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目前,中考作文的要求分为两个等级,即“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提倡创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立意新、构思新、选材新的文章应多给些鼓励,告诉学生要善于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打动自己的文章才能够打动别人。让他们写别人少写的事,多写“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只批一个字     
《小读者》2005,(4)
王小宝经常抄别人的作文,被老师批评过几次。这天,他又抄了别人的作文,但在文章的下面加了一个说明:“老师,我向您保证,这次的作文确实是我自己写的。”老师阅后,什么批语也没写,只在那个说明的“写”字前面批了一个“抄”字。只批一个字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的评改方法,即先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在课堂中大声朗读一遍,再由学生及教师当场评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能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在课堂上大声读出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将自己的作文大声读给自己听。由于学生受年龄和能力的限制,难免有害羞、难于启齿的现象。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作文,教师不可一步登天,可以允许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写好后,在家里或没有别人的地方,大声读给自己听,…  相似文献   

4.
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以来,优秀的文章无不以情动人。诗人袁枚《余贤村太守诗序》:“文者情之著也,情不婵焉则文敝。”我从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深深懂得这一点,并且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步骤概括起来如下: 一、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中学生的感情丰富细腻、敏感,喜欢别人肯定或赞许自己的行动。我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积极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情感受到熏陶。如国庆节开展爱国演讲活动,中秋节举行“我给台湾朋友的一封信”的作文评优活动,并将优胜者的作品向报刊推荐,或在校内张贴。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我指导学生举行朗诵会,让学生有表情地表演;我还指导学生阅读古今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假大空”的作文读来令人生厌,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远离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何谓“真实”?真实就是它完全属于你自己.别人不会有:就算有,也和你的感觉体验不一样。写作时,要回顾和审视自己的真实生活,选取那份“独特”的生活经历或“独到”的感悟体验,而这些.恰是你“与众不同”的作文材料.定能让你的文章真切感人,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  相似文献   

7.
作文的批改可以这样一试。学生作文之前可先准备好几篇范文,可以是名家之作,报刊上的文章,更可以是教师自己“下水”的习作,而学生最喜欢教师自己“下水”之作。学生写作时,范文可不露面,让学生自己先开动“机器”,自己动脑筋写。作文本收上来以后,选择几本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一番评讲,再将教师自己所写所选的文章读两篇,让同学们自己回味文章的得失优劣。  相似文献   

8.
一、为生壮胆 ,树立信心学生普遍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 ,他们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只有那些有“天赋”者方可为之 ,因而惧怕。针对这一情况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 ,即心中想说什么 ,手中便写什么 ,用自己的笔说话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用笔有条理地告诉别人。告诉学生会说话就应会作文 ,从而帮助学生去掉畏难情绪 ,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二、体验生活 ,积累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是学生的自我表达 ,是自内而外的输出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输出前要有足够的输入 ,必须让学生学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教好学生作文那就更难了。教师教授学生作文首先要注意写作文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作文入门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写作文时要善于从别人的文章中“偷来”些东西放入作文中,为己所用,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笔者简称之为作文的“偷来”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流程长,结构散,反馈少,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作”,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告诉我们,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怎样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呢?一、关注生活,积蓄感情美学家罗丹曾经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然流露此,要让学生能够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应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笔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途径。实践告诉人们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对提高学生“自能作文”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顾好学 《考试周刊》2011,(61):59-60
很多时候.特别是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作文,这要求学生快速成文。写作文章的第一步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作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得分高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就快速立意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怎样培养小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我的优点     
此题一出,众生皆惊,谦逊的中国人早已习惯热烈地赞赏别人,再深刻地剖析自己,而对“我的优点”是羞于启口的。遇此难题,友邻四座皆要与我交换作文,意即我优点甚多,可信手拈来。我不免惶恐。然而仔细想来,17年厚颜承受的称赞虽多,却总有负实之感。唯有几句“客观”的评价,让我找到了自己最可贵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的开头如人之眉目,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尤其是考场作文,要想自己的作文得高分,让文章的开头成为引人注目的“闪光点”极为重要。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开头呢?综观考场佳作,它们的开头或凭新颖的切入角度让人“一见钟情”,或以浓郁的诗情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沉醉,或借巧妙的修辞怡人心田,可谓“片言只语摄人心,眉清目秀亮人眼”,因而赢得高分。切入角度新颖,让人“一见钟情”。话题作文写作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近几年考场佳作中就出现了制造悬念、引述故事等精彩的切入范例。如:哥,黝黑…  相似文献   

16.
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佳作。有个性才有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言别人之未言,想别人之未想,发别人之未发,感别人之未感,写别人之未写,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有创新才有“多元”。有“多元”,作文的生命之源才不会干涸、枯竭。因此,无论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应努力创新,追求个性。具体来说,个性主要是指选材,立意,构思,语言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也了不起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请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一篇作文。写完后不妨读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你。题目可以是“请你为我竖起大拇指”“埋在心底的自豪”“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当然,你也可以自拟题目。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职高学生由于在以前很少得到老师的赏识,也不会赏识自己,因此养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在写作中表现为弱者。写完作文,别人还没看,自己先来一个自我否定:“呀。我写的是什么呀?这怎么能拿给别人看呢?”因此,要让他们学会赏识自己,相信自己的作文最棒。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首先要教会学生敏锐地感知生活,开启作文的丰富源泉。当前,他们处于人生的花季,虽然生活相对单调紧张,但校园活动、师生交流和社会影响总在其…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作文中的“评改”,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形成“写”和“评”的能力,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一切“评改”都毫无实际意义。学生用讨论的方式或“互评互改”作文能提高作文质量,形成“写”与“评”的能力吗?应该说,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唐耿雄 《湖南教育》2005,(15):32-32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文章写好后不要怕修改,越改会越好。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示范批改。这一方法是教师当众就某一篇作文进行公开批改,以示范例。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大家讨论并领会文章的优劣得失,再进行集体修改,使学生明白修改文章的目的、方向、内容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修改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