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风行于“炒”,只因为被炒物经“炒”能够由“冷”变“热”。 书界热衷于“炒”,奥妙也无非在于“炒”中有其乐,“炒家”得其财。 市场搞活了,书界一时难以顺应过来,于是各路“炒家”纷纷上马,备起“炉灶”,鼓起阵阵“炒风”。 “炒”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谈到“炒星”,人们并不陌生。按说,“明星”是有客观标准的,或者说是社会公认的。加上一个“炒”字,便将人们“炒”糊涂了。就像是荧火虫飞上夜空,同满天星斗混为一体,让人一时分辨不清。你“炒”他“炒”,“炒”得又火又玄,不亦乐乎。其用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或借“星”扬名,或借“星”发财。近来,大概是出于一种“压力”(当然不排除有出于社会责任感的),“炒星”才逐渐趋于降温。“炒星热”还未完全冷却,“名人热”又悄然升温。有几家不甘寂寞的报刊,有几个耐不住清静的文人,又打起了“名人”的主意,做起了“名人”的文章,刊载了一些不应刊载的东西。本想搞点新的“轰动效应”,结果却造成了消极的社会效果,受到了读者的批评。 名人的概念是很宽的。名演员、名作家、名歌星是名人;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是名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名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同样是名人。他们之所以由凡人成为名人、  相似文献   

3.
说到“炒”新闻。报纸、电视已经运用得很娴熟,其实广播更应该作好这篇章。这篇章作好了。不但可以弥补广播本身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树立电台的良好形象。什么是“炒”新闻呢?我认为。所谓的“炒”新闻,就是多家媒体对某一重大事件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当然,对广播而言。还有一条:增加新闻的播出次数。那么。广播怎样才能把新闻“炒”得新鲜热辣、有声有色,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呢?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炒新闻”是各种传播媒体一起上,大报(“高级报纸”)“炒”,小报(“通俗报纸”)“炒”得更欢;报纸“炒”,杂志“炒”,电视、广播也炒。不“炒”则已,一“炒”就是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5.
再说“炒”     
不久前写了一篇《说“炒”》,意犹未尽,现在再说“炒”。 “炒”图书有多种多样,一些业内人士互相效法,心照不宣,彼此认同。 一般地说,“炒”得越凶,劲头越大,花费越多的图书,是一些夺大奖的参评书。“炒”是扩大影响,“炒”是促销手段,“炒”的动机和目的是使出版社名利双收。不然,谁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干这等“傻事”。  相似文献   

6.
有媒体以《县长街头炒龙虾》为题图文并茂地报道说,在日前举办的一场盱眙旅游推介会上,苏北盱眙县县长身穿厨师服出现在南京繁华的湖南路广场,并亲手炒制龙虾赠市民品尝。新闻照片上,“县长炒龙虾”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县长街头炒龙虾”,凭这个标题就足以抢得读者的眼球。因为县长这个官衔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方“父母官”。但这里用《县长炒龙虾》来推当地的龙虾,难免有“县长秀”之嫌!因为这毕竟是卖龙虾,不是卖“官衔”。“县长炒龙虾”,县长成了“卖点”,龙虾则成了陪衬!事实上,某一地方的龙虾好吃不好吃,全靠龙虾自身的质量,绝不会因…  相似文献   

7.
谈谈“炒”新闻孙世恺近些年,“炒”字盛行,“炒”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新闻界也出现了“炒”新闻。“炒”新闻之风越刮越盛,已经成为一股不正之风。它影响舆论的正确导向,破坏新闻的一些原则,损伤新闻工作者的形象,给读者造成很坏的后果。(一)所谓“炒”新闻...  相似文献   

8.
1“炒”原是烹饪上的一种技法。后来,被“引进”了商业领域。如炒作、炒股。同是炒股,又有炒业绩、题材等区别。如高科技企业,就是一种题材。“炒”作为一种手法来说,大抵是中性的,不存在褒或贬。如炒股,刚出现时人们还觉得似乎有些贬义,而现在则完全没有了。股票不炒何以运作?!但“炒”字进了新闻领域后,却成了个不好的动词。“各新闻单位不要炒!”就有点批评的意思。有些东西不该报,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炒”风盛行,“炒”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有炒股炒汇的,有炒邮票炒古币的,还有炒狗炒鸟的……在新闻界也有人“炒”新闻,这股“炒”风越刮越盛,已经成为新闻界一股不正之风。它影响舆论的正确导向,有损新闻的基本原则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在读者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度”?在唯物辩证法中,“度”表示着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适中,既不过分也无不及,恰到好处。就如炒菜一样,只有掌握恰当的“火候”,才能炒出好吃的菜来。怎样才能把握这种最佳度呢?对于宣传舆论工作者来说,首先要打好理论路线功底,学好唯物辩证法。因为唯物  相似文献   

11.
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冯小刚、王小丫准备在华艺出版社出书后又“改嫁”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事,又把“明星书”推向了前台。“明星书”究竟在图书市场中处于什么位置? 明星利用各种机会抬高自己的知名度:炒绯闻、打官司、拍广告,再加上现在普遍使用的出自传或出写真的方法。出书对明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多少都能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某地销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 X 万元”。这种说法准确吗?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生产假劣商品的毕竟是少数部门、地区和企业,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几?如果非得探究其“价值”几何,试想,假劣商品特别是劣质商品能“值”几个钱?有些图财害命的货色还应得“负值”呢!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炒新闻”的现象日趋增多,有待于新闻界提高认识并加以解决。所谓“炒新闻”,有两种含义:一、在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介以纪实、写真、特写、曝光、追踪、扫描为招牌,将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甚至毫无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事件和人物,一登再登,小的炒大,无的炒有,哗众取宠,争夺受众。二、少数作者以新闻报道作为手段,猎取名和利。你炒股票发财,我炒新闻赚钱。他们违背新闻工作基本  相似文献   

14.
“新闻炒作”一词的最初出现,原本是读者对有人把新闻像商品、广告一样炒作不满而提出的,然而正如当前存在的好多词义转换现象一样,如今“新闻炒作”也成了新闻界一些人推崇的东西。他们认为:好的新闻题材就是要炒,“新闻炒作”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对新闻的关注,问题的关键不是使用了哪一个词,而是看新闻事实本身该不该炒,炒到什么程度。 在讨论问题的关键词时,应该遵守同一律。“炒作”一词,最新版的《辞海》没有辑入,只对“炒”字标了三种解释,其中只有“把东西放在锅里翻拨使热”的解释或许与“新闻炒作”中的“…  相似文献   

15.
“某地销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X万元”。这种说法准确吗?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生产假劣商品的毕竟是少数部门、地区和企业,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几?如果非得探究其“价值”几  相似文献   

16.
新闻要新要奇,新闻要快要抢,这都是不错的,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有时候就不能这么做,有时候就要用用逆向思维,就要唱唱“反调”。 先说热与冷。搞新闻的,不管是记者通讯员,还是编辑总编辑,都希望报纸办得火,有可读性,有亮点,有卖点,有叫座的新闻,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独家报道。因而,新闻业者往往奔“热”而去。一条消息,一张报纸,如若能“热”起来,“火”起来,争相传阅,街谈巷议,则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收成”,最大的幸福了。因此,就时不时见报上“热”这“热”那的。老实说,这些“热”,有社会中固有的,更有编辑部“炒”起来的。“爆炒”之下,“高温”之下,焉能不热?然“炒”而热”,又往  相似文献   

17.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经验新闻”何以如此受记者“青睐”,如此备受编辑“厚爱”呢?积多年之“经验”,窃以为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省时省力,各部门、单  相似文献   

18.
“炒作”一词,目前似乎还要算是新潮物事,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找不到,估计《辞海》《词淅》之属也未来得及列项,但现实生活中是早已广泛运用了。炒明星,炒图书,炒作者,炒电影电视剧……举凡用的看的所的,不论是人是物是事,都有人架火而炒之。尽管没有权威界定,“炒作”的大概意思还是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除了商业上的运用,大约都是“广而告之”的宣传法门。只不过手法、门道更为多样而且。各神传媒通常被视为比较理想的炒作工具。比如要炒作某入某事,先有“滚动”报道开路,接着是评论、赏析、研讨、座谈等向纵深拓属,中间还…  相似文献   

19.
最近,“某人民医院一名孕妇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福州公交装‘电子警察’抓违停”“一女童在万达广场附近丢失”等谣言,时隔一年再次被“回炉”炒,在微博、微信疯传.虽然有关部门、媒体在反复辟谣,但是这类网络谣言换了个地名又继续扩散.(东南网,3月7日) 谣诼众口铄金,其猛不啻于虎也.若任其“回炉再造”,岂不更增祸患?其实不然.谣言重复出现虽难以避免,却并没有那么可怕.盖因“全民辟谣”大大降低了“回炉谣言”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20.
翻阅报纸,有一文中说:“据统计,全世界左撇子数竟达四亿。”初一看,心里蛮高兴。因为本人也是一个左撇子。有这么多“同类”,还能不高兴?可后来细一想,心里不禁有些疙疙瘩瘩:四亿?一个不多不少?几十年来,没见那位作统计的来问我:“是不是左撇子”的。这“据统计”莫非就是“据估计”吧? 我并非反对“据统计”,而是希望能在“统”前“据”后加点什么。是哪个部门或哪个人统计的,最好把誉称写上,不要留太多的“空白”,不要让读者去瞎猜;对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