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修订的审查指南自2006年7月1日正式生效。笔者参与审查指南有关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的全部修订工作,现作一简要分析。一、关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的审查(第6节) 1.有关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第6.1节) (1)修订后的审查指南规定,“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所述产品应当是经过产业方法制造的,有确定形状、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在专利审查实践中,笔者发现当审查员使用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评价专利申请,尤其是涉及计算机程序和商业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时,申请人和代理人常常不能完全理解审查意见,意见陈述答非所问,文本  相似文献   

3.
2013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对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1节的修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此次修改目的是要加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实质性”审查,即排除不符合新颖性要求的申请。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在审查实务中,还将《专利法》第26条第4款作为审查内容。  相似文献   

4.
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我国采用初步审查制,初步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明显实质性缺陷审查中包括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即明显不具备新颖性的审查。为了避免一些明显不具备新颖性的专利申请获得专利权,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审查部在坚持初步审查方式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加强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明显新颖性审查,提高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明显新颖性审查,笔者作为一名审查员,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审查中明显新颖性的判断标准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期待和大家分享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是一件专利获得专利权的充分必要条件,亦是众多专利案件在专利实质审查接触到的最多的法条。对于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具备创造性必须满足的两个要件。而在具体审查过程中,《专利审查指南》将上述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6.
电学类涉及功能性描述的实用新型案件,可能会收到因包含对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不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所规定的实用新型保护客体的审查意见。本文结合专利代理实务中答复通过的案例,对电学中被认为涉及软件、不符合实用新型保护客体的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中规定了本国优先权的享受条件,审查指南中对于本国优先权的享受条件进行进一步解释时使用了"中国首次申请"一词,而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围绕"中国首次申请"一词在文字上存在一定的歧义,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方式出现了两种观点。本文结合两个实际案例对于"中国首次申请"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审查指南的修改做出了一些建议。此外,本文探讨了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利申请在优先权中的地位,并对中国台湾地区的申请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日常工作时,审查员下发的审查意见通知书中,不符合上述法条的审查意见通知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专利代理人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由于用词不当造成保护范围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涉及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笔者在此结合参加该章修订工作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章的主要修订做个介绍。1.关于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审查(1)原审查指南在第2.1节中规定,“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新审查指南又增加了如下内容。“说明书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的清楚、完整的说明,应当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增  相似文献   

10.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存在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的问题,但目前因缺少适用法律依据,难以对此类专利申请进行审查。本文对将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纳入外观设计专利初审范围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意义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1.
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实践探讨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法律适用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中对有关外观设计的法条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提高了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标准。亦即,增加了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授予专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马库什权利要求的审查实践案例,探讨了支持性条款在马库什权利要求审查中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并总结提出了合理适用专利法第24条第4款应把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专利法第112条第6款对于包含means/step-plus-function特征的权利要求的认定和解释做出了规定,美国行政和司法实践中对于该法条的审查标准和解释在逐步趋向于一致。本文重点区分了means/step-plus-function特征或称纯功能性描述与功能性限定的区别,并从一个具体案例入手,充分诠释了《补充审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根据当前美国相关规定认定需要启动第112条第6款审查的纯功能性描述,是否需要进一步区分其是否属于发明核心而选择性启动该法条,从而给与专利权人更合理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发明还是实用新型,专利法第26条第4款都是规范其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重要法条,是审查实践中十分常用的一则法条。然而在对发明、实用新型的审查中,经常出现涉及这一法条审查不一致的情形,由此可能导致申请人对相同申请文件不同审查标准而产生质疑,本文通过具体案例的审查实践结合相关专利法规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申请人、代理人及审查员在撰写申请文件或审批专利申请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用词含义清楚、上位概括、功能性限定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对专利法第26条第4款前后审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不能孤立地去审查某个技术特征是否清楚、以说明书为依据,而应当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基于技术方案的整体理解做出判断,从而保障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审查标准执行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医疗领域的实质审查中,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3项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审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法条之一,然而在实质审查过程中通常由于该法条的审查标准不一致导致审查结论的错误,尤其是涉及外骨骼控制的康复训练的相关方法,在国内外的审查过程中,部分认为其涉及疾病的治疗方法,部分直接评述三性。据此,本文从法条的立法宗旨出发,阐述疾病的治疗方法的判断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罗列并分析相关方法的审查意见,以期对实质审查中有关外骨骼控制的疾病治疗方法的客体判断提供判断标准以及审查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2)项明确规定: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授予专利权。所谓智力活动规则及方法,在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的解释是: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论、分析和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公民解某于2001年12月19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手机自动隐形拨号报失的实现方法”的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在本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5月23日向解某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载明:权利要求1、3、23、24、45相对于对比文件1(FR2791509)、对比文件2(JP10341281)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在避免重复授权问题的处理上,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各实质审查部门的执行标准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对于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的例外情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具体探讨了这种争议并分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对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的做出的法律解释,结合一些特殊情况的实际案例对所述法律解释进行合理性分析,最终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一个发明专利审查案例对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了探讨,从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避免重复授权"规定的历次修改,梳理出该法条的立法本意,并基于目前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