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需要通过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家型的教师。网络教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它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的优势,形成同学习、同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做法,对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开展网络教研及网络教研应注意的引导策略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当中,网络教研的融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拥有独特的优势,教师通过对网络教研方式的运用、学科学习网站的方式、网上教研论坛的运用、MSN以及QQ等在线聊天方式、电子邮件的运用以及网站BLOG等的网络教研手段来融入现代化教育之中,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当前的教师课堂教育注入更加丰富的色彩,使得学生有着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培训的设计者和领导者。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棱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和培训网络: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培训制度.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师精神、教师能力、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也离不开其成长环境,共包括五个层面:一是国家教师评价考核制度等;二是学习社群,如教师学习共同体;三是学校文化;四是班级中的师生交往互动;五是网络教研的正能量传递与科学接纳。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交流方兴未艾,正逐渐融于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血液"之中,并成为广大教师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自主专业成长的又一条途径。一、分享·互动·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平台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教师网络培训中有若干基本要素,包括学习者、指导者、课程资源以及管理者,四者具有密切的互动。本文以上海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为例,在说明各要素关系的同时,从有效组织教师网络培训的角度提出四点:把管理者与课程资源建设者充分纳入到网络培训系统中;创新网络培训的管理模式,保障学习的有序展开;鼓励多元的网络助学,协助学习者参与网络培训;关注教师网络学习的社会性构建。  相似文献   

6.
王凯 《宁夏教育》2008,(9):37-37
在实践中,我们以幼儿园为教研场所,教师即教研主体,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积极拓展园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创设宽松的环境,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参与培训等方式,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研走近了教师,既促进了幼儿园学习化组织的建设,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学习与培训共同体是以电脑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自主研习与培训的网络教研引导模式。例如,互动平台、博客和教师工作室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互动平台管理员团队与互动圈友,博客的博主与博友,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与骨干教师、工作室成员之间,都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超越时空界限,在开放平等、共享共勉的氛围中互动交流、学习培训,这为广大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构建了又一崭新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即以信息技术搭建校本研修平台为支撑,以教师知弘管理为策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网络课例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整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参与、合作、实践和针对性策略。以学科组建设为前提,创建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完善教师的学习培训,教学实践以及各种激励制度,使教师乐于教研,勤于教研,通过教研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崔猛 《中小学电教》2015,(Z1):69-70
网络教研改变了传统的教研培训方式。网络资源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网上网下相结合提高了集体备课质量,网上论坛实现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网上议课提高了评课质量。网络教研培训的常规化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网络环境下的课例研究,即以信息技术搭建校本研修平台为支撑,以教师知识管理为策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网络课例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整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研以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快捷的传播形式,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方式,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网络教研平台,接受专家名师的专业引领,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与同行们在平台上交流沟通,以获取教育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与新策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网络教研已成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深入开展,网络教研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利用网络开展区域视频直播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作用,提出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结构和过程模型,并介绍了广州市开展这项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对于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网络教研体系的构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借助网络的功能优势,面向群体教师开展职后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教师在地域上分散、大规模组织职后教育成本高等问题。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网络建设和网络学习活动随之展开,形成了发挥各种功能(如网上培训、网上教研、网上科研)的群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研修社区,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甘永霞 《成才之路》2021,(11):32-33
网络教研是当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径,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以教兴研、以研促教。文章从网络教研的内涵与必要性入手,对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具体策略进行阐述,以期推动网络教研在教师专业学习中的常态化、实效化,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6.
面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亦是实现教育均衡的保障。广州在总结十年教师远程培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由网络学习社区、研修社区、生活社区共同组成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并从资源建设模式、学习模式、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以推动和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新任教师较多,专业层次较低;职业精神欠缺,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师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公共 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民办学前教育办学缺乏监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较差;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培养培训效果不佳;园本教研缺失,教师专业发展不受重视等是主要原因.要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改革农村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建立各级教研网络以及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等,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网络教研悄然兴起,正在成为教师获取教学信息、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学习交流及得到专家引领的有效途径,也必将大大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者所在区域的网络教研主要以专业网站为核心,以论坛、QQ、飞信、E-mail等网络工具为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理论先行”和“技术先行”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受到质疑,为探索一条“知行合一”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典型平台,提出了以实践共同体为核心,专家引领为顶层设计,技术、资源和管理作为底层支撑的网络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环境,将教师培训、日常教学与教研有机结合,实现教研训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往往存在教研时间投入少、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有待提高以及教研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构建区域网络教研平台可以促进教师教研发展。建议加大投入建设网络平台,坚持教师为本、资源共享原则,统筹规划满足教研需求,建章立制保障网络教研有效开展,同时把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工作相结合,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