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谭纯 《出版参考》2012,(Z1):16-17
正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具有成熟的收费模式和渠道优势。手机阅读拥有扁平化、个性化、交互性强、传播规模化等优点。手机+出版的模式扩充了原有的出版主体,具有极强的活力。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手机出版标准不统一、内容以网络文学为主、盗版等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成熟案例,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抽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手机阅读平台,通过对手机阅读平台的用户体验、收费模式、内容资源、行业标准及版权机制等的调查,找出我国手机阅读平台存在的问题,透过表面现象深入本质分析,结合国内外成熟案例,提出对策,进而推进我国手机阅读平台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二者加速融合的趋势,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产业转轨的机遇,手机出版作为继报纸、期刊、图书、互联网出版之后的一种全新出版形态,引起人们的关注.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中国手机应用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9>显示,手机阅读已成为继手机游戏之后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最多的手机应用业务,用户使用占比达到58%.目前,手机出版因其拥有的庞大用户基量、成熟收费模式等而令业界侧目.  相似文献   

4.
李熙 《出版参考》2015,(8):22-23
本文所讲的“移动出版”是指将图书、报纸、杂志等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后,经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传输设备进行传播,并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阅读的行为方式.其中包括手机出版,平板电脑出版和其他移动终端出版.2014-2015年是移动出版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年份.有人说,未来的世界是移动互联的世界.这一阶段移动出版的发展无疑将人们向移动互联网世界更推进了一步.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都为以后的移动出版发展铺平了道路.具体来说,与往年比较呈现出不同特点:政策层面获得利好消息、移动终端不断扩展、各方布局移动阅读、赢利模式成熟、微传播重构出版各环节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应用不断丰富,手机阅读成为新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多的作者、出版商和手机产业链上下游,开始关注并尝试进入手机出版领域.目前,国家尚无法律法规对手机出版进行明确定义,但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出版也日益发达.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WAP网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出版行业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手机出版与阅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出版社和用户的关注。但是,随着我国手机出版行业不断壮大、手机阅读市场迅速发展,这一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新兴行业、市场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严重制约其自身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我国手机出版产业链和手机阅读市场的分析研究,并与国外手机出版与阅读较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尝试探讨我国手机出版与阅读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多数国内出版单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出版资源的数字出版形态,没有开发出适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数字出版产品,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数字出版产品销售渠道,没有在数字出版领域实现赢利.对于电子书、数据库、在线教育、按需印刷、手机出版等不同的数字出版形态,其赢利模式差异很大.一些国外成熟的模式在我国未必一定可行,国外没有的模式在我国也未必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8.
手机、平板电脑等“掌媒”的出现,使移动阅读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不可忽视的新兴的阅读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移动阅读时代数字出版结构和形态的新变革,论述了数字出版行业在出版平台、传播渠道、出版者、传播内容、出版方式等层面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等,以期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正手机出版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数字出版分支。随着手机作为普通民众的日常用品,已不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已经发展成为了手机综合平台,融入信息获取、娱乐游戏等各种服务,手机阅读已成为新信息时代日益重要的阅读方式。面对手机出版的迅速发展和手机读物的大幅增加,出版产业向跨媒体出版及个性化按需定制的步伐也将会大大加快。但手机出版发展过程中"瓶颈"问题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0.
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G商用和电信重组背景下,手机出版作为目前新兴的一种数字出版形式,在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中,出版模式、产业特征、行业竞争、技术演进及运营模式等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在此探讨手机出版这一现象,研究手机出版产业链形成及运营模式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相信手机出版将会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出版市场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显现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手机阅读作为手机上网的主要功能之一,已经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触媒行为。手机阅读在现阶段的整体发展情况如何?在不同地域呈现怎么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将会带动手机阅读怎样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产业在机遇面前要怎样调整?探讨这些问题,对推动出版产业发展以及国民阅读行为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唯贤 《出版广角》2015,(12):92-93
手机阅读是以手机作为信息终端,依靠互联网传播技术进行的阅读方式,是大众出版高效、便携、多渠道拓展商品价值的体现.手机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更加高效、快捷,是大众出版、营销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中开发并推广手机客户端的公共图书馆分别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贵阳图书馆.手机客户端中的功能可以分为常规功能和特色功能.相比PC端与手机WAP端的服务,公共图书馆手机客户端在个性化、互动性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与当前发展成熟的商业化阅读客户端对比,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细分读者阅读指导中的作用,推出针对少儿读者、女性读者、老年读者等的手机客户端.  相似文献   

14.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出版成为继报刊、图书、互联网出版之后的一种全新出版业态。作为一种数字出版模式的终端,手机整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形态,并通过对无线、有线网络技术的整合和手机终端技术的开发而进行阅读或下载。这种传播形态的多媒体化,不仅整  相似文献   

15.
3G时代,手机原创小说凭借个性化、时尚化的特点,迅速占据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手机出版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新型模式.但是,目前我国手机原创小说的出版,存在着低俗内容泛滥、缺乏高品质作品、呈现形式混乱以及作品版权侵害等问题,制约着手机原创小说的发展.本文对手机原创小说出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试图找出解决对策,希望借助3G技术的助力,使手机原创小说的出版得到有效的改善,推进手机出版产业的前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琦 《出版广角》2016,(21):56-57
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AR、VR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儿童的阅读方式.儿童阅读方式的变化无疑影响着童书出版的方向.笔者欲分析当下儿童阅读的主要方式,并探讨童书出版的新风向.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传统出版是草,互联网是羊,手机、移动是狼."手机阅读的兴盛不仅深刻地影响了阅读习惯,而且更改变了出版市场.手机因其普及率高,而且使用方便,可以说正在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媒体.据了解,国内部分潮流作者已经开始通过手机平台发布其最新著作.面对"手机出版",出版社在高喊"狼来了"的同时,又有几家社在真正行动?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分级阅读的概念在美国有几十年历史,产生了多样而详尽的方案和标准,如蓝思分级法(Lexile)、A-Z分级法、阅读发展评价体系分级法(DRA)、常识媒体评级等,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而分级阅读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较为知名的专业阅读研发推广机构有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等,此外还有一些出版机构和儿童阅读推广人.尽管我国的政府、图书馆、教育机构、出版机构、读者等都在呼唤、探索、实施分级阅读,但已有的分级阅读模式的影响力都很有限.  相似文献   

19.
梁培培 《出版广角》2021,(16):71-73
现代科技在手机阅读APP的发展革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促进了移动出版市场的繁荣,也催生了科技异化问题.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技异化的批判立场出发,将手机阅读APP中的科技异化问题置于社会关系中考察,通过归纳其发展困境与产生根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手机阅读APP发展过程中克服科技异化的策略.促进多主体矛盾关系的平衡,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观念,借由制度规范手机阅读行业生态,是规避手机阅读APP发展过程中科技异化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对1994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探讨了山西省高校在读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手机阅读行为特征和手机阅读感知特征,结果表明:①山西省高校在读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总体上值得肯定,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但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动机未占据绝对优势,手机阅读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强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②大学生手机阅读途径较为多元化、均等化,并可能受到网络是否便捷和是否需要付费等因素的影响;阅读时长和时间选择表明,手机阅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学生手机阅读地点选择呈多样化和随机特征.③手机阅读评价(主要针对阅读内容)和收费感知分析表明,手机阅读的信息可信度、内容质量、阅读价值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且手机阅读收费的认同度很低,绝大多数不愿意接受手机阅读收费.总之,山西省高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特征与其他省份调查的大学生手机阅读特征表现出诸多一致性和相似性,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手机阅读这一普遍性趋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和指导大学生手机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