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也想遨游太空吗?不过,既不是亿万富翁也不是出色航天员的我们,有可能去太空旅行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成本越来越低的太空飞行器。1.火箭飞船行程:3小时高度:300千米实现梦想的可能时间:2030年日本火箭协会正在建造一艘有50个座位的大型火箭飞船。太空游客们不需要进行任何训练,只要像坐飞机一样坐在火箭飞船中,就可以在3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遨游3个小时。最过瘾的是,透过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多太空旅游的巨大市场少人梦想着漫游太空,欣赏太空美景,体验失重的感觉。然迄今为止,太空旅行仅是寥寥几位大富豪能享受的奢侈品。2001年美国大商人丹尼斯蒂托搭乘俄罗斯的火箭登上了国际空间站,圆了到太空旅游的梦想,成为第一个到国际空间站的旅游者。此次旅游的花费是2000万  相似文献   

3.
高坳 《百科知识》2007,(12S):18-20
随着1957年苏联“伴侣一号”卫星上天,人类进入了探索太空的发现之旅。如今,人类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太空旅游。不仅航天员能邀游宇宙,普通人也有机会去太空旅游,尽情享受宇宙之美。  相似文献   

4.
赵云 《科学大众》2000,(10):22-23
神奇的太空,一直是人类十分向往的神秘世界。科学家说,太空旅游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制造太空游船与太空住宿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太空旅游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乐趣,满足公众对猎奇的需求,也能让太空活动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5.
私人太空旅行市场一直被那些有想价力的企业家所所持。现在,作为欧洲最大的航天公司,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集团决定建造自己的太空旅游火箭。它的火箭能成功起飞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太空游幸运大抽奖揭晓了,你有幸抽到了头等大奖:免费跟随宇航员去太空旅游,并参观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7.
6月21日,美国有鳞合成物公司研发的太空船一号由一架白色骑士号喷气飞机运载升空后,在14公里的离空被释放,飞船在自身携带的火箭推动下冲出大气层,在太空停留了31分钟,随即平安返回地面,整个过程历时1.5小时,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私人企业进行的载人太空飞行获得成功。此举说明令人向往的太空旅游将向普通人敞开大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深圳人要上太空了?一次太空游花费百万,深圳人报名参加美国某公司亚轨道飞行的新闻,引起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尽管,许多人对这条新闻心存疑问,但新闻的背后,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太空大国已经展开了太空旅游市场的争夺。太空旅游有多大的市场潜力?神五上天之后的中国航天业是否能从中分上一杯羹?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管理》2002,22(5):64-64
太空梯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的小说《天堂的喷泉》中提出来的,他设想在地球上向下伸展出一个梯子,由于同步卫星在天空中相对地面没有移动,所以人类可以乘坐电梯到达近宇宙空间做观光旅游。当时有人问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实现太空旅游,阿瑟说,在大家停止微笑后的50年。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美国富翁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之后,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游览了国际空间站,开创了太空旅游的先河。至今,全球已有5人实现了太空旅游的梦想。然而,这几次的太空旅游都是依靠国有企业完成的,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也都是国有企业研制和生产的。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11.
假如我们真的即将进入一个商业太空旅行时代——到了那天,维珍银河公司会像今天的航空公司一样普通——蒂姆·班得尔坚信,我们一定需要一种更好的火箭发动机。就像100年前初生的汽车工业需要一种可靠的内燃机一样,商业太空旅行业需要一种标准、简单、可靠的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能用来驱动任何载人航天器,无论是太空旅行船还是月球登陆器。此外,这种发动机的价格还要便宜,即使不是理查德·布兰森这样的亿万富翁所拥有的公司也能负担得起。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梦想以一名普通旅游者身份去太空作一次环球旅游,美国人丹尼斯·季托也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当他刚知道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时,年仅17岁的他就想往飞向太空.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季托才成了一名火箭制造领域的工程师.但时光流逝,季托的梦想一点也没有变成现实,但现年60岁的季托已成了美国屈指可数的巨富,他拥有100亿资产的威尔希公司,为了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他准备出资几百万美无乃至几千万美元去太空旅游一次.为此他设立了一项巨额基金,并宣布如果俄罗斯航天部门送他进入太空,那么这笔钱就归他们所有.陷入经济困境的俄罗斯航天部门接受了季托提出的条件,并和他签订了合同,这份合同就成了季托通往太空旅游的一张"机票".  相似文献   

13.
吴季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235-1238
2021年以来,先后有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蓝色起源(Blue Origin)和太空探索(SpaceX)3家公司成功实施了太空旅游飞行。如果发展顺利,这个领域将会在10年内发展成为一个千亿美元的市场。相应的,每年将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往于地球与太空之间。如同人类当初进入大航海时代一样,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之后的体验,将会深刻地影响人类对这个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文章将从这个角度,回顾人类自1961年第一次进入太空之后发生的变化,并探讨在更多的人来往于太空之间之后,对人类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廉价太空行     
不少私营企业正致力于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常规太空旅游,他们发现了小型飞行器的巨大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五眼联盟正强化太空领域的情报合作,此举将引发全球性军备竞赛,深入分析其历史演进中太空情报合作的背景、动因和举措,对我国维护太空资产与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根据历史档案、战略文件以及智库报告等资料,梳理五眼联盟太空情报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其合作的特点、途径,并以此分析其发展前景。[研究结论]五眼联盟正通过加强战略部署、推进技术研发、优化共享机制与创建太空规范等路径强化太空情报合作,预计该举动将持续下去并对我国科技、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领域带来切实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密切关注五眼联盟太空情报合作进展。  相似文献   

16.
晓云 《发明与革新》2011,(11):39-39
人类的好奇心总是无穷的,我们除了想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球外,还希望了解浩淼无际的太空。在太空旅游尚需时日的时候,西班牙一家公司希望在两年内让人们进行高空游。他们已经制造出一种可以上升到30多公里高空的热氦气球,希望让人们在那里观赏地球和太空。  相似文献   

17.
科苑 《今日科苑》2006,(5):11-13
也许在15年后,“太空电梯”就会竖立起来——那时,一根长达数万千米的缆绳,将一头拴在海洋中的平台上,另一头连在太空中的一个平衡锤,机器人升降机则沿着太空梯升降,将卫星、宇航员等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8,(1):39-39
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超级苗条的电视机;亿万富翁的新玩具。  相似文献   

19.
美国应不应该支持“人类进入太空”计划?支持派与反对派各执一词、据理力争。 反对派指出,载人太空活动耗费的资金是何等地巨大:每架航天飞机花掉纳税人约5亿美元;国际航天站的预期费用将需350亿至400亿美元。他们还认为,迄今为止,这类太空投资项目的回报未能证明投入的费用是值得的。他们认为,通过自动化装置,或者在比较廉价的不载人的火箭上,或者甚至在实验室里,用低得多的成本在地球上就能进行大部分新型材料与更纯晶体的试验。他们认为,鉴于在地球上还有那么多未解决的需求,在回报不确定的情况下将如此巨额的资金花…  相似文献   

20.
宇航员与细菌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态,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细菌,如果没有寄生在肠道内的细菌,我们根本无法消化食物。但是,细菌往往也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宇航员的生活可能会面临细菌的可怕的威胁?这决非耸人听闻,由于地球上的许多细菌完全能适应寒冷干燥的太空环境,所以哪怕人类的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些细菌也不会死亡。那些经历过太空飞行的宇航员的状况已经明确显示,太空环境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健康方面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面对细菌的威胁。因此,为了宇航员的健康,充分了解太空环境下的细菌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