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长期以来,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独立观察、积极思维、独立操作的机会太少,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边讲边实验有优越性",为此进行了研究."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指:①凡是装置和操作简单,可见度大,现象明显,无危险的演示实验,尽可能改为边教边实验.②补充一些有关培养能力的实验内容,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共下放了书本上规定的十二个教师演示实验,补充了十一个有关实验).我们结合学生实验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十六课时的边讲边实验课.  相似文献   

2.
1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化学实验是一种操作技能 ,只有亲自动手练习 ,才能学会、娴熟和提高。初中学生都喜欢观察化学实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机会 ,将演示实验变为边讲边做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如镁条燃烧、硫磺燃烧、锌跟稀硫酸反应、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溶液酸碱性用指示剂检验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 ,教师边讲授边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探究实验结论。通过转变课堂演示实验方式 ,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湖北石首一中周庆春江祖乐一、改演示实验为并进实验教材中安排的有些实验,教师演示时,学生观察、现象往往不够明显,实验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这部分演示实验改成了师生一起做的并进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  相似文献   

4.
1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化学实验是一种操作技能,只有亲自动手练习,才能学会、娴熟和提高.初中学生都喜欢观察化学实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机会,将演示实验变为边讲边做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如镁条燃烧、硫磺燃烧、锌跟稀硫酸反应、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溶液酸碱性用指示剂检验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教师边讲授边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实验结论.通过转变课堂演示实验方式,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化为主动探讨知识的主体.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使他们有更多地亲身体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中锻炼自己,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提高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三思先思后做:实验前要把实验目的、用品、步骤在全过程中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后再动手.避免盲目操作,毛手毛脚;兴趣不稳,虎头蛇尾;开始好奇愿动,后来嫌味怕险,不珍惜实验机会.边思边做:实验过程必须按步进行,正确操作.现象要明显,观察要细致,不能走过场;图热闹.避免只爱动手,不愿动脑,做完了事.做完再思:做完实验要及时总结成败的关键.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完成实验习题.养成积极创新实验的良好习惯.为了使学生在实验前明确实验内容,防止边做边看书,让学生做到“三思”,我的具体做法是:1.实验前设计一表格,发…  相似文献   

6.
演示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配合理论课教学上有重要意义.要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五要”.1.演示实验要有目的要让学生知道所做演示实验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后要达到什么目的.2.演示实验要规范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尊重科学、严肃认真的精神.3.演示实验要有条理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前…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学习游离”现象 在网络教室,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借助互联网时,学生会很兴奋地马上动手操作,可是,我们仔细观察,有些学生边搜索教师布置的任务,边聊天;有些学生找了大半天还没找到主题,问其原因,支支吾吾说其在看网络新闻;有些学生还在玩游戏,找其谈话,居然回答这个任务很简单,等会儿马上做好;有些学生在网上这边逛逛,那边逛逛,很明显也没在认真做,问其原因,做了第一步,接下来不知怎么做了.  相似文献   

8.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的一次尝试应城市蒲阳中学张仁羲(43240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实验角度来看,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次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的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效果很好。一、教师指导,...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等技能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怎样大力挖掘实验教学的潜力,使实验教学做得更新颖,课堂上更能吸引住学生方面做了如下四点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改课堂演示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有些演示实验可见度小,且有些演示实验不易提高可见度,我就创造条件增加演示装置的数量。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按照课本或教师拟定的操作提纲分组实验演示。如演示液体对流传热时,我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小学自然教学中,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学生看,这一教学方式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在实验教学中更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自主学习,获取自然科学知识以提高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对教师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a.鼓励学生上台操作演示实验。教学中,儿童对实验特有的好奇心,不仅是乐于观看实验现象,还渴望自己动手来做,所以,一些操作简单的实验可鼓励他们登台操作,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人的消化》一课中,当教师鼓励学生上台来体验一下,用自己的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时,学生兴趣倍增,争着要做。…  相似文献   

11.
肖琳 《山东教育》2002,(14):43-43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只是观察实验现象,动手的机会很少;在学生实验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但学生实验较少,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也不多;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验机会。在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完成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克服困难,从而使实验能力大大增强,并从中学会一些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一节中,为了讲述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老师课堂上演示了铅分子…  相似文献   

12.
1加热碱式碳酸铜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本人对此演示实验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所需仪器少,耗药少,时间短,操作简单,且实验现象明显、集中,教师也可以拿着三又管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其效果较为明显、直观.  相似文献   

13.
磁现象演示实验改进三法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教师进修学校张旭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三《物理》课本第十一章的第一节演示实验图11—3、图11-4是用来证明:“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的.实验做起来很简单.但实验效果不明显,学生也不易观察,成功率不高.如图...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义务教育新的物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安排为学生的随堂实验,采取边教边实验的方式进行,以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不但是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重要源泉,而且更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为学生使用、操作仪器作示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求知欲,开发学生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①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堂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②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③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④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⑤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⑥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化了实验的地位.但是,许多学校的物理实验教法还是轻视实验的操作过程,老师不但不组织学生动手,甚至自己都不去准备.目前的实验教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演示实验一般是老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听边看,达不到实验的效果.第二,分组实验时有的老师怕学生自己动手损坏仪器,而且还耽误时间,所以预先给学生安装好实验装置,测出一些物理量,让学生直接得出结果.很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实验为基础的理化学科中,演示实验由于具有直观性、示范性、启发性等主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验证、巩固、加深理解书本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具备了动手能力.所以演示实验越来越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普遍重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由于演示实验是由教师一人操纵,绝大多数教师是口中边讲述要点,手上边操作实验,如此一来,学生就被老师牵着思想走,很少有思考的余地,即使这一个实验掌握了,碰上稍微改动一下的实验,即又不知所措了.这样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8.
1当前自然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日笔者听了12节不同层次(中心小学村级完小、初小)自然课,发现自然实验课教中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a.不做实验。听课中有7节应使用仪器行实验的(该校有这方面的自然教学器材),教师却一讲到底。在教学中,既不做演示实验也不引导学生做学生实验。重结论轻过程。b.做实验但成功率低。听课中有3节课师做了实验,但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教师把实仪器发给了学生,忽视实验过程的具体指导,学生盲目动手,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操作,去察、去思考。有些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是失的,教师置之不理,把参考资…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 :①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堂范围大 ,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 ;②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 ,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 ,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 ;③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无法直接观察结果 ;④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 ,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 ,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 ,所以 ,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 ;⑤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 ,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 ;⑥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 ,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 ,怎样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就减少了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机会,把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或是从网络上找一些课件或者视频,让学生看实验,或者只做演示实验而不上学生的动手实验。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的才学得会。这些年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此,把我的一些做法和体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