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词”和“辞”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可通用。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细加区别。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阅读中总是看到将“矇眬”误为“朦胧”的现象。如:  相似文献   

3.
张国清 《初中生》2003,(21):56-57
  相似文献   

4.
吴卫东 《四川教育》2007,(11):38-39
【镜头一】有一位教师在上《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就课题的阅读有这么一个片断:师:咱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我听一听你们的情感怎么样?生:再见了,亲人。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生:再见了,亲人。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报刊书籍时,经常发现“做”与“作”互用现象,这是因为二者的读音相同,意义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搞清楚“做”与“作”的正确用法,笔者查阅了多种字典、词典,发现两者的起源、读音、意义还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6.
7.
陈秀琴 《考试周刊》2011,(50):56-57
信息社会,音像传媒色彩斑斓,冲击着市场,吸引着小学生的眼球,使书本、阅读受到了严重挑战。教师要反思陈旧的强制性的阅读形式,以新理念、新路子去引导孩子,变教师的"给予"为"唤醒",变消极的"灰色"为积极的"绿色",激发每一个孩子潜在的创造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阅读材料包括背景材料和相似文本迁移的材料等,这些材料的介入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增添浓厚的书卷味,也可以提高文本阅读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其必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实”者即“有用”(有益于解读),“活”者即“必需”(是应需的,随机的)。冷静思考当下高中阅读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材料介入,我们发现越来越成为教学必备内容的这种“浮华”,沉淀下来的并非都是金子。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阅读区的创设是当前幼儿园老师都很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在幼儿园的很多班级中,阅读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温馨,可是孩子们在里面却没有进行真正的阅读,有的班级的阅读区甚至成了幼儿自发的角色游戏场所。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年龄特点、阅读需要创设"真阅读"的活动区外显环境;同时,投放适宜的阅读区材料,让幼儿以自主的方式选择,教师以有效的支持推进阅读区活动,进行"真阅读"的区域活动指导,并开展活动区游戏的分享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学习从阅读开始。什么是阅读?我们又得如何阅读?问题看似简单,如果仔细地去想一想,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道理。阅读中的“有”与“无”就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与阅读有关的“有”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指阅读物中有什么,其二是指阅读对象认知结构中已有什么,其三是经过阅读后得到了什么。而“无”,第一指的是阅读物中没有直接表白出来的内容,其二是指阅读者还没拥有阅读内容所包含的信息,其三是指通过阅读又会失去什么。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本文提出"宽视域"阅读理念并就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语文教学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课标“整本书阅读”要求,整本书阅读如何以教科书“快乐读书吧”为基础内容,需要学校建设阅读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准确理解“快乐读书吧”的内容、编排特点并创造性在班级实施。建构以教科书为主体的整本书阅读内容体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导读,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阅读和学习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场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写作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树立"为写而读"的观念,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解决"读"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只有改变既有的公共理解,不加预判地潜入作者的心灵,以"为作者立说"的姿态与作品进行对话,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作品的信息,并将"我"融入其中,实现对作品的理解与超越。所以,以平视的姿态、"零度"阅读和"超越"的态势进入阅读,则可融写作于阅读之中,实现"读"与"写"的境界升华。  相似文献   

15.
16.
朱强 《考试周刊》2011,(29):3-4
针对考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和紧张的答题环境里阅读能力较差、高考阅读理解得分较低这一普遍现象,本文从改变阅读思维、提高阅读技能入手,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大语文观"下的"浅阅读"作为一种语文阅读方式,其定义具有层次性,其教材具有广泛性。在社会各界普遍批评这种阅读现象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方法将其变成语文课堂的"帮手"。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给学生传递"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焕发语文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董春英 《广西教育》2008,(29):38-39
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就是生活、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采用了“阅读——感悟——写作”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中用到“干”和“万”的地方不下三十处,这使他的诗词意境更加开阔。例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有个很有才学,也非常高傲的人叫阮籍。他喜欢饮酒作诗、赏月弹琴,不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