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永与歌妓之间的感情一直是后人们感兴趣,并且一直试图从其作品中去挖掘的。可以说,柳永与耿妓之间是绝对不能只用“爱情”来形容的,在认识这些感情的时候,也要同时靠近到柳永、歌妓各自的人生遭遇。本文重新审视柳永与歌妓之间的情谊,认定柳永与歌妓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知己之爱。  相似文献   

2.
歌妓与元曲     
歌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文化现象合法存在,在元代犹甚。元代文人由于自身的沉沦潦倒和歌妓交往频繁,使得歌妓有机会影响到文人的生活、思想乃至文学创作,从而与元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妓在元曲的创作、发展、传播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关系,经千百年来众多文人的描绘,被定格为情深爱重忠贞不渝的“爱情典范”。然而,通过对史实的考索,却发现李、杨之间并无多少“爱情”可言,他们之间只是一段寻常的帝妃关系,至多是唐玄宗对杨贵妃有所偏爱而已。  相似文献   

4.
柳、周均为宋词之集大成者.其词颇多相似之处,但亦有较大差异,风韵各具.现从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对他们的词加以比较.在内容方面,柳永和周邦彦都以写“艳情”著称于当时文坛.此外,他们也有一些抒发羁旅愁思、怀古、咏物、写景之作.柳永还有少量描写当时城市繁荣景况的词作.柳永一生经常出入歌楼妓馆,过着偎柳倚红的生活.周帮彦虽然身为地方长宫(后就职于京城),但也经常交往舞女歌妓.由于他们有着这种类似的生活经历,因而,他们的词作中大量地描写艳情也是很自然的了.如柳永的《鹤冲天》:“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反映了他的放荡不羁的生活,而且透露出了一个科场失意文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因为爱情很美好,但真正能获得爱情的人却很少,所以它显得特别珍贵。有人会问现代还有没有爱情,现代爱情又是怎样的,我从《少年维特的烦恼》这本书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母亲》用特别的方式诠释了平凡却高尚、真诚而无价的爱情。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不掺杂质的真爱日益成为经典,更多的人把本应高尚的爱情演绎得虚伪和庸俗。因此有必要从这部影片的描述中挖掘出爱情的实质和内涵,从而透彻地理解所谓“爱情”的真正含义,懂得如何经营爱情。  相似文献   

7.
《又来了,爱情》是多丽丝·莱辛晚年回归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女主人公萨拉·德拉姆在人生的暮年遭遇与几位年轻男性的爱情风波,其间的变化微妙复杂,注定是悲剧性结局。所谓爱情处于先验肯定与经验否定的悖论之中,爱情因此是一种乌托邦。由此透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两性悖论,进而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人性悖论,显现女性日常生活的现代悲剧。  相似文献   

8.
《洋嫁》中的女子,并非为了绿卡不顾一切,她们渴望真正的爱情,想拥有一个实至名归的婚姻。汪洋通过文字,给我展现了一个有着作家独特生命体验下的生活场景。它或许是一个爱情的梦,但是要寻找的却是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9.
方方小说《桃花灿烂》中的星子和《树树皆秋色》中的华蓉渴望着真正的爱情,但最终都以悲剧结束。她们都是因为性格上的弱点,导致自我选择的错失。爱情悲剧成为女性无力摆脱的困境,反映了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焦虑和失望心理。  相似文献   

10.
《柳树下的梦》是安徒生于1853年写出的,讲述的是一个男孩为追求爱情,最后孤独地死去的故事。故事虽然感人.但这其实是一个被误读了的爱情故事。所谓“青梅竹马”式的爱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原来的一些冠之以爱情的感情因人们判断力的成熟而还原为友情的真面目。男孩所谓的爱情充其量仅是一个梦而已,“终成眷属”也只能在梦里实现罢了。对于安徒生本人而言,在生活中似乎也总是混淆爱情与其他感情之间的界限,所以他心目中许多的爱情其实是泛化了的。  相似文献   

11.
张小娴是继亦舒之后的新一代香港言情小说家。她以平凡的文字、理性的思考、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都市里平凡小人物的爱情,着重表现的是那些深陷感情世界中,游走于理性与疯狂之间的女性形象。其作品中的女性在爱情中基本上处于劣势,成为爱情的寄生虫,原因在于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使得人性断裂,导致了爱情悲剧的发生。这其中不乏有作者角度的经验性思维,也与作者女性意识的缓慢觉醒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带有比较浓烈的悲情性格色彩,表达出了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生活的美好向往。《半生缘》这部小说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个人,他们之间的爱情产生了曲折的故事。作者以三个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深度剖析男权、父权和金钱对于女性人性、爱情、婚姻的压抑,展现了文中不同的人物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通览中国古代爱情戏剧,会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这些戏剧随时间的推移,其思想内容逐渐丰富,逐渐复杂。元代出现的著名爱情戏剧《西厢记》,它抨击了封建家长制的爱情婚姻;歌颂了崔鸳鸯、张生追求婚姻自由的斗争。主要是反对封建家长专制,涉及其他内容很少。到了明代的《牡丹亭》,它通过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批判了程朱理学;歌颂青年男女追求真正的爱情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同时加上了杜宝这个抗金官僚爱国的材料。这就使戏剧的内容在家事的基础上又涉及到国事。以后到了清代的《桃花扇》则“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的思想交流,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的、并受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的认知心理过程。而且只有在语篇层面上批判性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其中,冗余信息对提高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立足于信息冗余理论,分析冗余信息在词汇、句子和段落三个层次的表现形式,之后再说明信息传递的两个平面与受众的信道接受力,并进一步具体论述如何分辨和利用冗余信息并提高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在其著名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和《奥瑟罗》中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理想的家庭关系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直接影响了人物的行动、故事的进展和最后的结局。首先,他极力提倡纯洁的爱情,贬斥肉欲的情爱。他提倡基于爱情的和谐的夫妻关系,批评基于野心而合作的夫妻关系。他提倡夫妻之间的平等、信任和自信。其次,他认为,是权势破坏了爱情,引来罪恶。是权势剥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打碎了夫妻关系的和谐与温馨。在这里,人文主义者看到了平等的难求,以及适当对待权势和合理处理权势所代表的一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爱玛一生都在幻想美好的爱情,甚至婚后频繁红杏出墙。爱玛的本能欲望即力比多是其一切行为的真正动力。本我挣脱了自我和超我的压抑后,爱玛背叛丈夫,没有去寻求爱欲升华的途径,最终被禁锢在心灵的炼狱。  相似文献   

17.
基于SCP框架的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CP框架,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西方经济学提出的描绘和说明产业内企业现实市场关系的方法。经分析得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效益增长乏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绩效差,形成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浅谈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问主要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状况,强烈呼吁人们重视职业教育。希望引起人们去思考,我们的发展要重在教育的平衡,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并从几个方面说明该如何发展目前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进程中,"爱神"已经形成一种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爱情神衹既是人类繁衍的象征,也给人类以无限的文学艺术张力.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土壤上生长着的爱情神衹,自然会分裂成为:中国式的神话与爱情神衹的社会化与人文化走向、古希腊式的神话艺术化与文学化走向.在"月老"与"小爱神厄洛斯"等爱情神衹的对比中,不仅挖掘到了两个民族产生不同爱情观的文化背景,又可以看出虚拟的精神生活与坚挺的现实社会之间的强烈反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在《呼啸山庄》中,应用人物性格两极组合的手法,分析主人公希克厉,凯瑟琳,林顿之间爱情悲剧的内在原由,以及人性在扭曲社会也随之发生折裂,扭曲和毁灭的客观道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由此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人生的渴望和爱情的执着,无论希克厉的性格是善是恶,凯瑟琳的性格是倔强和懦弱,还是林顿的性格是坚贞和脆弱,艾米莉手下的这出爱情悲剧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