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元词自产生至今已有 80 0余年 ,然而这笔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却一直很少有学者问津 ,长期被词学研究界所忽视。不过 ,在金元词研究领域里毕竟仍有不趋时尚而甘于寂寞的拓荒者 ,他们或辑录文献 ,以保存两代之词史资料 ;或发微索隐 ,考辨词人词作之实绩真义 ;或赏鉴论评 ,探索 2 50年间词坛之风云际会。 80 0年来的金元词研究 ,大致可分为文献校辑考辨和审美批评两个领域 ,在本世纪 80年代之前 ,主要工作和成绩是在原始文献的辑校整理方面 ;以 70年代末《全金元词》出版为标志 ,研究工作开始转到以审美评论为主的方向 ,由此金元词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
刘佳丽 《文教资料》2013,(31):52-54
南宋词坛在逐渐接受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之后,开始寻求改变词风的道路。北宋婉约轻柔、含蓄蕴藉的风格在风雨飘摇、国事微茫的南宋王朝必然被主流词坛所摒弃。陆游以作诗之余的闲暇时光写词,却无意暗合了此际词风思变的契机,成为南宋词坛“以诗为词”的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3.
姜白石词风对宋末词坛的影响郎学初南宋词坛,白石与稼轩双峰并峙,就对南宋后期词坛的影响而言,二人互为颉颃,平分秋色。然而,稼轩一脉内容上虽然比较充实,但其末流往往流于叫嚣一路,而不为论词者所喜。白石一脉内容稍弱,但由于“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两宋词坛对东坡词的论评,认为北宋词坛对东坡词非多誉少,南宋词坛对东坡词褒多贬少,延宕到南宋末,则表现为抑扬相共,词论在东坡论中已超出了单个词人词论的意义,显露出后世词学理论发展中词派梳辨之端倪。  相似文献   

5.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名家,他的词自南宋起就备受关注。通过阅读清代词论家对吴文英词的品评鉴赏,发现对吴文英词在清代的评价经历了三个时期:从清初的显现词坛、清中后期被词论家重新认识,而确立其宋四家之一的地位,直至清晚期跃至词坛顶峰。分析这三个时期的批评轨迹及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有清一代的词坛面貌,对梦窗词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咏物是南宋词坛的重要题材,彼时,咏物词的涌现情势甚至已超过情爱词的创作,在选题创作等方面,为后世咏物词的书写提供了示范。史达祖以长于咏物蜚声词坛,元代陆辅之著《词旨》,将史达祖与周邦彦、姜夔、吴文英这几位词坛巨擘并举而称,拈出“周清真之典丽,姜白石之骚雅,史梅溪之句法,吴梦窗之字面”作为四家特点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与姜夔共同铸就了南宋词坛的辉煌,作为爱国文人,词坛前辈,辛弃疾其人其词对姜夔都有很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作品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两方面对稼轩爱国词对姜夔词的影响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竹山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在南宋词坛上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竹山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在南宋词坛上的地位朱鸿《竹山词》的作者蒋捷,字胜欲,号竹山。江苏阳羡(今宜兴)人。在宋未,他即与刘辰翁等“以词鸣一时”,①后人又将其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为宋季四大词家。蒋捷是一位个性刚直、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词人。对于他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贺新郎》词的流变,认为它发端于东坡,成熟于弃疾,盛于南宋,衰于元明,复振于清。同时,对该词调的体式和写作要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总之,《贺新郎》是一个有特色、有影响的词调,经过众多词坛高手的创作实践,成果累累,辉映于历代词坛,为中华民族的词史增色不少,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姜夔是南宋词坛中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其晋宋人物般的风度和清空骚雅之词风影响深远,得到后世词坛的广泛推崇,其意义已经跨越了单纯的南宋词坛.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然而,如果我们进入到姜夔所处的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就会发现姜夔对道家审美意趣的接受与表现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学与化有密切的关系。南宋时期,中国传统化重心南移,南方化兴盛,南宋词呈现出南方情味,其审美风格以阴柔为美。金元兴起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游牧化与北方化融合,北方化重心区形成。以阳刚为美的元散曲具有明显的北方化的特点。因此,从南宋词到元散曲艺术审美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楚辞在汉代奠定其学地位和传播基础,而作为一种体的确认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楚辞》和《楚辞章句》的面世推动了屈骚在魏晋六朝的传播,而这一时期的传播方式与接受角度都有新的变化,从重情而转向了尚辞。随着体辨析的风行与大量的章别集,总集以及书志的出现,魏晋六朝人对屈骚的认识逐渐从模拟怨情转而关注其艳词,并以艳词作为骚体的特色,从汉人的辞赋不分到齐梁人的骚赋分立,从汉人的区别屈宋到齐梁人的屈宋并举,体现了这个时期学观念的演进与学思潮的变化,楚辞随之而成为了独立的类。  相似文献   

13.
《词菁》,明末陆云龙编选。选唐、宋、金、元、明词二百七十二首,分两卷。词选附有编者的词评,体现了编者词体分正、变、尚“丽”、重豪放的词学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认识明末词学思想的绝好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4.
遗山这位金元词大家,其创作的显著特色是对唐诗的融化,具有方法多样、综合运用;驱遣自如、翻新出奇;熔铸点化、自然天成等特点,从而形成遗山词蕴藉风流之姿。遗山词的融化唐诗,对于金、元词人学唐宗唐起了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以“境界”说和“体演进论”的基本观点来审视两宋词,形成他重视五代、北宋词而轻视、基本上否定南宋词的艺术偏见。从总体上看,尽管两宋均届词体发展的辉煌时代,但是词在北宋,由小令向长调演变,艺术上为南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典范;而南宋词在吸收北宋词艺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人化、典雅化,风格趋向多元化,词境更深邃,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从两宋词的词作数量、代表作家及对后世的影响、为词史提供“新的东西”等方面综合考察.南宋词高于北宋词。  相似文献   

16.
蒋捷,宋末遗民词人,与张炎、周密、王沂孙有“宋末四大家”之称,其《竹山词》受到历代词坛的关注。元、明两代是蒋捷词传播接受的初始及成长期,词人或选家从词集流播、词作艺术、思想意蕴、词史地位等着眼,既有品评鉴赏,又有实践创变,显示出不同时代词学观念下的接受效果有显著区别,并为走向繁盛的清代竹山词学提供了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自花间词诞生后,其在词史上的价值被词学家开始关注。宋代文坛上,词学家多赞誉花间词的体制精巧、格调优美等,同时,也有人指责其属于艳情词,有害于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的发挥;金元时期,批评家直接指出花间词是亡国之音,此时的文人也有推崇花间词的,说其能婉转地表现情感,实质是尊崇词体文学;明代文坛,推崇香艳的审美风尚,词学家对花间词的评价认识在此时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词学家从花间词的字法、句法、格调、意境等方面对花间词进行整体研究,进而极力推崇花间词的创作模式;清代词坛上,词学家继续延续明代文坛对花间词的认识,其中陈廷焯评其"沉郁"、况周颐评其"穆境",是对花间词给予高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汉魏六朝散体赋中的乱辞承自屈原、宋玉作品,并在功能、形式、称名上有所变革,体现了诗、骚、赋三体之交融。在功能上,屈、宋作品之乱辞,并非皆为归总篇旨,汉魏六朝散体赋中的乱辞,亦除归总篇旨外,还有画龙点睛、提升境界等功能;在形式上,屈、宋作品乱辞非皆"变章乱节",汉魏六朝散体赋中的乱辞,则多采用与主体部分不同的骚体句,有的在句式和语言风格上还出现了新变;在称名上,汉魏六朝时期一些赋卒章有"歌曰""诗曰""辞曰""颂曰""已矣哉"等,与"乱曰"名异而实同。  相似文献   

19.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江西词派的代表作家。本文从当时的文献资料出发 ,以《须溪词》所涉往来人物为范围 ,考察并梳理了他与邓剡等九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从中既可以看出他对南宋遗民的态度 ,也可以看到他对降元者宽容的一面 ,这对我们准确了解刘辰翁入元前后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与宋词研究相比,20世纪百年来金词研究的总体格局是相当冷寂的,其基本态势呈现为首尾热、中间冷的"倒马鞍"形:在30年代至40年代形成一个相对的高峰后,随即迅速下滑(50—70年代末),直至世纪末的后10年(90年代延伸至2001年)由于多部高水平专著和不少有分量专题论文的出现方形成另一个相对的高峰期。与宋词的整体研究相比,20世纪金词研究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同时,一些重大问题如金词地位衡估、金词分期等尚未达成学术共识。要准确衡估金词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对20世纪确立和流行的两个观念前提——进化论文学史观下的"文体代变、代胜观"和"元曲代宋词而兴观"予以反思。除却地位衡估、分期这些重大问题之外,金词研究中有待深入的具体领域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