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调解节目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议程设置由来已久,曾经遍地开花,创造过可谓之辉煌的收视表现。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调解类节目观众黏度日益下滑,收视表现承受重压。如何不落入琐碎、低俗的收视陷阱,让电视调解节目在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成为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又兼具社会管理功能的媒体重器,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地域性、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用真诚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建构媒体参与的社群管理形式创新,即通过掌握的司法调解资源以增强地面频道的地方服务性功能。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社会民生类节目《调解有一套》为例,通过分析其作为电视媒体的内容导向与功能担当,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地面电视频道民生节目体系提供新的思考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拓 《传媒》2020,(10):37-39
电视调解节目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议程设置由来已久,曾经遍地开花,创造了可谓辉煌的收视表现。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调解类节目观众黏度日益下滑,收视表现承受重压。如何不落入琐碎、低俗的收视陷阱,让电视调解节目在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成为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又兼具社会管理功能的媒体重器,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地域性、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用真诚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掌握的司法调解资源增强地面频道的地方服务性功能,建构媒体参与的社群管理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设置议程由来已久,从着重关注家长里短、扶弱济贫的"小民生"思维,转型到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兼具促进社会和谐管理功能的"大民生"思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共识。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社会民生类节目《调解有一套》为例,通过分析这档节目的定位与特质,为构建电视地面频道民生节目体系的路径策略提供新的思考、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4.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5.
电视读报节目的“喜”与“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目前.开设了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媒体可以罗列出一大串:央视新闻频道早间节目“媒体广场”汇集了各家媒体的新闻资讯;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栏目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干脆就叫“读报”;凤凰卫视2003年3月推出了一档由杨锦麟主持的“有报天天读”,形式新颖,  相似文献   

6.
所谓民生新闻,即指“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新闻题材.从本质上仍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①。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推出,被公认为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开端。自此以后,各地媒体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大量涌现,诸如《某某零距离》或《直播某某》层出不穷。民生新闻的勃兴是“以人为本”理念和三贴近原则的最优体现,是践行和肩负社会主义新闻责任的上乘之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频道民生类节目被很多电视观众所喜爱,与此同时,受市场竞争的影响,民生节目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诸如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影响电视民生频道的发展。鉴于此,文章以中国首家广电集团——无锡广电集团都市资讯频道为例,从电视民生频道的品牌打造入手,提出几点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鄢然 《新闻前哨》2012,(7):71-73
今年1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管理意见》),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类节目播出比例,限制婚恋交友、竞技娱乐等七类节目播出时长,并明确提出了“三不”方针。这个被坊间传称为“限娱令”的政策实施后,全国各地以卫视频道为龙头,竞相改版变脸,大幅度停播娱乐节目,盛极一时的娱乐节目骤然坠入“寒冬”。  相似文献   

9.
李天茂 《视听》2016,(6):20-21
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那么如何保障改善民生?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祥和",等等。作为从事法制节目宣传多年的媒体工作人员,真切感受到中央对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的重视。业界都认为法制节目迎来了新的契机,而调解节目也是大有可为。"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10.
郭鸿雁 《传媒》2020,(10):25-28
在电视节目的分类表中“电视调解节目”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仅以山西广播电视台的《小郭跑腿》为例,作为山西首档以记者名字命名的电视调解节目,从2006年9月上线至今,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在百度词条上搜“电视调解”,瞬间就会搜出各式各样的电视调解类节目:有上星卫视的,有省级地面频道、城市台的;有高大上的演播室版的,有走家入户、田间地头现场版的;有曾经夺人眼球,如今早已停播的,也有刚刚推出一两年,时间还不长的。总之是不一而足。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现象是,这些电视调解类节目同质化严重,被诟病指摘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最重要的是,随着整个媒体生态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短视频铺天盖地的冲击下,电视调解节目“收视爆表”的辉煌期早已不复存在,甚至难以“昨日重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调解节目悄然出现,以解决情感问题、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口号,以其创新式的调解方式在社会中掀起了收视热潮。在面临社会转型以及生活节奏迅速的当前,电视调解类节目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本身的一种大众传播功能,它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成了除了司法、行政、人民调解这三种调解方式之外的又一解决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平台。本文就调解节目以及调解节目出现的背  相似文献   

12.
电视民生类节目受欢迎 电视民生类节目大多对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与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可视性培植着观众对媒体的信任.电视民生类节目为何受到关注,取得成功呢?这要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开播说起.这档节目从播出第36周开始,名列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创造了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南京零距离》取得成功之后,各电视台也随之争相效仿,民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而后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民生类节目成为很多城市电视台的重点栏目之一,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已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面对新媒体发展态势和频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电视媒体的运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卫视频道是全国省级电视媒体力保的重点,是电视产业带动的龙头。本文从节目、管理、服务、运营几个方面,论述和探讨安徽卫视频道运营策略,并提出了频道产业化运行的思路和构想,期望能引发大家对频道整合运营的关注和重视,探讨出一条适合电视媒体发展的频道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9,(17):85-85
一年最热的两个月中参加的两个会给我很大启发,一个是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主办的民生新闻十年研讨会,另一个是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的节目研讨会。经过十年发展,电视民生新闻遇到了瓶颈,包括民生新闻的一些领军栏目的收视率出现连续下滑,寻求突围迫在眉睫。于是,“帮忙”——发挥媒体的影响力优势给民众帮忙,成为民生新闻的更新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5.
徐展 《声屏世界》2012,(6):14-16
调解类节目是继民生新闻之后兴起的电视节目类型。它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地运用了媒体话语权,为处于多元社会中的人们调和缓解了来自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解决了伴随而来的各种情感纠纷,满足了公众对媒体的期待,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调解类节目作为人民调解的一种新举措和新形式,究竟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以下这组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电视包装全称电视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它是对电视台的频道和栏目的整体形象进行外在的形式要素上的一种强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每天数以千计的节目,使电视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这种媒体过剩的背景下,电视进入了品牌时代,频道包装已经成为频道参与品牌竞争、增加广告收益、提高盈利能力的有力武器。频道包装被视为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电视包装主要分为频道整体包装、频道栏目的包装。电视包装还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音  相似文献   

17.
周学 《视听界》2013,(2):87-88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推出各种类型的问政类节目,为促进服务行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架起了桥梁。如湖北荆州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电视问政》等季播性互动直播节目,浙江电视台6频道的《民生圆桌会》、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我们圆桌会》等常态性民生谈话类节目,以及南京电视台《向人民汇报》部门领导述职评议电视直播节目。开播于2009年的《向人民汇报》,较早认识到电视直播在政风行风评议监督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在新媒体环境下整合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共同推进民主评议工作,形成了政风行风评议的“南京样本”。  相似文献   

18.
刘力豪  闫航 《今传媒》2012,(8):102-103
2011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调解的力量显得愈发强大。近段时间以来,以解决公众纠纷为目的的调解类节目收视不断创出新高,甚至成为了地方媒体的炙手可热的品牌栏目。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调解类节目创设的社会背景、河南电视台《爱心调解》栏目设置与传播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电视调解类节目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为了不断寻求发展壮大,电视媒体频道专业化意识开始加强。一些借鉴、模仿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滋生,专业化频道的节目出现雷同化趋势,体育类节目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摆脱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本文从学精髓、创作专业、打出品牌、多元化四个层面来对电视专业化频道突破瓶颈的对策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翔 《新闻知识》2012,(2):40-42
2008年6月美国“绿色星球环保频道”问世,该频道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出绿色环保节目的电视频道.2010年1月,旅游卫视正式变脸为我国首家专业电视环保频道,亦走上了绿色、生态的“绿色之路”.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此,各界普遍认为,其乃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一种物质能耗低、环境污染少、最具有创造力的朝阳产业.然而,当前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因此,构建“绿色文化产业”,即致力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产业,已是当务之急.究其实质,绿色文化产业的“绿色”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绿色意识的文明与进步程度,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媒体,电视环保频道的诞生无疑能够为“绿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理念基础.“绿色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最终必须依赖全社会绿色、生态意识的全面普及与推广,必须经由全民广泛参与,对此,电视环保频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