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利公报是专利信息公开的法定载体,是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基础资源。本文以1985—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的公报数据为研究样本,按照专利全生命周期的历程对研究样本中法律状态的各类表述方式及相应的数据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汇总与合理归类,归纳出目前中国发明专利公报中法律状态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我国发明专利公报法律状态规范的相关建议,以便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检索和利用专利信息的易用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促进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商业上,专利情报可以用于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布局与战略,因此,对已有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标是将专利信息的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本研究借助Excel工具进行函数编程以实现自动化提取专利信息,特别是针对法律状态相关的数据,设计出自动计算专利失效日期进而自动统计专利法律状态的方法,最后以数据透视图的形式呈现。  相似文献   

3.
在商业上,专利情报可以用于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布局与战略,因此,对已有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标是将专利信息的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本研究借助Excel工具进行函数编程以实现自动化提取专利信息,特别是针对法律状态相关的数据,设计出自动计算专利失效日期进而自动统计专利法律状态的方法,最后以数据透视图的形式呈现。  相似文献   

4.
郭颖  朱东华  苏源 《科学学研究》2009,27(3):368-373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对于把握专利质量、判断技术成熟度有重要意义,但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搭建了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框架后,选择纳米技术中国专利为实证研究对象,主要从专利授权分析、专利失效分析和专利寿命分析三个角度对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及地区进行法律状态信息分析,在获得实证分析结论的同时发现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是对专利申请基本信息的重要补充,在衡量技术实力、研发差距和专利质量方面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瞿丽曼 《现代情报》2007,27(8):215-220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服务的需求和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服务的类型范畴和工作模式研究,归纳和总结了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服务的应用场合及其相应类型,并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其的分析与利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立系统的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框架后,对授权率分析、专利寿命分析和失效专利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专利申请信息分析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不同数据库法律事件代码的多来源和不一致性给专利法律事件的分类和数据深加工带来较大阻碍,目前尚未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分类体系架构。对此,以欧洲专利局(EPO)提供的全球专利法律状态XML数据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数据覆盖范围以及不同类型交换数据的数据格式;基于对PatSnap、INNOGRAPHY、incoPat、SooPAT、万象云和佰腾网等国内外知名专利检索分析平台中的专利法律状态对比,把EPO专利法律状态归纳为在审、授权、有效、失效、技术转移和其他六大类,并根据各类别在专利生命周期中出现的位置,对专利当前法律状态的有效性划分为在审、有效和失效3种状态,同时将4 000多个EPO法律事件代码中的转让代码和专利许可代码进行详细分类标引,针对专利法律状态分类体系构建、专利当前有效性判定、专利技术转移分类等关键问题,对EPO专利数据进行结构化解析和深加工,从而构建EPO专利法律状态数据库物理模型,为提高专利检索和分析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集团专利申请趋势、全球专利布局、专利法律状态、专利运营状态、技术集中度等方面的专利数据及有关信息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评价与分析,并对以上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结论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的内容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将其与专利申请信息分析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DSP技术领域展开了实证分析,发现将两者整合起来分析能使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和丰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在衡量技术差距、研发实力和专利质量等多方面都能给专利申请信息分析予以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正专利法律状态调查是专利尽职调查的重要内容。快速、准确的专利法律关系调查,能够有效防范专利法律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专利法律状态调查的主要内容:专利基础信息、专利的有效性、专利权的归属、专利的争议情况和专利的交易情况,并分别介绍了中国和美国专利法律状态的公众免费查询系统及查询方法,为公众开展专利申请、专利交易、专利诉讼等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高校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生力军,在专利成果申报、产业化实施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国家专利局检索系统光盘,通过检索获取的数据信息,从不同侧面分析了高等院校专利成果的数量特征、技术特征及法律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失效专利信息对技术主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而挖掘技术的普及让失效专利信息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中文文本聚类,分别对失效专利、失效/有效专利、有效专利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失效专利和有效专利之间的联系,运用桑基图(Sankey diagram)将结果可视化,根据专利流的走向来判断技术主题的新生、消亡及发展状况。并且,以LED封装产业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技术主题分析,结合产业文献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将专利的法律状态作为研究维度,为产业技术主题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方法,也给企业充分挖掘失效专利信息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邱洪华 《情报科学》2012,(7):1097-1102
为了了解中国银行业专利保护现状,论文在检索中国银行业专利信息的基础上,从专利类型、专利申请年度趋势、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和专利申请法律状态等角度去绘制中国银行业的专利管理图。研究认为,中国内资银行在不断增加专利申请数量的同时,也应当关注专利申请的质量和创新效率的提高,应当实施有效的发明人队伍管理制度和积极的创新激励措施,在研发过程中,应当全面分析现有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技术竞争的激烈,专利数据不断累积,专利信息分析的潜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七产业的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状况、法律状态、主要申请人分布及技术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专利情报分析。对掌握我国三七的发展总体情况并进行战略布局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平  全骞 《现代情报》2016,36(9):128-135
以CNIPR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为专利数据来源,结合专利申请信息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从竞争环境和竞争实力两个维度,通过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国别分布、专利申请人等指标,全面分析了我国搜索引擎行业的竞争态势;同时通过对专利文本进一步的挖掘聚类,全面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创新状况,发现该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国家、企业及高校规划技术路径和研发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专利是发现新技术信息独特的信息源,专利数据是堆在互联网上的一座"宝山",把专利数据变成专利情报能显著地推动国家和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和建立技术竞争优势。如何从专利文献中提取技术、经济、法律信息并形成有效情报,针对此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了专利情报分析方法、手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专利情报分析在研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研专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建设一套高效的科研专利管理系统,旨在有效地提高专利管理工作的效率,它包括了专利中请、专利受理、专利授权、专利实施各个阶段的法律状态、专利奖励、专利费用、专利纠纷等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内水稻育种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专利类型、法律状态、主要技术手段、重要专利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我国水稻育种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专利信息承载着技术、法律、商业等多方面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标准必要专利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利信息,是技术标准信息与专利信息叠加的产物。在把握标准必要专利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比分析国际上主要标准化组织必要专利数据库的优势与劣势。利用ISO、ITU与ETSI三大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必要专利数据库获取专利信息,进行数据信息的预处理及基于专利计量的统计分析,实现对全球标准必要专利发展现状的综合评价,呼吁重视标准必要专利信息的研究与跟踪,提出加快构建我国标准必要专利数据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专利文献不仅能提供详实的技术信息,而且能提供有关专利法律状态、商业与经济情报的综合信息。研究表明,80%以上的科技信息首先被专利文献公开,合理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节约40%的科研经费和60%的科研时间。专利文献已经成为科研人员快速了解领域现状、避免重复研究及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制定科研方向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情报工作者挖掘商业情报信息、监控竞争对手发展动向、避免知识产权侵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