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逵 《中学理科》2007,(11):50-50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如果新的学习内容未能很好地得到“消化”,就会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构成直接的冲突,这是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学生的错误解法,如果教师就事论事地指出错误,简单地给出正确答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对待学生英语语言的错误应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改正,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纠正学生的错误,要有策略,要因时因地分别对待不同的错误。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遇错必纠.要认真分析,不能有急躁情绪.动辄对学生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3.
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对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内容不能综合地灵活应用,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盲目地套人公式,是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赵雪飞  黄彩祥 《中学教研》2005,(7):F003-F004
解题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他所接触的题目时,就发生解题错误,数学解题的错误其终极表现必然在数学知识上.学生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不完善是数学解题错误的两个主要原因.数学逻辑性错误是认知结构不完善的常见错误之一.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其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课程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绝不能追求滴水不漏或天衣无缝或难容错误的课堂,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然而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审题是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多角度、无遗留地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特别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和利用隐含条件,导致解答不完整或者错误甚至不能找到解题途径.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怎样挖掘和利用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不可避免地犯各种错误。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地指出错误让学生改正,效果往往不好。如果在指出“错在哪里”的同时,认真分析“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将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自我更正错误,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请看以下例子:I’llsendyoutothebusstop.(W)I’llseeyouoffatthebusstop.(R)Thepatientwasdangerous.(W)Thepatientwasindanger.(R)“WhereIshouldputit?”(W)“WhereshouldIputit?”(R)Thenewpersononthejobfeelsbetterheorshehasplayedtenniswithotherpeopleintheof…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解题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或是概念混淆,从而造成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受到干扰,不能顺利完成解题,导致解题错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只要我们注意经常引导学生去分析总结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并利用这些错误,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就能达到增强兴趣,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更好地预防差错、纠正差错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感知错误,认识错误从而纠正错误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又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复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运算法则,经常诱发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本文将学生在复数题解中易犯错误加以归纳,并进行辨析,以期找出错误之源,并给出正确解法,达到预防或纠正这些错误,真正掌握复...  相似文献   

11.
在教授复数这一章时,经常会遇到虚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学生在处理时容易直接迁移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导致错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虚数的性质不能灵活掌握.所以,在教授新课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发现,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慧英 《甘肃教育》2007,(12X):50-50
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显现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学生在建构知识和构建能力体系中的障碍。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错误”这一教学资源,挖掘出隐藏在“错误”背后的内涵,化“错误”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化“错误”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将会使教学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之本,教学中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不能就题答题,而应尽可能地揭示其思维过程.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如何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止确的解题途径,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特别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题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与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最后解答不完整、解答错误甚至不能寻找到解题方法等.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在求解数学题时挖掘隐含条件的几种常见途径,以及怎样利用隐含条件解题.  相似文献   

15.
初中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较早地接触到许多对他们来说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由于思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求解化学习题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错误.根据平时教学和学生作业及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列举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类型以及采取的对策,以期寻找避免和匡正错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电磁感应的电量的表达式可以写成q=n△Ф/R等.但是学生在使用这条表达式时经常出现各种错误.有趣地是,不少高考题专门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而编制.现归纳总结学生应用这条表达式时出现的各种错误,并给出相应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有两种糊涂方式:一是假糊涂,即清楚问题糊涂教;二是真糊涂,即湖涂问题清楚教。本文就这二种教学方式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一、清楚问题糊涂教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只从正面反复讲,对错误之处进行教学辨析、归类、评讲,其效果不一定好,讲过之后,学生往往会重犯错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的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假糊涂”方式:根据学生易忽视、易错误之处,佯装“不露声色”地讲错,待出现问题,再和学生一起去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  相似文献   

18.
浅析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潜在假设及其成因与教学对策卢开明(江苏省姜堰市二中225500)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在解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产生,不能单纯地用“粗心”加以评判.试看以下例题.例1已知a+bc=b+ca=a+cb,求a+bc的值...  相似文献   

19.
复数中容易出错的几类问题湖南省张家界三中李高学解题难免出现错误,最根本的错误是误入歧途而不知晓,陷入误区而不能迷途知返.有的学生之所以屡错难改,归根结底是不知错,或知其错,但不知为什么错.笔者认为:教师不应满足于学生会改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知错中改...  相似文献   

20.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