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肯尼斯·伯克是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戏剧五位一体"和"同一"理论是他的两个重要理论。文章综述了1986年到2015年间关于伯克新修辞学的研究,发现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而中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这也启示大家伯克新修辞学可为语篇分析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曲静 《海外英语》2015,(2):70-71
作为口头表述语言,演说辞往往带有很浓厚的书面语特点。同一理论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该文将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演说辞的语言特征,运用伯克的同一理论对斯诺登在TED的演说进行修辞分析,从而领会演说者的话语意图。  相似文献   

3.
作为口头表述语言,演说辞往往带有很浓厚的书面语特点。同一理论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该文将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演说辞的语言特征,运用伯克的同一理论对斯诺登在TED的演说进行修辞分析,从而领会演说者的话语意图。  相似文献   

4.
基于伯克的戏剧主义修辞批评范式,特别是其"同一"的新修辞学核心理念,结合作者收集的真实美国公示语语料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原则。从新修辞学的视角看,公示语翻译要遵守三个同一。  相似文献   

5.
以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修辞学理论分析贾玲相声《大话捧逗》,认为该相声符合伯克所论之典型五要素的定位和描述,其中含有主导关系比,贾玲相声艺术背后有着鲜明修辞动机。以伯克"认同"理论分析贾玲相声《芝麻开门》,认为贾玲在认同形式选择和内容认同两个方面运用了许多认同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修辞学理论分析贾玲相声《大话捧逗》,认为该相声符合伯克所论之典型五要素的定位和描述,其中含有主导关系比,贾玲相声艺术背后有着鲜明修辞动机.以伯克“认同”理论分析贾玲相声《芝麻开门》,认为贾玲在认同形式选择和内容认同两个方面运用了许多认同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7.
戏剧五元模式与认同说是西方新修辞学代表人物伯克修辞理论的核心内容.文章以奥巴马于2008年父亲节发表的公共演说为文本,分析演说中的五大要素及其比配关系,以及三大认同策略的有效运用,指出奥巴马的隐含动机是重新赢得黑白选民的信任,获取"最大公约数"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受众一直是西方修辞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中国修辞学的研究素来将重点放在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主体身上.受众理论历经三个阶段,期间发生了两次意义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是从古典修辞学的“说服论”发展到新修辞学的“认同论”;第二次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网络新媒介影响,与修辞者形成“平等互动”的关系.借鉴西方修辞学受众理论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分析修辞活动的实际案例,改进外宣工作,提升国家软实力,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提出了修辞学新体系,代表了当代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水平。它较好地把修辞学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修辞学派肯尼斯·伯克的"认同说"在广告语篇中有所体现,"认同说"不仅是修辞策略,还是修辞目的,广告作者也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选择语篇组织模式的。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以宗廷虎和李金苓的成就最为突出,当前学界对此还少有专门性论述。他们不仅自己多年一直坚持研究,建构了包括“表达修辞学”和“理解修辞学”在内的修辞学框架,梳理了接受修辞研究的历史,提出了言语交际全过程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接受修辞学中尚待研究的众多问题,而且积极引导、支持其他研究者,为接受修辞学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力量。接受修辞学将成为21世纪修辞学研究大有可为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的当代复兴,与人们对语言、知识以及二者关系的重新思考分不开。现代修辞学重视从双向交流和整体文化建构角度,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方向上综合描述和阐释修辞现象,强调修辞的普遍性,复义性,交流性和认知性。后现代修辞理论则强调修辞作为“无中心”的“播撒”,是无法组合成有序结构的自相矛盾的表意手段,认为修辞作为能指的互设,具有“形式游戏”和“自我解构”的“转义”功能。现代修辞学与后现代修辞理论呈现出来的不同理论特色,表明了当今时代人类文化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更强调多元化、多层化和非中心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对外汉语修辞的基本理论做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对外汉语修辞与汉语修辞及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修辞理论不断发展的线索梳理,论述了修辞教学在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处境;“修辞学转向”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冲击以及对其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新型修辞教学在今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思想文化史上的两位巨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修辞特征、修辞范围、修辞效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一致的理论认定,但对待狭义修辞学的态度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由此形成悬殊的修辞内容体系.系列性的矛盾与悖论,根于他们哲学思想方法以及精神境界上的对立或高下之区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对象。本文运用语用学和修辞学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简要论述了网络语言的语用特点、修辞色彩及其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曹石珠的形貌修辞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陈望道的形貌修辞理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修辞学分支学科———形貌修辞学;二是理论上多有创新,超越并修正了前人的理论;三是对作家的形貌修辞作了广泛研究。曹石珠形貌修辞研究扩大了中国修辞学的范围,增加了中国修辞学的内涵,为人们的修辞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经历了两次范式转换,即从成品教学法向过程教学法、从过程教学法向体裁教学法的转换。体裁教学法的目的是提高写作的教学效能,其动因是写作的社会文化理论,主包括对比修辞理论、社会建构和实践社区理论、新文化研究等。本文将对这三种理论做一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写作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语修辞》是修辞学研究中的一部新著。它具有以下4个特点:1.多角度、多侧面探讨了汉语词语修辞;2.吸收了多门邻近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做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语料鲜活而典型;4.可读性强。它的出版证明,创新是修辞学发展的活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PDA)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linguists both from abroad and at home. The study results are abundant from perspectives of rhetoric, pragmatic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But most of these studies are based on small corpora. Besides, researchers at home are reluctant to adopt new theories.  相似文献   

20.
当代汉语修辞学越来越重视用各种理论和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汉语各种修辞现象,然而无论如何,汉语辞格始终是汉语修辞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汉语辞格时,应该合理地认识和摆正汉语辞格在汉语修辞方法体系中的地位,注重汉语辞格研究方法,弄清汉语辞格理论史和汉语辞格史的关系,关注从属于整个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汉语辞格研究形态,彰显汉语辞格研究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