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规格与技术的管理卡。学校内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建立本系统的管理卡应用系统,由于其采取的技术与规格不统一,造成了各种校园卡应用系统无法兼容的问题,为学校的统一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北京三立永和网络公司设计开发的“校园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了先进的 IC卡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针对学校不同管理层次的需求,解决了各种规格管理卡的兼容问题,使校园一卡通得以实现。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前,校园网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平台,智能卡中的非接触IC卡的优点逐渐显示出来,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校园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已成为校园管理发展的趋势。校园一卡通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目标是用一张校园卡逐步代替以前的各种证件,最终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总体目标。目前在校园内广泛使用的是非接触式IC卡即射频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的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射频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  相似文献   

3.
分析北财院校园一卡通和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学生卡的使用现状,为方便学生使用,提出二卡合一的优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建设实现与校园卡二卡合一,优化了办卡等流程,增加部分自助设备,从根本上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加快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各大学在校园卡应用系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园卡实行“一卡通”管理的思路,并以华东理工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为例,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具体实施情况,从而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校园卡系统的投入与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扩招、院校合并、校舍扩建,原本几千人的学校增至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学校的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消费管理难度都在增大,以往人工管理方式显得“力不从心”。校园一卡通的应运而生,实现了以卡代证、以卡代币,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不断完善使得院校师生真正享受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畅通无阻。同时校园一卡通也成为提升学校形象,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志。高校对校园卡有着巨大和迫切的需求,但由于资金投入较大,校园卡的投资模式一直是学校所关注的焦点。在2005年5月“全国高校数字化校园‘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研讨会”上,各高校领导展开了对校园卡多元化投资模式的探讨。如果说2005年校园卡投资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已初显端倪的话,2007年这个趋势就愈发明显和备受关注。学校资金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投资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这是许多高校领导心中的疑问。本刊从4月开始与新中新集团联合推出专题,深入探讨“校园卡系统的投入与回报”。本期选登了对几所高校用户进行相关调研的文章,希望读者有所借鉴。各院校在实际工作中选择融资或其他模式自行建设校园卡之前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核算分析,以保证投资模式的稳妥有效。  相似文献   

6.
正一、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概况校园"一卡通"系统从用户端来看,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实现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项基本功能。(一)"一卡通"系统实现的校内身份认证功能应该包括:1.多证合一: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并通过身份公共信息管理实现身份数据在校园的全局共享使用。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管理:包括学生注册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收费管理、图书馆出入与借书管理等;教职工校园卡在财务信息查询、对公财务结算平台上实现身份认证与相关经费的收支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扩招、院校合并、校舍扩建,原本几千人的学校增至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学校的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消费管理难度都在增大,以往人工管理方式显得“力不从心”。校园一卡通的应运而生,实现了以卡代证、以卡代币,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不断完善使得院校师生真正享受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畅通无阻。同时校园一卡通也成为提升学校形象,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志。高校对校园卡有着巨大和迫切的需求,但由于资金投入较大,校园卡的投资模式一直是学校所关注的焦点。在2005年5月“全国高校数字化校园‘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研讨会”上,各高校领导展开了对校园卡多元化投资模式的探讨。如果说2005年校园卡投资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已初显端倪的话,2007年这个趋势就愈发明显和备受关注。学校资金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投资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这是许多高校领导心中的疑问。本刊从4月开始与新中新集团联合推出专题,深入探讨“校园卡系统的投入与回报”。本期选登了对几所高校用户进行相关调研的文章,希望读者有所借鉴。各院校在实际工作中选择融资或其他模式自行建设校园卡之前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核算分析.以保证投资模式的稳妥有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校园网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射频IC卡应用系统的日渐成熟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校园“一卡通”管理已成为校园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工程的建设,为从传统校园向数字化校园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架构本方案主要是针对地方高校的建设规模进行设计的,为保证各校区间信息传输的安全快捷,本着节约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利用现有校园网上的设施与校园“一卡通”网络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建设“一卡通”专用网。第一,可利用校园网已铺设的光纤建立“一卡通”…  相似文献   

9.
吴卫东 《江苏教育》2022,(52):56-59
高校一卡通系统是信息化的典型应用场景,一卡通厂商提供了丰富的软硬件产品,满足了高校各项服务需求和管理需求。随着聚合支付的大量应用,一卡通系统的采购也逐渐向头部企业聚集,一方面促进了企业产品的专业化,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一卡通在管理个性化场景上的应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从服务场景着手,面向一卡通的业务需求,提出了符合学校管理需求、满足师生服务功能的校园卡建设方案,旨在解决当前校园卡应用出现的问题,对高校建设校园虚拟卡二维码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校园一卡通既满足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又满足师生日常生活的多种需求,其电子管理功能块将使学校实现电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校园管理,但其电子钱包的安全性是一卡通应用的保障基础.以IC卡技术和密码算法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卡通中密钥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根密钥、母密钥和用户密钥三层密码机制来充分保障密码生成、保存以及IC卡使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一卡通使用现状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以IC卡为信息载体,用于校园内消费和身份识别的管理系统,它取代了传统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证件及现金校园卡使用范围包括图书馆、超市、浴室、机房、班车、门禁、校医院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了网络基础;卡片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各个学校的卡系统的应用现状对“一卡通”系统提出了现实需求。“一卡通”技术的推广运用,是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了各种现有IC卡应用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参考了IC卡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校园一卡通"的总体方案。介绍了系统射频卡读写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是读卡器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包括底层软件和高层软件两部分,底层软件即读卡器的驱动程序,高层软件是系统管理软件,由VB编写。同时采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了支撑IC卡工作的后台中央数据库,实现了校园综合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4.
智慧校园建设的飞速进程中,师生对于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功能提出了的新诉求,实物校园卡在即时服务、线上交互及数据呈现方面缺乏“智能”性。微信校园卡的推出,能够更加迅速、开放和高效地提供身份识别、消费支付及信息推送等个性化服务,完成一卡通向一码通的转变。微信校园卡的漫游认证系统将基于eduroanl无线联盟技术建立跨校身份认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校间的互联互通,由校内一码通升级为校际一码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中,校园卡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载体,用户界面的缺失导致系统无法与校园卡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且存在卡片易被克隆和携带不便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NFC技术和云服务的手机校园一卡通系统。系统使用智能手机中的NFC功能,通过APP方式与位于学校私有云的手机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数据通讯,不但实现了传统校园一卡通的全部功能,而且丰富了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2015,(11):93-99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移动终端作为随身携带的设备,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目前校园一卡通系统中使用最普遍的是非接触式感应IC卡,虽然发放灵活,但存在操作繁琐、成本高、易被复制和携带不便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了手机校园一卡通系统,并以Android移动平台为例,通过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与运行在学校私有云服务上的一卡通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完成了一卡通的全部功能,使智能手机代替传统实体IC卡进行日常应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68-70
正高校校园一卡通的电子钱包功能已经覆盖到学校的餐饮、购物等各类校内支付。为师生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校园卡充值服务也是校园一卡通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学校身份识别以及校园金融支付的基础平台。作为校园一卡通系统最核心的功能之一,电子钱包功能可以使用户通过校园卡进行餐饮、购物、机房上机、生活服务(如洗澡、洗衣、泡水等)、诊疗付费、图书馆扣款等校内消费,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用户要使用校园卡进行消费,首先必须先  相似文献   

18.
正一卡通系统不仅仅是消费系统,还具备身份识别功能和管理功能,与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建立独立统一的用户身份信息库,为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打好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校园一卡通已成为高等院校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工具。当前,依托校园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教学、科研、后勤、校园生活等各领域工作的"一卡"管理,为校院建设提供开放、灵活的应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了网络基础;卡片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各个学校的卡系统的应用现状对“一卡通”系统提出了现实需求。“一卡通”技术的推广运用,是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一、非“一卡通”系统给学校管理造成的弊端自从各种卡进入中国以来,在校园内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广,目前各大专院校甚至大多数中专、中学、职校几乎都有卡在用。在得益于卡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1)目前许多学校都有多种卡应用系统在使用,这些卡系统分别由学校内各部门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校园卡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正在朝信息化方向改革,以校园网络技术和IC卡技术为平台的高科技产品——校园卡在高校得到应用,并逐步普及。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使其与高校财务管理直接相关联。本文着重分析了校园卡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说明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化系统逐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