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可是今天我们却经历了一次水沸腾时小于100℃的实验。我们在实验室里用一个小烧瓶烧水,一会儿,水浇开了。我们盖灭了酒精灯,水就不沸腾了。老师给烧瓶盖上盖子,把烧瓶掉了个头,用冷水浇在烧瓶上。这时,烧瓶里的水又沸腾起来了。水沸腾时温度到底  相似文献   

2.
一、对物理现象发生的条件掌握不全面例 1 如图所示 ,烧杯中装有水 ,将一个装有水的试管插入烧杯中 ,用酒精灯加热 ,在 1标准大气压下 ,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 ,试管中的水将 (   ) .(A)温度低于 10 0℃ ,不沸腾(B)温度等于 10 0℃ ,不沸腾(C)温度等于 10 0℃ ,沸腾(D)温度低于 10 0℃ ,沸腾 错解  (C) .分析 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试管中的水温度虽然达到沸点 ,但是试管内、外的水没有温度差 ,导致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 ,所以不会沸腾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二、对物理量、公式、定理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沸腾效应”是一个管理心理学概念。古代希腊哲学家有所谓的“秃顶论证”。少了一根头发,不是秃头,再少一根头发,还不是秃头。水的温度增加一度,水是水,再增加一度水还是水。水温升到摄氏99度,水还不沸腾,“水终究还是水”,远没有达到应有的价值。如再添一把火,升高摄氏1度,其结果是天壤之别,“水不再为其水”,水开始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瓦特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蒸汽机,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1摄氏度,在让学生保持  相似文献   

4.
<水变成水蒸气>的教学重点是如何使水加快蒸发,其中有一个实验难点是水的沸腾实验.沸腾实验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把一课时变成两课时,就能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液体达到沸点时如果继续吸热就会沸腾,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如果将一个容器放到另一个容器中,且两个容器中都有水,那么当外面的容器(大容器)中的水沸腾时,里面的容器(小容器)中的水会不会沸腾呢?  相似文献   

6.
何永健 《物理教学》2010,(3):36-36,21
笔者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三年级《物理答疑解惑》一书中45页看到介绍的一个物理实验:在一个大气压下,如图1所示,把一只装了水的试管插入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或其他热源对烧杯加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并不沸腾,试管内外的现象截然不同,是温度不够吗高吗?  相似文献   

7.
1 物理概念教学要以加强直观为基础。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教师应十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例如,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现象,我原来以为学生人人都看到过,上课不必再做演示或实验,但后来一想,学生平时见到的是家用水壶中水的沸腾,由于水壶不透明,他们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这一科学表述缺乏感性认识。我尝试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个观察“水的沸腾”的小实验,着重指导他们观察“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汽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使他们有了沸腾的直观形象,出乎  相似文献   

8.
"观察水的沸腾"是第一个观察一种现象的全过程的学生实验,需要将眼、耳、口、手、脑全面协调配合,是培养学生操作、观察、作图、分析、交流与评价能力的开始.例1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相似文献   

9.
一、热现象中的气泡问题 例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a)(b)所示,则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 10 0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 ,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 ,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大号试管内装入约 1/ 3的水 ,小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 ,应图 1使小试管的水面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 ,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 ,大试管的水高于小试管的水面。实验时 ,先将小试管拿出 ,用酒精灯对大试管加热。当大试管里水沸腾时 ,用温度计测出水沸腾的温度 ,这个温度就是实际气压下水的沸点。比如 ,实际情况是 1个标准大气压 ,…  相似文献   

11.
在通常情况下,冰只能使水冷却,不能使水沸腾;但在特殊条件下,冰却能使水沸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亲眼看一看这个有趣的现象吧。在烧瓶内灌半瓶水,放在火上加热。待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上取下并用塞子将瓶口紧紧塞住。这时虽然瓶中水的温度还很高,但沸腾已停止了。再把烧瓶倒过来,在瓶底放上一些碎冰。  相似文献   

12.
在通常情况下,冰只能使水冷却,不能使水沸腾。但在特殊条件下,冰却能使水沸腾。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看一看这个有趣的现象吧。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必须吸收热量。此热从何而来呢?让我们分两种情形来讨论。一、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烧瓶中的水压气,可以看到水停止沸腾,说明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增大的同时,水的沸点升高了。若给水继续不断地加热,水又会重沸。很明显重沸之热是由酒精灯即外部供给的。二、给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移去酒精灯,立即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个演示实验是这样描述的: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又沸腾了。  相似文献   

15.
策划爱情     
爱情应是一个过程,一个沸腾的过程。相遇的冲动、分别的思念、相见的激情,都是使水沸腾的烈火,一点一点、一遍一遍的,最后便是沸腾。这其中的每一道环节都少不了真诚的链接。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份感动天地的爱情。每一个爱情故事都需要我们倾尽心力去书写。我期待着我的爱情,希望它是一部预演的童话,有着美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第一册热学部分安排了一个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在这个实验中只要求学生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既又增加较多器材,也不占用较多时间,对这个实验加以扩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液体沸腾知识的理解。以下介绍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43面安排了一个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器材和步骤略 ) .在这个实验中只要求学生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不需添加较多器材 ,也不需占用较多时间 ,还可以继续对这个实验加以扩展 ,从而加深学生对液体沸腾知识的理解 .一、验证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添加器材 一个小烧杯、一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图 1( 9 0℃左右 ) ,按照图 1安装好实验器材 .2 .用酒精灯加热 ,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 ,继续加热 .3.仔细观察、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4.观察小烧杯中的水…  相似文献   

18.
“水的沸腾”三疑三议□徽县麻沿中学王夫信在一定压强下,水温升高到某一温度值时,就会看到水内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胀大,上升,整个液体上下翻腾,水的表面和内部都在剧烈汽化,这就是水的沸腾。下面就学生在观察这一现象时所提疑问作些浅议。一、水沸腾时,水内气泡是...  相似文献   

19.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大号试管内装入约1/3的水。小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应使小试管的水面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大试管的水  相似文献   

20.
汽化和液化     
汽化包含蒸发和沸腾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而液化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过程,我们的液化气、气体的储运等等都离不开这个过程。一、沸腾例1"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