  相似文献   

2.
执教初一新教材(人教2003年8月版)的教师也许都会深切感受到:新教材明显瘦身,更加集约,也更加开放。以新教材第二课《珍爱生命》第一框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为例,其第一栏目《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和生命的美好和可贵,酝酿、燃起学生珍爱生命的激情,构成第三课知识的逻辑基石,为本课以后的生命价值取向和青春价值取向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发挥新教材特点运用好彩色插图米淑贤新教材第七册,共有彩色插图33幅,全册26篇课文中除第7课、19课、23课以外,每篇课文都配有一至二幅彩图。这些彩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意味隽永、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在教学中运用好这些插图,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教师认为《文化生活》模块的知识比较零散,缺乏贯穿始终的主线,难以系统地建构知识体系,以至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发现运用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可以盘活《文化生活》整本教材。一、第7页插图:谁更有"文化"(见图1)针对这一插图,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整合第一课、第九课、第十课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5.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6.
插图的妙用     
观察插图,理解词义。如第四册《翠鸟》一课,要解释“橄榄色”,只需看看插图中翠鸟的头就明白了什么是“橄榄色”。   分析插图,揭示主题。如第四册《吃墨水》一课中陈毅所说的“吃点墨水没关系,我肚子里就少了墨水”这句话是文章主题思想之所在,学生很难明白前一个“墨水”指的是学习用品,而后一个“墨水”是指陈毅抓紧时间,专心读书,获得的知识学问。   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如教学第一册古诗《一去二三里》,诗歌描写的情境通过课文插图再现出来,就变得具体可见。   凭借插图,复述课文。如复述第一册《小猫种鱼》,我将…  相似文献   

7.
为了教师在讲授商代历史备课时参考,以提高学生对商代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对商代“甲骨文”的感性认识,我们曾在本刊1979年第9期以《甲骨名片选读》为题,对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一章第16页的龟甲、兽骨插图之一——《菁》2或《通》512进行了介绍。这里,我们将同页左边一片整龟的内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新教材第一册89页第七课《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科普知识童话,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  相似文献   

9.
如何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江苏苏州市26中陈菊龄初中英语新教材第一册课本、一课一页,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这许许多多的插图是课文的叙述,是知识的补充说明,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延伸,是中学英语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插图的教学,是充实英语教...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使用了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爸爸的花落了》,2005年春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从学生的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读了本刊2006年第5期上的一篇文章——《对新教材几幅插图的看法》,文中邢老师对新教材苏教版化学1(必修)课本中的几幅插图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对该文中关于第二幅图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特提出来进行商榷。一、问题的提出——这幅插图真的错了吗《对新教材几幅插图的看法》一文中第二幅图是  相似文献   

12.
线索怎样找?     
职高《语文》第一册(国家教委推荐教材,人教社1991年9月版)第三课《我的母亲》的“自读提示”、“单元小结”、“练习”等里,关于该文的记叙线索“多元化”提法欠妥。摘要如下: “本文按照时间为顺序”(见28页第二行);“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文中六次提到,可说是贯穿全文。”(见28页第七行);“《我的母亲》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见54页倒第七行);“自读《我的母亲》全文之后,理出本文记叙时间顺序,找出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见55页第四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第41页:“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最后一页的“相关链接”中提到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但其实是在为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14.
在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中,教材选用了一幅题为“北宋文官像”的插图(2007年版,第49页)。  相似文献   

15.
《中文自修》2004,(2):9-12
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母亲这样的女人》。这篇课文放在第一单元里面,我的感觉是——“一抹亮色”。为什么这么说?虽说本单元的主题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但第一课《陈奂生上城》是以调侃的腔调刻画小人物的;第二课《老王》是沉痛的,黑色的;而第三课《项链》更是一个警醒与劝诫的小说。只有这一篇,从形  相似文献   

16.
部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下文简称“例2”)一位老师在教学这题时,问学生:“这题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答:“这题的条件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老师给予了肯定。这位老师在分析这题时讲:“《我们爱科学》这本书有98页,去掉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剩下的  相似文献   

17.
有幸在一次特级教师带徒活动中得到了一份台湾教材的例文——徊区默默的一群》,这是七年级上册的第六课,一篇写人的散文。A4大小的纸张,从左到右竖着排列的文字,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第一页是课序、课题、作者以及“学习重点”;第二页是“课文导读”和“作者介绍”;第三页到第五页是“课文与注释”;第六页为“课文赏析”;第七页是“问题与讨论”和“语文部落格”;后三页是“应用练习”和“阅读光廊”。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说明:《看跳伞》是“读短文、学词句”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有三小节,每节一句话,第一节交代了“一天,我和爸爸去看姐姐跳伞”;第二节描绘了跳伞的情景:第三节写“我”赞叹姐姐真勇敢。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跳伞运动员的勇敢精神;进一步掌握“谁,干什么”的句式;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页”字旁,理解“跳伞、张开、勇敢、一顶顶”等词语。根据本课教学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建议采用复合活动投影片,从整体感知入手,通过投影片的演示,引导学  相似文献   

19.
小语第三册归类识字(二)的第一课,有一个生字“插”,学生常易写错。我为此翻阅了三种参考书,发现三种不同的写法。第一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1995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详见第64页倒数13行)。第二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著的(1994年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三册教案》(详见第50页倒数第五行)。第三种是上海教育出版社朱典、辛夷编著(1979年版)的《常用汉字的笔顺笔画》(详见第80页第二行)。为了便于对照,我把三种资料中有关“插”字右  相似文献   

20.
新编《自然》课本第—册印将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使用。新教材在选材和方法设计上都较现行教材有很大的改变,因此不宜按照传统教法进行教学。中央电教馆委托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组织的一堂自然录象课(见下页),按照新路子教新教材,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